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学生,少见他这么灵的。
省城有家音乐学校,专门培养民乐人才,我觉得杰儿可以试试考。
你看咋样?”
李明愣住了,手里的茶碗差点滑落。
他看着刘师傅,脑子里乱成一团。
音乐学校?
省城?
这些词像一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机会,想起了那封被他撕碎的文工团邀请函。
他知道,这对小杰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可他也知道,离开雪松镇,意味着未知的风险和更重的责任。
秀兰在一旁听见了,轻轻拉了拉李明的袖子,低声说:“明哥,这可是杰儿的机会,咱得好好想想。”
李明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眼神却沉得像冬夜的雪。
夜深了,雪松镇又陷入寂静。
李明爬上阁楼,打开那个木箱,取出二胡。
他拉了一曲《二泉映月》,琴声低沉,像是在诉说他的挣扎。
他为小杰的才华骄傲,却也为他的未来担忧。
他不知道,是否该放手让儿子去追逐梦想,还是该让他留在雪松镇,过一个安稳的日子。
琴声飘出窗外,与风雪交织,仿佛在问:这条路,究竟该怎么走?
第五章:意外的相遇1996年的春天迟迟未到,雪松镇依然被厚重的雪覆盖,仿佛冬天不愿松开它的怀抱。
三月初的一天,天空阴沉,乌云压得低低的,预示着一场更大的暴雪即将来临。
李明像往常一样,清晨推着自行车,背着邮包,穿梭在小镇的街巷送信。
他的棉袄上沾满了雪花,脸颊被冻得通红,但眼神依旧坚定。
他知道,每一封信、每一个包裹,都是乡亲们与外界的牵系,是雪松镇冬日里的一点希望。
然而,这一天注定不平凡。
傍晚时分,李明送完最后一封信,正准备回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警笛声。
紧接着,镇上广播的大喇叭响了起来,声音急促:“紧急通知!
镇西头的木材厂着火了,请大家有序前往支援!”
李明心头一紧,掉转自行车,朝木材厂的方向飞奔而去。
木材厂是雪松镇的支柱产业,镇上许多家庭都靠它维持生计。
一场大火,不仅意味着经济的损失,更可能让许多人家陷入困境。
赶到木材厂时,现场已是一片混乱。
熊熊烈焰吞噬了厂房,黑烟冲天而起,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