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荡歌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书七零:炮灰前妻被全家宠上天时玉纪凤云小说结局

穿书七零:炮灰前妻被全家宠上天时玉纪凤云小说结局

豆馅驴打滚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一时间兵荒马乱,李铭看到路可可晕倒了,急急忙忙跑过来。离得比较近的婶子靠近查看情况,把手放到路可可的头上,惊呼道:“哎呀,怎么这么烫啊?这是发烧了啊!”看路可可的样子,显然烧得不低,围在周围的村民赶忙叫人拉板车过来,几个婶子合力把路可可搬到板车上,又找了块布沾了凉水放在路可可头上。李铭看路可可昏睡不醒急得团团转,想冲上去推板车,被付毅中拦住。“李铭,你中午也着凉了,刚才一直打喷嚏,估计是要感冒,这样,我和杨志伟推着板车去找郭大夫,你也跟我们一起顺道看看。”郭大夫是村里的赤脚大夫,村里有个头疼脑热都会先找他看看,看不来才会去镇上卫生所。李铭听了付毅中的话也冷静了下来,点了点头道:“行,我和你们一起去。”见他们商量好,大队长让自家媳妇跟...

主角:时玉纪凤云   更新:2025-05-01 10:4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时玉纪凤云的其他类型小说《穿书七零:炮灰前妻被全家宠上天时玉纪凤云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豆馅驴打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一时间兵荒马乱,李铭看到路可可晕倒了,急急忙忙跑过来。离得比较近的婶子靠近查看情况,把手放到路可可的头上,惊呼道:“哎呀,怎么这么烫啊?这是发烧了啊!”看路可可的样子,显然烧得不低,围在周围的村民赶忙叫人拉板车过来,几个婶子合力把路可可搬到板车上,又找了块布沾了凉水放在路可可头上。李铭看路可可昏睡不醒急得团团转,想冲上去推板车,被付毅中拦住。“李铭,你中午也着凉了,刚才一直打喷嚏,估计是要感冒,这样,我和杨志伟推着板车去找郭大夫,你也跟我们一起顺道看看。”郭大夫是村里的赤脚大夫,村里有个头疼脑热都会先找他看看,看不来才会去镇上卫生所。李铭听了付毅中的话也冷静了下来,点了点头道:“行,我和你们一起去。”见他们商量好,大队长让自家媳妇跟...

《穿书七零:炮灰前妻被全家宠上天时玉纪凤云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一时间兵荒马乱,李铭看到路可可晕倒了,急急忙忙跑过来。
离得比较近的婶子靠近查看情况,把手放到路可可的头上,惊呼道:“哎呀,怎么这么烫啊?这是发烧了啊!”
看路可可的样子,显然烧得不低,围在周围的村民赶忙叫人拉板车过来,几个婶子合力把路可可搬到板车上,又找了块布沾了凉水放在路可可头上。
李铭看路可可昏睡不醒急得团团转,想冲上去推板车,被付毅中拦住。
“李铭,你中午也着凉了,刚才一直打喷嚏,估计是要感冒,这样,我和杨志伟推着板车去找郭大夫,你也跟我们一起顺道看看。”
郭大夫是村里的赤脚大夫,村里有个头疼脑热都会先找他看看,看不来才会去镇上卫生所。
李铭听了付毅中的话也冷静了下来,点了点头道:“行,我和你们一起去。”
见他们商量好,大队长让自家媳妇跟过去看看,对着周围围着的村民说道:“行了,别都围在这儿了,有几个人跟着去就行,其他人接着干活。”
围在周围的村民渐渐散了,几人推着路可可就往郭大夫家里赶,路上路可可醒了过来,几人都松了口气,主要她突然晕倒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大队长媳妇小时候是看到过高烧烧死过人的,这会儿提起来的心终于放下了,在一旁嘀咕谢天谢地。李铭见路可可醒了,激动地在旁边喊她,路可可迷迷糊糊地答应。几人很快就到了郭大夫家门口。
郭大夫正在家里晒药材,看见几人推着路可可到门口,连忙放下手里的药材,急急忙忙走到门口问道:“这是怎么了?”
