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荡歌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回15岁,从断亲开始乔雪蒋玉兰最新章节列表

重回15岁,从断亲开始乔雪蒋玉兰最新章节列表

米央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乔雪非常肯定地点头说:“那当然,我们签了协议的呀。再说了,玉兰姐也没那么短视,不会就只做一个客户。”沈静宜又问:“雪,接下来你打算去哪里找客户?需要我帮忙的话你一定要说。”乔雪往四周看了看,说:“当然是继续在这里找啦!这几天你难道还没看出来吗?朱阿姨他们赚的其实都不算最多的,楼梯口的那一家,生意最好。客户也是最稳定的。”昨天去售楼处回来的时候,在路上,朱阿姨就提到了他们摊位附近的人。他们在服装城里打拼的时间都差不多,几年下来都攒了些钱。楼梯口那家,很能赚钱,但是朱阿姨说:“她是能赚钱,但是我一点也不羡慕她。因为呀,她男人在外面搞花头了。”总结来说,就是男人有钱就变坏,跟来批发服装的女人搞上了。那女人其实都不是服装店的店主,而是给店主...

主角:乔雪蒋玉兰   更新:2025-04-29 16:4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乔雪蒋玉兰的其他类型小说《重回15岁,从断亲开始乔雪蒋玉兰最新章节列表》,由网络作家“米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乔雪非常肯定地点头说:“那当然,我们签了协议的呀。再说了,玉兰姐也没那么短视,不会就只做一个客户。”沈静宜又问:“雪,接下来你打算去哪里找客户?需要我帮忙的话你一定要说。”乔雪往四周看了看,说:“当然是继续在这里找啦!这几天你难道还没看出来吗?朱阿姨他们赚的其实都不算最多的,楼梯口的那一家,生意最好。客户也是最稳定的。”昨天去售楼处回来的时候,在路上,朱阿姨就提到了他们摊位附近的人。他们在服装城里打拼的时间都差不多,几年下来都攒了些钱。楼梯口那家,很能赚钱,但是朱阿姨说:“她是能赚钱,但是我一点也不羡慕她。因为呀,她男人在外面搞花头了。”总结来说,就是男人有钱就变坏,跟来批发服装的女人搞上了。那女人其实都不是服装店的店主,而是给店主...

《重回15岁,从断亲开始乔雪蒋玉兰最新章节列表》精彩片段


乔雪非常肯定地点头说:“那当然,我们签了协议的呀。

再说了,玉兰姐也没那么短视,不会就只做一个客户。”

沈静宜又问:“雪,接下来你打算去哪里找客户?需要我帮忙的话你一定要说。”

乔雪往四周看了看,说:“当然是继续在这里找啦!这几天你难道还没看出来吗?朱阿姨他们赚的其实都不算最多的,楼梯口的那一家,生意最好。客户也是最稳定的。”

昨天去售楼处回来的时候,在路上,朱阿姨就提到了他们摊位附近的人。

他们在服装城里打拼的时间都差不多,几年下来都攒了些钱。

楼梯口那家,很能赚钱,但是朱阿姨说:“她是能赚钱,但是我一点也不羡慕她。因为呀,她男人在外面搞花头了。”

总结来说,就是男人有钱就变坏,跟来批发服装的女人搞上了。

那女人其实都不是服装店的店主,而是给店主打工的。

店主让她来帮忙取衣服,她就找机会跟那个男人勾搭上。

吹捧几句,给足了情绪价值,男人就在这个年轻女人这里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掏钱给这个女人买门面,让她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服装店。

衣服都是从他自己给出去的,那女人就相当于只需要出一个人工费,完全不用成本,卖一件衣服的钱,全都能装自己口袋里。

当然,朱大姐不可能把这些事情事无巨细地告诉乔雪,乔雪也是前世的时候知道的。

前世,朱大姐是乔雪的病人。

电梯口那家的女摊主,去医院看望了朱大姐,两人在病房里八卦,被去病房里输液的护士听到了。

当时有个规培女医生的男朋友劈腿,结果这个劈腿男发现劈腿的对象也只是跟他玩玩而已,又回来找前女友。

前女友有些动摇,毕竟是初中就开始谈的男朋友。

护士大姐恨铁不成钢,就拿这个新鲜听到的见闻做例子。

劈腿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千万不要相信什么浪子回头。

现在那位大姐知道男人在外面有花头吗?

