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领悟到这一点。
没有绝对的完美。
如果我回去了,选择了创业,我能保证自己一定能成功吗?
即使成功了,我会不会因为疏于陪伴而失去苏晚晴?
或者因为压力过大而错过母亲最后的时光?
如果我回去了,选择了和苏晚晴在一起,我们会不会因为现实的琐碎而最终消磨掉爱情?
我会不会因为满足于小家庭的幸福而彻底放弃了事业上的野心,然后在中年危机时再次悔恨?
如果我回去了,选择了陪伴母亲,我是不是就要接受一个更加平凡,甚至可能更加困顿的人生?
每一个选择,都是一个潘多拉魔盒。
打开它,可能会释放出希望,也可能释放出新的灾难。
27我刚刚才开始接纳那个充满遗憾的,但却真实存在过的林宇。
如果我选择了“重演”,那个林宇,是不是就真的被彻底抹去了?
用一个新的、可能更好也可能更糟的“可能性”,去覆盖掉一段已经完成的、虽然失败但属于我的“存在”?
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我看着那三个选项,在意识的虚空中闪烁着冰冷的光芒。
格式化。
彻底的虚无。
诱人,但也意味着彻底的否定。
存档。
永恒的沉睡。
逃避,但至少保留了“我”存在过的痕迹。
重演。
一次机会,一个巨大的未知。
充满诱惑,也充满风险。
28系统没有催促。
它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像一个展示完商品,等待顾客最终决定的销售员。
只不过,它销售的,是关于“存在”本身的选项。
我回想起那些模拟人生。
创业成功的林宇,爱情圆满的林宇,亲情无憾的林宇。
他们的幸福,曾经像最锋利的刀子,将我凌迟。
但现在,当我真正有机会去成为他们中的一个(或者一个全新的组合体)时,我却犹豫了。
因为我终于明白,那些“完美”,是用我没有付出的代价换来的。
而我已经为我的那些“错误”选择,付出了代价。
那个代价,就是我充满遗憾的一生,以及死后在这“悔恨清算系统”里承受的痛苦。
这个代价,沉重,苦涩,但它……真实。
29我在意识里,轻轻地“叹”了口气。
或许,真正的和解,不是去改写过去,而是去接受它。
接受那个懦弱的自己。
接受那些错误的选择。
接受那些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