付毅中一边推着板车一边赶忙回答,简单把中午两人掉进水缸后着凉的事说了一遍,又提到路可可下午上工时情绪激动后晕倒了,刚才快到门口的时候才醒。
郭大夫神情严肃了起来,手搭上路可可手腕把脉,又检查了路可可的身体情况后严肃的神情才缓和一些:“没大事,就是情绪激动再加上发烧身体虚弱才晕倒的。一会儿我给她针灸一下,再拿点药吃就行了。”
说完又看了看路可可调侃道:“这是生多大气,至于气昏倒了?”
刚才在地里聊得最欢、声音最大的大队长媳妇心虚地往后缩了缩,李铭眼神凉凉地落在大队长媳妇身上,大队长媳妇默默远离了他。
她也没想到路知青心眼这么小,说两句就昏倒啊。
给路可可针灸完,郭大夫又给李铭看了看,也给他开了点药。
大队长媳妇见没啥事了,急着给大队长他们报信,就先走了,其他三人一直等到路可可针灸完,才推着她送回了知情点。
杨志伟把板车送了回去,这时候也快下工了,几人索性都不去了。时玉见几人回来,路可可还是被推回来的就问付毅中咋回事。
知道路可可因为村里传闲话被气晕后,唏嘘不已,想到路可可和李铭都感冒了,她让付毅中带着她去郭大夫那里拿一点预防感冒的药,徐绵在一旁听着觉得有道理,徐浩还小抵抗力不高,要是被传染就不好了,于是她拜托两人帮她也带两份。
付毅中又去找路可可拿钱,刚才太急了,几人身上都没带钱,和郭大夫说好了回去就拿钱送过去的,正好可以一起拿过去。
路可可翻箱倒柜翻出一个铁盒,扣扣搜搜地数了好几遍,才不舍地递给付毅中,付毅中拿着钱就走了,路可可看着她少了一半的钱,本就虚弱的身体更难受了。
晚饭后,几人都吃了时玉和付毅中买回来的药,作为一个无肉不欢的人,这两天舟车劳顿连吃几天素的时玉快受不了了,下午她偷摸进了空间,第一茬青菜已经成熟了,粮食和菜都有了,但空间里没有肉啊。
陆景回来就和她说了,大队长答应他让她晚几天上工,正好趁着明天所有人都去上工,她可以去镇上看看。
晚上几人挤在炕上,时玉几人都侧着身睡,连翻身的空间都没有,第二天几人都没有睡好,路可可更是整夜的咳嗽。
时玉在心里劝自己,再忍几天,等盖了房就解脱了。
时玉头上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林海华感慨还是年轻好,伤口都好得快,时玉打着哈哈,一点看不出心虚。
吃完饭后,知青点的知青们就都去上工了,等他们都去上工后,时玉就收拾收拾准备去镇上,路可可还躺在床上睡觉,昨天一整晚都没睡好,好不容易早上不咳嗽了,这会儿睡得叫都叫不醒。
村民都去上工了,这会儿村门口没有多少人,红星大队有些偏,又在山上,日常的交通工具就是驴车,拉着毛驴的王大爷早早就等在村口了,他年纪大了,觉少,老早就把驴车停在村口,他在车上放了一些竹条,没人坐车的时候就编竹筐打发时间。
时玉到村口的时候已经有三个人等着了,见时玉面生,长得也漂亮,上车后都问时玉打哪来,问过后得知时玉是新来的知青,一个婶子就问她是一个人来下乡的吗,时玉笑着回是和家人一起来的。
蔡婆子今天也去镇上,就坐在时玉对面,刻薄的三角眼上下打量时玉,小声嘀咕:“长的一副狐媚子像,也不知道之前是干什么的。”
时玉听到了,脸上瞬间没了笑脸,皱着眉看向蔡婆子,蔡婆子见自己嘀咕声被听到,不但不认错,还反过来说时玉:“怎么,我说错了?你这样的一看就不是正经人家的姑娘。”
时玉的长相是浓颜型,很有攻击力的御姐长相,蔡婆子思想封建,觉得这样的长相都不是好姑娘,在她看了长相普通才能安心过日子,李白荷就是这样长相,因此她很满意这个儿媳。
坐在时玉旁边的姑娘听不下去了,皱着眉看蔡婆子。
“蔡婶,今天吃臭豆腐了?嘴咋这么臭呢!”