肯定知道,但是她也得为自己的女儿打算。

女儿在老家读书,跟爷爷奶奶住一起。

农村里,生不出儿子的女人,就是罪人。

而且这些年,家里的经济大权都在男人手里捏着。

上辈子,这位大姐应该是今年底的时候被男人逼得离婚了,她基本啥也没捞到。

她就在服装城里打工,把她家原来的客源,拉到了给她提供工作的那家。

凭着一股韧劲,她两年后东山再起,租了个门面,自己开服装店。

半年后又把女儿接过来,赶上了2002年蓝印户口政策正式取消前两个月,买房落户。

她男人也印证了那句话,直到挂墙上,才会老实。

离婚后,男人还是风光了几年的。

后来某宝发展起来,他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但是也不妨碍他继续摆阔,直到钱都花光了,他就来找前妻,一副恩赐的架势——我可以跟你复婚,但是房产证上得写我的名字,把女儿的名字划掉,她马上要嫁人了,可不能让别人惦记。

如果能够说服这个大姐现在就买房,弄到户口,她和女儿也不用多吃几年苦。

就在乔雪脑子里回想这些上辈子的事情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声音——

“小朱,你们两口子干什么去了呀?怎么笑得那么开心,耳朵都快咧到后跟了。”

朱大姐说:“我家婷婷能留下来中考了,你说我开心不开心。”

说来也巧,朱大姐他们从售楼处离开后,在公交车上遇到了女儿的班主任。

班主任本来还想劝他们尽快给孩子转学回老家,毕竟每个地方的中考政策不一样,别耽误了孩子。

朱大姐就说了买房送蓝印户口的事。

班主任看他们夫妻俩的眼神都变了,完全是“真是一对好父母,为了孩子愿意付出很大代价的父母”。

接着,班主任就说:“原来你们不给孩子转学,是有蓝印户口啦。没问题的,前两天,我们副校长去开会,上面有政策,至少我们这一届,蓝印户口参加中考,是不会变的。”

原本夫妻俩还说买房的事情不要跟周围的人说,省得到时候房价跌了被人笑话。

如果蓝印户口不能在这里参加中考,也会被人笑话。

房价跌不跌的,他们不知道。

但是老师已经给了准话,孩子中考肯定没问题。

到时候就算是房价跌了,周围的人也只会说——他们两口子为了孩子可真是舍得呀。

果然,一听说他们买房了,而且还是那个最新出来的楼盘,价格也不低的港湾小区,周围的人立刻围了上去。

“你们怎么突然买房了呀?”

“多少钱买的?”

“买了多大的呀?”

“蓝印户口真的能在这里读书?”

“万一以后政策变了呢?”

“……”

原本乔雪还想着怎么让朱大姐主动开口跟周围的人说她买房了,这样一来才会有话题,有噱头。

没想到朱大姐一回来,所有人都知道。

沈静宜看到乔雪笑眯眯地看着周围的人的样子,凑到她耳边说:“雪,你知道你现在脸上写着一些字吗?”

乔雪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自己的脸,“什么字?”

“写着:你们都是我的客户,一个也别想逃。”

乔雪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是的,没错。我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沈静宜说:“需要我配合的地方,你尽管说。”

乔雪说:“静宜姐,这句话你已经是第二次说啦。我像是那么客气的人吗?”

沈静宜如实说:“以前的你就是这么客气。不过自从你中暑之后,好像就变了个人了。”

乔雪说:“因为我中暑的时候,灵魂出窍,遇到了仙人点拨。”

沈静宜知道乔雪是在一本正经扯淡,她也非常配合地说:“仙人长什么样呀?有我长得好看吗?”

“当然没有,因为是个男仙子。”

“男仙子该不会是长了一张和你们学校校草一样的脸吧?”

“没他帅。”

“哈哈哈!”


