一一记录下来。
陈博士紧盯着电脑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经过初步分析,他们发现球状闪电的能量来源似乎与传统的闪电有着本质的区别。
传统闪电是云层间电荷的瞬间释放,能量以一种剧烈而短暂的方式爆发。
而球状闪电的能量更像是一种内部自我维持的机制,仿佛它自身就是一个微小而强大的能量体,内部存在着某种稳定的能量循环系统,使得它能够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形态和能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球状闪电开始发生变化。
它的光芒变得更加明亮,原本蓝白色相间的光芒逐渐偏向蓝色,表面的电流涌动得更加剧烈,那些电流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相互交织、缠绕,形成了复杂而奇妙的图案。
并且,它开始向观测点靠近,速度虽然缓慢,但却带着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
研究人员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虽然观测点有特殊的防护措施,但面对这个未知的强大能量体,谁也不敢保证绝对安全。
观测点的防护设施是由特殊的绝缘材料和电磁屏蔽装置构成,旨在抵御球状闪电可能带来的电磁干扰和能量冲击,但在真正面对这个神秘的物体时,大家还是感到了一丝担忧。
就在球状闪电距离观测点仅有数米之遥时,它突然停止了移动,悬浮在半空中。
陈博士透过特制的防护玻璃,仔细观察着它的内部结构。
他发现球状闪电的内部似乎有一些微小的粒子在高速旋转,这些粒子相互碰撞、融合,释放出强大的能量。
那些粒子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如同夜空中的繁星,在球状闪电的内部构成了一个神秘而有序的世界。
通过对光谱数据的进一步分析,他们推测这些粒子可能是处于一种特殊量子态的物质,这种量子态赋予了球状闪电独特的物理性质。
然而,好景不长。
仅仅过了几分钟,球状闪电的光芒开始逐渐黯淡,表面的电流也渐渐消失。
它的体积开始缩小,原本清晰的轮廓变得模糊起来。
最终,它像一个泄了气的气球,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只留下空气中残留的一丝臭氧味道和研究人员们心中的无限感慨。
虽然这次观测时间短暂,但研究团队还是获得了大量宝贵的数据。
回到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