时玉当然不是自己一个人去,她叫了陆景一起,陆景知道她要去山上后就接过时玉手里的背篓,和她一起出了门。
红星大队西北方向的后山腰种着一片竹林,大部分竹叶依然翠绿,但已有不少竹叶微微泛黄,有的还会变成棕褐色,翠绿与金黄、棕褐等颜色交织,色彩十分丰富。
时玉和陆景一起进了山,现在天还没黑,山脚下还有零星几个村民在捡干柴或采野菜,一些半大孩子在河边嬉闹玩耍,手里拿着路边摘的山姑娘果、山莓等野果。
时玉主要是想在山上转转,拉着陆景往山上走,走着走着陆景忽然拉着时玉停住了,时玉看着突然停下的陆景刚想问怎么了,就被陆景拉着躲在一棵大树后面,陆景伸出一根手指放在唇前,示意时玉不要说话,随即他指了指不远处一片枯树叶处。
时玉顺着方向定睛一看,注意到那堆枯树叶一动一动的,突然一颗兔头冒了出来,野兔毛色棕黄,夹杂着些许白色的绒毛,两只耳朵高高竖起,鼻子一耸一耸地,警惕地张望着四周。
时玉看到那只兔子时,脑子已经自动把它拆分开,做成菜了,麻辣兔头,冷吃兔,兔肉丸子汤,她擦了擦不存在的口水,怕陆景听不懂,对陆景无声地一字一顿道:“能、抓、到、吗?”
陆景学着她的样子回道:“试、试。”
只见他不知道从哪儿掏出来个弹弓,时玉意外地看了看他手里的弹弓,弹弓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但能看出来材质很好,做得也很用心。
陆景在地上找了两块大小合适的石头,缓缓拉开弹弓瞄准野兔,时玉在一旁紧张看着,陆景瞄准好后就抓住时机把手上的石头射了出去,随后迅速换上第二枚石头,时玉看到石头打到了兔子身上,兔子受到惊吓跳了起来,就在它跳起的瞬间陆景的第二枚石头就射了出去,正中兔子腹部。
看到兔子倒在地上不动了,时玉小跑过去,提着兔子耳朵新奇地看向陆景道:“真没看出来,堂堂陆大队长弹弓打得真不错啊。”
陆景假装没听懂她的调侃,走到时玉身边,他看了看天色,对着时玉说道:“天快黑了,咱们往回走吧。”
猎到一只兔子,时玉觉得今天已经挺幸运了,满意地看着手里的兔子说道:“好啊,今天收获不错,回去吧。”
然而就在两人想回到主路上时,时玉就看到一个女孩背着背篓往山上走,她疑惑道:“天都快黑了,现在还有人上山吗?”
她仔细看了看女孩,女孩皮肤白皙,不像现在这时候的农村女孩皮肤黄黄的,细细的柳叶下是一双楚楚动人的眸子,这样的样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安静又美好的邻家妹妹,但时玉看着她现在浑身散发的气质,又觉得有些违和。
时玉仰头看向陆景,发现他也在看那女孩,便问道:“你认识她吗?”不是时玉敏感,自打下乡后,她还没见过陆景这样看着一个女孩。
陆景收回视线,低头回道:“不认识,就是看她有点眼熟,好像和我是一个组的。”
“是嘛,那还真巧,她叫什么名字?”
陆景想了好一会儿才不确定地说道:“我听过同组的人喊她欣冉,我和她没说过话所以不知道她姓什么。”
欣冉…徐欣冉?女主?
时玉没想到闲着没事来山里逛还能碰到女主,瞬间就兴奋起来,有种追星追到活人的感觉,目光灼灼地看向徐欣冉的背影。
然而徐欣冉好像背后长眼睛一样,霍地转过身,眼睛犀利地扫向周围,确认没人后才转回身继续走。
时玉在徐欣冉转过身时就拉着陆景躲到身旁的大树后面,幸好他们周围的树比较密,没被徐欣冉发现。
时玉回想刚才徐欣冉的眼神,心道:不是说女主像小太阳一样照耀男主一家,给男主送温暖吗,为什么刚才她射过来的眼神像毒蛇一样?
时玉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拉着陆景小声说道:“我们要不要跟在她后面看看?”
陆景疑惑道:“为什么?”