蒋玉兰被表姐带来这座城市的时候,一开始是在电器城里当营业员。

她的业绩其实也不错,一开始赚到的提成也不少。

98年国庆假期那个月,她的业绩翻了几倍。

按照之前的提成制度,那个月她应该能拿到五位数的工资。

但是实际发工资的时候,她拿到的不到预期的一半。

去找经理,经理说,是因为商城搞促销,他们这些营业员才能有这样的销量,现在他们拿到的,都已经是额外多给的。

蒋玉兰直接跟经理吵了起来,“既然是这样,那在促销之前你们怎么不说清楚。还有,促销期间我们身为销售,下班之后还被留下来帮忙盘点库存,加班费怎么没有算在里边?”

枪打出头鸟,蒋玉兰被辞退了。

她之后也去过其他商场的电器销售店工作,但是原来的经理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得知她的新工作地点,就跑去跟她的雇主说她是一个很难搞的人,工资少发一分钱,她都会闹翻天。

最后蒋玉兰只能放弃电器销售的工作,应聘成为了售楼小姐。

可这大半年,蒋玉兰也没卖出去几套房子,和之前做电器销售员的时候比起来,收入少了一半。

正是因为如此,蒋玉兰才想到了雇佣乔雪去帮忙发传单。

传单的效果几乎没有,她投进去印刷的钱,都没能赚回来。

早上,乔雪打电话来说,中午会带一个客户过来,还跟她对了一些销售说辞,主要是用买房送蓝印户口这样的噱头来说服客户。

乔雪还说,市里的有关部门已经拟定一个政策:拥有蓝印户口五年之后,再交一笔落户费,以后户口就和本地户口一模一样。

售楼处现在可还没有得到这样的消息。

蒋玉兰满脑子都在想着今天能不能开单的时候,就看到路边停了一辆出租车,车里下来一个中年妇女和两个妙龄女孩儿。

两个女孩看起来是中学生的样子,穿的衣服很时尚。

而且这两个女孩看起来很眼熟……

就在蒋玉兰有些恍惚的时候,就听到其中一个女孩对她露出甜美的笑容,说:“玉兰姐,这位是朱阿姨,她想来看看房子。早上给你打过电话的,咱们电话里说的优惠政策应该没变吧?”

蒋玉兰这才反应过来,这女孩竟然是乔雪。

满打满算,也就两天没见,乔雪的变化怎么这么大?

蒋玉兰连忙把脑子里的问题压下去,找回了一个专业的销售应该有的素质,她笑盈盈地说:“你是我表姐最得意的学生,她刚才还给我来过电话,说你会带一个给你提供兼职的阿姨来看房子,专门嘱咐我一定要给最大的优惠,我哪里敢不听呀。”

言罢,蒋玉兰就对摊主说:“大姐,来,进来,我带你好好看看。”

看完售楼中心的等比模型,蒋玉兰就带着她们去看样板房。

1994年国家正式出台了《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允许开发商在房屋建设过程中提前销售,以加快资金回笼和项目建设。

经过几年的发展,有不少人已经认可预售房的销售模式。

但是现在的预售倒也不至于像十几年后那样,圈了一块地,把售楼中心盖起来就开始卖房子。

港湾小区的房子已经盖好一半。

蒋玉兰确实是一个优秀的销售,她这一路上,话术都没有重复的,介绍完交通的便利性,就开始介绍这附近的学区,然后就是房子的卖点,还有小区的环境。

穿上鞋套,进了装修好的样板房,蒋玉兰就说:“大姐,您看,您以后的家就是这样的。

进门这里有一个鞋柜,孩子放学可以把书包先放在这个台子上,然后换鞋。

进门后您看,您的家是南北通透的,阳台就在客厅这里。

休息的时候,您全家和孩子坐在沙发上就能看到外面的太阳。

听说你有两个孩子,这是三室两厅的房子,两房朝南,一房朝北。

两个孩子刚好一人一间,房间很大,后期你们自己再加一张书桌,也不显得拥挤。

您家里边还有两个厕所,早上起来,就不用抢厕所了。”

