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资金,另一方面加大了基金会的筹款宣传力度。
他们通过举办线上线下的公益活动、发布项目宣传视频等方式,向社会各界详细介绍偏远山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和需求,呼吁更多爱心人士伸出援手。
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的呼吁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响应。
许多企业和个人纷纷慷慨解囊,为山区心理健康服务站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政府部门也对他们的项目给予了高度认可,并提供了一笔可观的扶持资金。
资金问题解决后,人员配备又成了新的难题。
基金会内部的专业咨询师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多个山区服务站同时运营的需求。
于是,林晓和陈宇决定在当地招募志愿者,并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
他们深入山区,通过与当地政府、学校合作,举办志愿者招募宣讲会,详细介绍项目的意义和培训计划。
许多当地的教师、大学生以及热心居民被他们的公益精神所打动,纷纷报名参加。
为了确保培训质量,林晓和陈宇亲自制定了一套适合当地志愿者的培训课程。
考虑到志愿者们大多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培训内容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从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简单心理疏导技巧到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方法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实践演练。
培训过程中,林晓和陈宇还邀请基金会的资深咨询师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为志愿者们答疑解惑,分享实际案例。
经过几个月的培训,首批志愿者顺利结业。
他们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山区心理健康服务站的建设和运营工作中。
服务站正式成立后,志愿者们定期为当地的学生和居民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服务。
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山区居民的生活实际,向大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在一个偏远山区的服务站,有一位名叫阿强的中学生引起了志愿者们的注意。
阿强性格内向,成绩也一直不理想,经常独来独往。
志愿者们通过与阿强的老师和同学交流,了解到他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
志愿者们决定对阿强进行重点关注,定期与他谈心,为他提供心理辅导。
随着时间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