“她不是和你一个组吗?这么晚了她一个女孩子一个人在山上,多不安全啊!”陆景想反驳不关他事,但拗不过时玉只能妥协。
时玉跟在徐欣冉身后,三人隔了一段距离,时玉小声问陆景:“你不是会侦查吗?这时候应该怎么做才不会发现?”
莫名其妙被拉着跟踪一个小姑娘的前陆大队长满头黑线地带着时玉藏在障碍物后,这副样子要是被他以前带的兵看见,绝对会让他们惊掉下巴,大呼他们那铁面无私、冷静严肃的队长哪去了?
两人跟着徐欣冉一路来到了蔡婆子描述的废弃木屋处,时玉看着这废弃木屋纳闷女主为啥要天快黑了来这里。
两人看着徐欣冉把背篓放到木屋门口,见她围着木屋周围转了转后才进了屋,两人绕到木屋后面,听着里面的动静。
徐欣冉进了木屋后,就看到屋子里的东西积了一层厚厚的灰,这木屋荒废了很久,里面值钱的东西早就被路过的村民搜刮干净了,只剩下了些不值钱的东西。
她小心翼翼地翻找起来,尽量不留下痕迹,她把屋子里所有的东西都仔细看了好几遍,没有找到蔡婆子说的木箱子,就在她以为东西已经被别人拿走了打算离开时,屋外时玉手里的兔子突然回光返照般开始扑腾了起来。
其实兔子扑腾声并不大,但因为周围没人,在极度安静的环境下任何细小的声音都会被放大数倍。
徐欣冉听到声音后立刻警惕了起来,冷声开口质问:“谁?”


现在正值深秋,下乡后马上天气就转凉,按照妹妹的描述,下乡的地方好像是在山沟沟里,进城买东西很不方便。
很快,时玉就走到了供销社,进去后直奔卖布的柜台,她扫视着货架上的布匹,太花哨的不要,不禁造的也不要,最后时玉的目光落在了黑蓝灰颜色的粗布上,这种布料虽然手感比较粗糙,但胜在结实耐用,透气性也好,还不打眼,正合适。
问了问价格,两毛钱一尺,扯了粗布后时玉又买了些细棉布,到时候做衣服时缝在里面,穿在身上会更舒适一些。
买了布后,时玉又去买针线,下乡后一家人要做农活,衣服免不了划破,所以针线和碎布这些时玉尽可能多囤,以备不时之需。
买完这些后,剩下的布票,时玉买了一家人穿的袜子和线手套,两块钱一双的解放鞋,一人两双,六块钱的高筒雨靴一人一双。
买完穿的东西后,时玉又转战到日用品区,暖水瓶、茶缸、搪瓷盆这些家里都有,时玉没关注这些,她买了几个铝制饭盒,冬天很冷,避免生冻疮,她又买了蛤蜊油,香皂、雪花膏、卫生纸等日常消耗品。
铁锅、锅铲、调味品这些自然也不能落下。
买了这些东西,提着大包小包怕太惹眼,时玉便假装买完东西离开,出了供销社走到没人的巷子里把东西都收进了空间,过一会儿后直奔供销社里的副食品柜台。
购货券有时间限制,时玉便把手上的购货券拿出来全买了麦乳精和罐头。烟票和酒票也都买了粮食酒和香烟,水果糖、大白兔奶糖也都买一点。
把能想到的东西都准备好后,时玉最后去了种子站,种子站的种子种类很多,时玉着重买了常见粮食种子、蔬菜种子和棉花种子,又买了些花生和豆类种子。售货员见时玉买这么多种子,原本翻着白眼的眼睛和善了起来,送了些甜菜种子。
时玉满载而归出了供销社,这些东西一共花了她二百多块,放在别家都是要被喊败家子打死的程度,手里拿着一些日用品装装样子就回了陆家,进了门,陆嫣正愁眉苦脸地收拾东西,她来回扫视家里的每一个物件,恨不能长出八个手把这些东西都带走,看到提着一袋子东西明显是去逛供销社回来的时玉,气不打一出来。
自己在这愁眉苦脸,她这个嫂子倒好,天天不着家,看看这都几点了才回来,还有心情去供销社买东西!