看着看着,朱大姐都觉得这就是自己家的房子了。

装修得可真好看,格局房型,哪哪都好。

就是这个价格……

朱大姐开始问价格,蒋玉兰就觉得有戏了。

她说:“我听乔雪说,您是为了能让孩子留在这里读书考高中,才选择买房,我对您是打心眼里钦佩。

其实我读书的时候成绩挺好的,但是父母觉得女孩子读书没啥用,所以……

哎,总而言之,我特别佩服那些想尽办法让孩子读书的家长。

正常我们对外销售的价格是5000每平米,肯定会给您最大的优惠,我把其他房子的优惠额度也挪到您这套房子里来,给您每平米优惠200。

这套三居室的面积一共是115平米,整套优惠下来,您就能省下23000块。”

这就是销售技巧了,先告诉你省下多少钱,让你有一种占了很大的便宜的心理,然后再算总价。

乔雪和沈静宜都在心里算了一下整套优惠下来的价格是55.2万。

沈静宜觉得这简直是天文数字,房子真的很好很好,但是她这辈子可能都买不起。

乔雪却在心里感慨:才五十五万!好便宜呀!

再过十年,至少涨五倍。

朱大姐听说自己能够靠着乔雪的面子省下两万三,也激动了一下。

不过她很快就保持冷静,她问:“关于蓝印户口能够在5年之后转成普通的居民户口,这个消息确定吗?”

蒋玉兰当然不确定,不过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她听到经理接电话的时候也提到了蓝印户口,大概真的是有什么风声传出来了。

“这么跟您说吧,我们销售经理是一个消息渠道还算很灵通的人,几年前就开始从他手上买房的人,非富即贵。那些人的消息渠道特别灵通,而且每次类似政策的消息最后都得到印证。我不能跟您把话说满,我只能把我知道的都告诉您。”

蒋玉兰没有给肯定的保证,反而让朱大姐更安心。

再看这房子,真是越看越喜欢。

以后她的家就是这样了吗?

她开始想象一家人住在这里是什么样的场景……


老板不搭理她。

乔雪:“那你是担心警察会把你以前的事情调查出来?”

老板瞪眼:“我以前有什么事情不能被警察知道的?我又不是犯罪分子!”

乔雪:“那你就是嫌弃我呗。”

老板看着乔雪可怜巴巴的样子,声音最终还是软了下来,“你这个小姑娘年龄不大,主意怎么这么大?你说,你是不是故意跑去火车站钓鱼了?”

乔雪无辜地眨眼,“我没有,我哪有那么大的胆子。再说了,我又怎么知道有便衣警察在那附近?”

逻辑上是行得通的,但是老板始终觉得有些怪怪的。

三天之后。

乔雪和沈静宜一起坐公交车去九曲路服装城的时候,在公交车上就听到了大家的议论声——

“昨天晚上,出动了好多警车,是出什么事儿了吗?”

“我知道,我邻居在酒店上班,上的是晚班,今天早上回来之后一直在楼下跟邻居们说昨天晚上的事情。你们听说过云霄会所吗?”

“就是那个一瓶酒相当于老百姓一个月工资的会所呀?”

“没错!就是那个会所,老板很作孽的,糟蹋了很多小姑娘。很多没有成年的小姑娘被卖到那里,干那种勾当……”

沈静宜听到这些吓得拉住乔雪的手。

来到服装城,摊主们也是一边做营业前的准备,一边说昨天晚上警车出动的事情。

王阿姨看着脸色有些发白的沈静宜,然后说:“以后你们下班的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吧,早点回去,外面现在真的太乱了。”

反正关门前的那一个小时,确实没什么客流。

乔雪感激地说:“谢谢王阿姨。对了,王阿姨,你的贷款办下来了吗?”

王阿姨点头,眉梢中带着喜色,她说:“昨天下午就下来了。我马上就拿着相关材料去派出所,派出所这边给我开了迁移证明,我已经寄回老家给我哥,让他帮我把我女儿的户口迁过来。”

说起来,王阿姨能够顺利地把女儿的户口迁过来,也是因为当初生的是女儿,婆家说户口都是随母亲,而王阿姨的户口也没有从父母那里迁到丈夫这边,之后婆家这边又是各种不配合,所以女儿的户口和王阿姨的一直都在娘家那边。

以前的各种难处,现在居然变成了各种便利。

乔雪又好奇地问了一句:“王阿姨,那个男人到现在都不知道你买房?”

