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凝视着她,眼底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良久,他轻叹一声:“明天的拍摄,我会让 Emily 调整方案。
但李晓晓,你比谁都清楚,在这个商业社会,妥协是必修课。”
接下来的日子,拍摄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广告周刊》的镜头无处不在,记录着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李晓晓和团队成员每天都像生活在聚光灯下,压力空前巨大。
一天深夜,当李晓晓还在修改分镜稿时,陈默抱着一摞资料走进办公室,欲言又止。
“晓晓姐,王总今天在会上说……”他犹豫着,“说您和周总走得太近,可能会影响项目的公正性。”
李晓晓的手顿了顿,笔尖在纸上晕开一团墨渍。
她突然想起白天拍摄时,周浩不经意间为她整理衣领的画面,当时 Emily 意味深长的眼神,同事们窃窃私语的声音,此刻都在耳边回响。
“陈默,帮我约王总,明天早上我想和他谈谈。”
李晓晓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
窗外的陆家嘴灯火通明,倒映在她疲惫的眼眸里,像一片永远不会熄灭的火海。
第二天清晨,王铭的办公室弥漫着浓重的雪茄味。
李晓晓推开门,看见他正盯着电脑屏幕,上面是关于 “城市记忆”项目的舆情分析报告。
“坐吧。”
王铭头也不抬,声音沙哑,“小李,你跟了我这么多年,我一直把你当亲妹妹看待。
但这次,你让我太失望了。”
李晓晓握紧手中的文件夹:“王总,我知道您在担心什么。
但我可以保证,我和周浩的私人关系,绝对不会影响项目的专业性。”
“专业性?”
王铭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讽刺,“现在整个公司都在传,说你靠和甲方的关系拿到这个项目。
甚至有人说,‘城市记忆’能通过,根本不是因为方案好,而是因为你和周浩……够了!”
李晓晓猛地站起来,椅子重重地撞在身后的书架上,“王总,您了解我,也了解我们团队的付出。
如果因为这些莫须有的传言就否定我们的努力,那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王铭盯着她,眼神复杂。
良久,他叹了口气:“小李,我也不想相信这些。
但舆论的力量你我都清楚。
恒远集团那边,你最好和周浩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