时玉一进来就看着陆嫣不满的看着她,她讪讪一笑,感觉小姑子现在脾气正大,想上前说两句又不知道说什么,怕多说多错,就给了陆嫣一个笑脸,飞快回了房间。
陆嫣已经适应了这两天时玉的反常,对于时玉这反应已经不感到惊讶了,换作以前她俩对上眼,这个嫂子高低要阴阳怪气一番,现在陆嫣只当时玉摔坏了脑子,转了性。
时玉到了房间把门反锁后就进了空间,将今天自己买到的东西收拾好,留一部分在外面,剩下的都放在了空间。把今天买的种子都种下,白菜种子、西红柿种子、萝卜种子;高粱种子、玉米种子、小麦种子、棉花种子等等,最后浇了灵泉水。忙完这些,时玉就出了空间。
到了晚上,一家人吃过晚饭后,陆父陆道远一声令下,让所有人今晚好好休息养精蓄锐,明天一早就坐火车出发。
回到房间后时玉躺在床上,想到明天就去下乡了,一时有些忐忑,来到这个陌生的年代,这几天一直不敢松懈,唯一安慰的是她还有空间,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不至于饿死。
想着想着,以为今天会彻夜不眠的时玉慢慢地陷入了沉睡。
第二天天亮,时玉起了个大早,出了房门,发现林海华已经在厨房准备早饭了。
看到时玉过来,林海华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小玉起来了?早饭马上就好了。”
“妈,我给您打下手吧。”时玉脸上挂起笑容。
“不用不用,马上就好!”感受到儿媳的变化,林海华感觉心暖暖的。
对于儿媳妇要跟着一起走的事,林海华开始是惊讶的,按照时玉以往的性子,她是绝对不会跟着他们一起走的,就连最开始时玉不惜撞破头也要离婚这件事林海华也不觉得意外。
她对时玉一直都觉得亏欠,毕竟他们一家也算间接害得时玉家破人亡。所以不管时玉怎么使性子,她们都尽量满足。
没想到最后她竟愿意一起下乡,说不感动是假的,林海华已经做好了下乡后依然让时玉在家待着的准备,尽力让她的生活没有太大改变。
很快陆嫣、陆道远和陆景也都起床了,陆嫣看着把碗筷拿到餐桌上的时玉,已经不惊讶了,毕竟昨天时玉给她的冲击太大,彻底粉碎了以往她对时玉的印象,现在就算时玉绑了一头猪回来她都不觉得惊讶。
虽然陆父昨天说要养精蓄锐,但明显大家都睡得不太好,一家人吃过早饭,就收拾好行李去了火车站。
到了火车站,就看见街道办的人站在车站口拿着名单点人,陆家一行人拿着行李走到那人身后的队伍排队,一队人陆续签到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上了列车车厢。
车厢里都是年轻的男男女女,很明显都是去下乡的,一家人没有被安排在一起,陆嫣和陆父陆母坐在一起,时玉和陆景坐在一起,中间隔了三排座。
陆景拉着时玉坐在硬座上后,他就去整理行李,全程不让时玉插手。
陆景一米八几的个子,身上沉稳高贵的气质吸引了周围小姑娘们的视线,靠得近的更是蠢蠢欲动。
几个大胆的姑娘已经过来搭讪了,但都被陆景冷冰冰的态度吓退了。很快陆景就收拾好了行李,和时玉一起坐在座位上。
坐在时玉二人对面的是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
大一点的女孩大约有十七八岁,留着齐耳短发,身形有些瘦弱,五官端正,给人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此刻她正时不时瞟一眼陆景。
小一点的女孩看上去也才十五岁左右,五官柔和灵动,扎着两条麻花辫,笑起来眼睛像月牙,嘴角还有可爱的梨涡。
男孩则更小。应该和小一点的女孩是姐弟,男孩生得唇红齿白,笑起来能看见两颗小虎牙,嘴角有着和姐姐同款梨涡,很是可爱。
大一点的女孩率先自我介绍道:“你好,我叫何春英,春天的春,英气的英。两位怎么称呼?”