王阿姨冷笑:“狗男人一心扑在外面的女人身上,哪里还想得起我们呀?外面那个女人的弟弟结婚,他除了帮着装修这边的店面,还跟着那个女人一起回老家帮人家张罗弟弟的婚宴。”

乔雪说:“王阿姨,你有没有想过找律师离婚?他是过错方,财产分配的时候肯定会倾向于你。”

前几天,乔雪没有提离婚的事情,是因为王阿姨本身应该也没有考虑过离婚,在她看来,离婚就是便宜了外面的女人。

但是,最近为了房子的事情忙前忙后,王阿姨似乎感觉到了一个人带孩子的好处,现在提出这个建议,她应该会考虑一下。

乔雪趁机说:“你女儿的户口迁过来的时候,也可以考虑一下让女儿跟你姓,反正那种爸爸有跟没有一样。”

王阿姨的眼前一亮……

服装城的商铺们聊完了云霄会所的恐怖事情,又开始聊房子。

自从王阿姨贷款买房子的壮举之后,又有另外两家人去买了房子,这两家都是全款。


这样一算,您也不算坑人。以后买得起房子的人越来越多,政策调整不再送户口,他们只会感谢您。”

王阿姨一下子就领悟到了乔雪的意思——如果她周围的人也积极的买房,以后哪天被狗男人发现,她也可以说是因为看到大家伙都买,她担心以后房子涨价,就脑子一热,跟着买了。

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王阿姨连连点头:“还是你这孩子聪明,时间不早了,你们早点回去吧。”

——

——

乔雪回到巷子口的时候已经八点多,路口的路灯还正好坏了,隔着几米远,乔雪隐约感觉树下坐着一大一小两个人。

有小孩在,另外一个应该不是坏人,乔雪放心了一些。

往前走了几步,突然听到有人叫她。

“乔雪姐姐。”

原来那树下坐的一大一小,都是乔雪认识的人。

大的是小卖部老板,小的是家属院里的丁涛。

“丁涛,你怎么在这儿?”

“乔雪姐姐,我有事情要跟你说。”

“什么事啊?”

丁涛往旁边的小卖部老板看了一眼。

小卖部老板正想说他不稀罕听,却听到乔雪对那个小毛头说:“没事,他是自己人,你说吧。”

丁涛这才说:“乔雪姐姐,我听到你妈和你大舅说话,他们想把你给卖了。”

原来,前几天随身听事件后,家属院里对乔家都很反感,很多有适龄孩子的家长,都警告自己家孩子不要跟乔勇兄妹俩玩。

在家长眼里,丁涛属于差点被带坏的那一类。

丁涛偷听到妈妈哭着跟爸爸说:“幸亏那个随身听的内容被大家听到了,不然的话,我们家涛涛可能就被乔勇给带坏了。先是教涛涛偷压岁钱,以后可能就会教涛涛去偷外面的,甚至去抢。我好端端的儿子,被乔勇带坏,一辈子都毁了。”

丁涛觉得,他没变成让爸爸妈妈失望的坏孩子,多亏了乔雪姐姐。

所以,这几天,他一直都很留意乔家人的动静,如果他们再打乔雪姐,他就去找家属院里最会吵架的奶奶们营救乔雪姐。

今天傍晚,丁涛吃完晚饭,出来玩的时候,看到乔勇妈妈跟乔勇大舅从楼上下来,两人看着鬼鬼祟祟的样子。

于是,丁涛就跟在他们后面,想听听他们说什么。

最后,丁涛躲在路边的垃圾桶后面,真的听到了他们密谋着要把乔雪姐给卖了。

“乔雪姐姐你大舅说,他认识一个大老板,开什么会所的。还说什么验货后,就给一万块。”

小卖部老板怒喝:“畜生!”

丁涛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呆呆地看着小卖部老板,一个字都不敢再说了。

乔雪安抚地摸着丁涛的脑袋,轻声安抚说:“小涛,别怕。老板骂我妈和大舅呢。”

丁涛松了一口气。

乔雪问:“小涛,你怎么知道来这里能找到我呀?”

丁涛挠挠头,腼腆地把前因后果告诉了乔雪。

原来,丁涛长蛀牙了,她妈妈直接去跟家属院的小卖部的老板说,不要卖给他糖。

丁涛妈妈给那人的孩子做过一个难度很大的手术,对方感恩戴德,不管丁涛去小卖部里买了什么,哪怕是奥特曼贴纸,都会告诉他妈妈。

小朋友也很重视隐私呀。

于是,丁涛寻摸到了巷子里的小卖部。

春节的时候,乔勇说他姐犯错,被他妈赶出门。

丁涛好奇地问:“那你姐住哪里啊?”

“流浪汉住哪里她就住哪里呗。”


华侨当年也得到过他祖父的帮助,生意才起死回生。

现在,华侨只需在国内的领导接待华侨的时候跟领导提一句,也不费什么事就能够把当年的恩情还了,华侨还是愿意的。

就这样,他把整栋房子都给要回来了,而且要回来的时候还放出风,让其他住户知道,他本来只是要三楼的一半,华侨出面之后,领导让把整栋楼还回来。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栋房子,他名誉扫地之后,也有了落脚处。

周围的人都以为他终于从乡下返城了,压根不知道他还曾经辉煌过。

1990年回到这里,他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没出息的小卖部老板。

前几年,把房子装修租给外地来看病的人,倒是赚了一点。有好心的街道大妈想给他介绍外地来打工的妇女,解决他的光棍问题,他直接问大妈:“给多少彩礼啊,没有十万块彩礼,我不娶的。”

大妈气死。

邻居安慰大妈:“他还以为自己是资本家少爷呢!他出生的时候,他家的厂子已经被充公了。还想女方带嫁妆嫁给他,以为自己镶了金呢。”

他当然没镶金,甚至连胡子都懒得刮,他现在站在当年在北京的时候认识他的人跟前,对方都未必认识他。

当年那个在计算机领域的佼佼者关明诚已经变成一个泯灭众生的蝼蚁。

他还能再写代码?

就在他思绪飘忽的时候,乔雪回来了。

只见她手里抱着一沓杂志,似是要把报刊亭买空的架势。

《知音》《家庭》《故事会》……甚至还有《大众软件》。

乔雪随手就把《大众软件》给了他,“给你看看,光明正大看,别偷偷摸摸的。”

看清楚手里的杂志的名字,小卖部老板张嘴就要说话,却被乔雪给堵了回去。

“行了,别说什么你看不懂,你不需要。

人生短短几十年,别活得那么憋屈,该打脸就要打回去。

我没时间给你灌鸡汤,你自己酝酿鸡汤自己喝吧,我还有很重要的事情。”

丢下这话,乔雪就跑上楼了。

前世,乔雪读研究生的时候,正是网文开始发展起来的时候。

有一次室友疯狂吐槽一本男主的职业是医生的小说,第一章就有N个医学生都不能忍的漏洞。

——男主居然穿着白大褂去食堂吃饭!他是男主命硬不怕交叉感染,配角的命就不是命吗?

——十分钟MRI的检查结果就出来了,他怎么不上天?

——一个二十五岁的急诊科医生,居然做一次做成了一台心外加脑外的手术,他是会走路的时候就开始学医吗?

室友说,不能她一个人的眼睛脏了,逼着她们其他几个人也看。

那本小说只有二十几万字,据说市场反响特别好,还卖了版权。

正好那段时间乔雪的压力特别大,学业方面的、乔家给的、还有小卖部老板突然出事……方方面面,压得乔雪有些透不过气来,她索性就找一个宣泄口。

她的宣泄方式就是写小说。

一个医生的完美谋杀案。

整篇小说只有10万字,她写完之后直接上传,之后就再也没登录过网站。

一直到两年后的某一天,她再登录的时候,发现后台有很多私信,评论区也有很多出版社编辑的留言。

那笔出版费,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所以,乔雪认为自己在写作和讲故事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特长的。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