一旁的小女孩也介绍自己的名字:“你们好,我叫徐绵。”又指了指身旁的男孩道:“这是我弟弟徐浩。”
身旁的小男孩在姐姐介绍完后礼貌地打招呼。
时玉笑着道:“你们好,我叫时玉。”
陆景冲对面三人点点头:“陆景。”
“冒昧问一下,两位是男女朋友关系吗?”何春英问道。

大队长也无奈道:“没办法,我也问了,上面安排了改不了。
你们先挤一挤,等忙完这段时间,我安排人给知青点再盖一间房。
你先带着他们去知青点安顿一下,明天带着他们去上工。”
男知青张了张嘴,显然是对这个结果有些不满,但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妥协。
“就这样了,我还有事先走了。”大队长说完就转身进了村子。
知青点离村口很近,没走多久就到了,几步远的距离几人已经交换了姓名,姓付的知青叫付毅中,据他所说,知青点现在住有三男两女。
进了村子就看到一排一排的土房子,每个房子都配着小院,后院养着鸡鸭,有几家能看见半大孩子在喂鸡。走过几家院子时还能听到院子里的看门狗汪汪叫。
知青点的房子并没有好到哪去,村里的知青点基本上都是村里绝户老人死后留下的老房子,无人继承,被简单修缮后就当做知青点来用了。
一路上都是土路,几人的鞋子早已落了一层灰,裤脚也都蹭上了泥土。开始几人还都擦擦,但没走几步就又恢复原样,心里五味杂陈,一旁的付毅中看着只是笑了笑,安慰道:“你们刚到还不习惯,村里环境就这样,慢慢就好了,都是这么过来的。”
几人勉强地笑了笑,认命的进了知青点。空旷的院子里盖着三间房,角落里搭着一个简易小棚子,里面堆放着一些杂物和锄头、镰刀、扁担等农具,两面墙之间悬着一根千条,千条上挂着几件半干不干的衣服。
付毅中指着中间的房子道:“这中间的是厨房,平时大家都搭伙吃饭,每天轮流做饭吃,各自的粮食都做好记号放在厨房,自己吃多少拿多少。”
随后又指了指两边的房子道:“东边的那间女知青住,西边那间是男知青住,屋里都有自己的柜子,行李都放在柜子里。”他顿了顿,看着几人。
“你们这么多人,估计柜子不够用,等收拾完去找大队长问问能不能先找村民打两个柜子用。”
带着几人转了房间和厨房,厨房里面有一个大大的灶台,烟囱直通屋顶。灶台上摆放着锅碗瓢盆,烧火用的是从附近山上打来的干柴。厨房旁边有一个水缸,存着从河边打来的水。
两间房子里都打了土炕,上面铺着炕席,被子叠在一起,靠墙一侧打着一排炕柜。北方农村里都是烧炕的,时玉小时候也睡过土炕,冬天烧起来很暖和,所以时玉还算接受良好。
屋子很小,除了炕就留出了窄窄的一条过道,最里面放着一张小桌子,上面摆着水缸暖瓶等一些生活用品。
跟在后面的徐家姐弟左瞧瞧右看看,显然没见过土炕,徐浩哇了一声,喊道:“这床好高啊。”
付毅中笑道:“这可不叫床,这叫土炕,看到炕下的炕洞没,在炕下面烧柴火,热气就顺着炕洞往上走,整个炕就热乎起来了。”他看了看徐家姐弟俩的长相,笑呵呵道:“一看你们就是从南方过来的。”
徐绵也好奇地看着土炕,表情和徐浩如出一辙,听到付毅中的话回道:“对,我们是从南方过来的。”
林海华看着这土炕眉头微皱,虽然刚才从大队长和付毅中的交谈知道了知青点房屋紧张,但没想到这么紧张,这土坎看着才两米多点宽,最多够五个人平躺。她们一行人三男四女,加上老知青就是六男六女,这不得挤成夹心饼干?
一行人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个个面露愁容。付毅中也无奈耸耸肩,没办法,只能等着村民闲下来时帮着盖房子了。简单放好行李后一行人又来到房后的菜地。
付毅中指着一旁用篱笆围起来的一小片菜地道:“这一块都是我们收拾出来的,将来大家一起搭伙吃饭,暂时先给你们一些菜,但你们也要自己种一些,等菜长出来,就各吃各的。”
几人纷纷应了。没功夫想其他,熟悉了知青点后,几人就收拾了起来,陆景从堆放杂物的棚子里翻出几块炕席,炕席由芦苇编织而成,色泽淡黄,纹理紧密而规整,但此时炕席上落着厚厚一层灰,表面还有一些土疙瘩,显然不能直接铺在炕上。
陆嫣嫌弃地拎着炕席和林海华一起用沾湿的布擦洗干净,幸好今天太阳大,弄干净后放在外面晒着,很快就能晒干。
时玉和徐绵则是在屋子里收拾炕上的东西,炕上推着两个知青的杂物,两人小心点将杂物收拾好放在角落,拿着笤帚把炕扫干净。
等都收拾好后,大家都累得瘫坐在床上。时玉已经累麻了,虽然陆景帮她干了不少活,但这具身体平时也不锻炼,根本干不了重活,想到明天还要去地里干农活,时玉都怀疑自己会不会晕死在地里。
又想到空间里的菜,昨天在招待所时玉借着上厕所的名义到空间里看了看,经过两天的生长,黑土地上的蔬菜已经快成熟了,粮食也到了抽穗期,过不了多久就能成熟。
时玉烦恼怎么把空间里的粮食带出空间,在知青点要吃大锅饭,又不能给自己开小灶。要是有自己的房子就好了。
想到这里,时玉眼睛忽地一亮,对啊,反正现在知青点房子紧张,大队长也要建房子,干脆花点钱麻烦村民给盖一间房也行啊。既能解决住房问题还不用和别的知青挤在一起。两全其美的时,相信大队长也不会多说什么。
她凑在陆景耳边说了自己的想法,陆景点点头觉得不错,家里人住自己房间住惯了,一下子和别人一起睡,房间又这么挤肯定适应不过来。他叫来陆父陆母,一家人都同意这样做。
林海华拿出一瓶高粱酒递给陆景让他去找大队长,这高粱酒是早就准备好的,求人办事时送点礼也好办一些。
陆景找到付毅中,麻烦他带着去找大队长,付毅中看着他拿着东西,便问起是去干什么,陆景没说盖房子的事,只说时玉头前两天磕破了,想让大队长安排晚两天上工。
听了这话,付毅中也没怀疑什么,刚下乡的知青没干过重活,刚开始都挣不了几个工分,像时玉这样带了伤的晕倒在地里都有可能。
他带着陆景到了大队长家,远远地就看到一个中年人从大队长家出来。
“咦?徐会计也在。”说完他又冲着陆景道:“估计是商量给知青点盖新房的事吧。”
陆景淡淡点了点头,大队长就站在家门口,看见两人过来以为是出了什么事,问了才知道是陆景找他。
付毅中把陆景送到后就回去了。
大队长媳妇从厨房出了,看到后撇撇嘴,估计又是受不了知青点环境过来抱怨的,这些个下乡的知青每次都要来这么一出,她已经见怪不怪了。

陆景进了院子,大队长就看清了他手里拿的东西,意识到可能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后,迟疑开口:“小陆啊,你这是?”
陆景礼貌笑了笑,回道:“大队长,有些事想和您商量商量,方便进屋吗?”
“哎呦,方便方便,有什么事进屋聊。”说话的是大队长媳妇,原本她以为这男知青是过来抱怨知青点环境差的。
这几年她也是见识到了这些个知青有多矫情,男知青一点不输女知青搞事情的能力,她以为自家老头子很快就能把他打发了,没想到竟是拿着东西过来的。
大队长媳妇一改刚才的嫌弃神色,笑眯眯地就要上去接陆景手里的东西。
大队长暗暗剜了一眼自家媳妇,把她的手按了回去,向着陆景道:“成,进屋说说。”
陆景跟着大队长进了屋,大队长媳妇给倒了杯水,嘴上说道:“哎呦,家里没啥可招待的,你们慢慢聊啊,我到院子里洗衣服去。”说完,转身就出去了。
陆景单刀直入:“大队长,今天过来是想请您帮帮忙。”
大队长听了这话,没敢直接答应:“小陆啊,你也知道我就一个大队长,帮不了多大的忙。”
陆景了然点点头,轻笑道:“不是什么大事,就是知青点现在住不开,正巧村里也打算扩建一下,我就想着让大队长帮帮忙,请村民帮我们一家单独盖一间房,当然,盖房的费用我们全包。”
大队长听了这话有些意外,没想到是因为这事,本来今天他就和徐会计商量给知青点盖房的事情,打算等秋收结束就盖起来。没想到徐会计刚走陆景就为这事过来了。
有人自掏腰包大队长当然乐意,他爽快答应道:“可以是可以,你们打算盖多大?”
“我们打算盖三间房,在院子里打一个灶台。”
大队长想了一下就答应了,他看向陆景拿来的酒,起身把东西还给他,说道:“既然是你们自己出钱盖房子,我也没帮上多大忙,这些你拿回去,我不能收。”
本就是两全其美的事,原本大队长还发愁,村民为着盖房的事肯定会有不满,这瞌睡来了有人给送枕头,不但不用搭钱,陆家自己出钱村民肯定也不会说什么。
送出去的东西哪有收回去的道理,陆景把东西按回去,说道:“除了房子的事,我还想麻烦您安排一下,您应该看见了,我妻子头上缠着纱布,几天前她磕破了头暂时干不了重活,所以我想让她晚几天去上工。”
他又指了指带来的东西道:“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以后还要麻烦您多多照顾,您就收下吧”
大队长见陆景态度这么坚决,便不再推拒,笑呵呵地收下了,并保证时玉的事他会安排好。又提了提房子,说道:“农村盖房子简单,都是土坯房,家具村里也有人会做,过来帮忙的村民管两顿饭就行,我估摸着70块钱左右就够了。”
事情办完陆景也告辞离开了,等把陆景送出门之后,大队长媳妇就拉过大队长打听陆景来干嘛,大队长说了后,大队长媳妇就惊讶道:“啥?单独盖房子?”
不怪大队长媳妇惊讶,自打村里来了知青后,她就没听说过知青在乡下盖房子的,就是附近的几个大队都没有过这种情况。虽说这知青都是城里来的,但盖房子住不了多少年就回去了,房子也带不走,没有人愿意在村子里盖房子。
她直觉这家人不简单,和大队长凑近了些,问道:“这家人之前是干啥的,有这个闲钱盖房子?”
大队长撇了自己媳妇一眼,陆家情况特殊,公社领导跟他暗示过,他大概也了解了点情况,但要真把陆家的情况告诉她,估计不用到明天就连村头的老母鸡都知道了。
“没用的别打听,赶紧做饭去,做点好的,正好下酒。”
大队长随意敷衍道,转身回屋了,独留大队长媳妇在原地喊:“哎!死老头,你给我回来!”大队长不听不听王八念经,气得大队长媳妇原地发疯,听不到最新八卦她真的会疯。
这边陆景出了大队长家就往知青点走,此时已经到了中午,在地里上工的人已经回来了,上午的时候付知青被叫到知青点安置新来的知青有很多人都看到了,几个大人抓着来喊人的孩子们问情况,得知这次来了七个知青后脸色都有些难看,其中最明显的就属几个还在地里干活的老知青。
一上午几个人都忧心忡忡,干活的效率自然也提不上去,路可可从知道消息后就心不在焉,麦子割的也不认真,麦子割得东一茬西一茬的,地上还散落许多麦穗,与周围村民的进度形成鲜明对比,被巡逻监督的人抓到了好几次,心情就更差的,一上午都憋着气。
等下工的哨声一响她就往知青点赶,一路上还不停跟其他知青抱怨。一个男知青在旁一直安慰她,还时不时符和几句,跟在路可可后面的女知青在后面大大翻了个白眼,一直没说话的男知青注意到她的动作也没说着什么,一言不发的跟在后面,快到知青点门口的时候几人正好和回来的陆景撞个正着。
路可可的声音很大,陆景耳聪目明大老远就听到了,他没说什么只淡淡撇了几人就向着时玉走去。
路可可正在气头上,看到迎面走来的帅气男人愣住,气都忘记撒了。眼睛紧盯着陆景,眼睁睁看着男人走到知青点门口和门口处坐着的那个女人说话。
站在路可可旁边的女孩在看到陆景时眼睛亮了亮,和路可可同款动作,目光跟着陆景到了门口,在看到时玉时眼睛更亮了一个度。一直在旁安慰路可可的男知青看到路可可这副模样有些吃味,带着敌意的看向陆景二人,而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男知青则是略过几人进了院子。
行李都收拾得差不多了,时玉在院子里待着无聊就跑到院子门口的树荫下等陆景回来,看到陆景和几个人从两个方向过来,她起身和陆景招了招手,走近后正想问问商量得怎么样,就感受到了几道视线盯着她和陆景。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