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没有嘶吼。
也没有挣扎。
意识像是被彻底掏空了,只剩下一种麻木的、冰冷的绝望。
原来,极致的痛苦不是狂暴,而是死寂。
我像一个被反复观看自己凌迟过程的囚徒,灵魂已经被片片剥落,只剩下一具空壳,在名为“悔恨”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所有的力气都被抽干了。
所有的反抗都显得那么可笑。
我还能做什么呢?
我还能改变什么呢?
什么都不能。
我的人生,从做出那些错误选择的瞬间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是这样一个充满遗憾和痛苦的结局。
而死后,连安宁都得不到。
还要被这个诡异的系统,用最残忍的方式,一遍遍地提醒:看啊,林宇。
看你错过了什么。
看你本可以多么幸福。
看你,是多么活该。
16时间在这个鬼地方似乎失去了意义。
我不知道过去了多久。
一天?
一年?
还是一百年?
系统不再有新的模拟载入提示。
它只是沉默着。
而我,也沉默着。
像一粒尘埃,悬浮在这无尽的虚无里。
之前的痛苦和愤怒,像是燃尽了的灰烬,沉淀下来,露出下面冰冷坚硬的内核。
麻木。
也许,这就是这个“悔恨清算程序”的最终目的?
不是为了惩罚,也不是为了救赎。
只是为了展示。
像一个冷酷的博物馆,陈列着一个个失败人生的遗憾样本。
而我,就是其中一件展品。
供这个未知的系统,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观察、研究。
17“系统状态:待机。
监测个体意识稳定度……稳定度回升至安全阈值以下。”
“分析个体心理状态:进入习得性无助阶段。
符合预期模型 C。”
符合预期模型?
原来,我的痛苦,我的崩溃,我的麻木,都在它的计算之中?
一股冰冷的寒意,比之前的悔恨更加刺骨,瞬间传遍了我的意识体。
我不是一个个体。
我只是一个数据点。
一个实验样本。
我的所有挣扎,所有情感,都只是它程序运行中的一部分变量。
这个认知,比观看那些完美人生,更让我感到恐惧和……荒谬。
18“模型 C 阶段特征:认知重构倾向。
可能开始质疑模拟内容的绝对完美性,或寻求对自身选择的合理化解释。”
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像一个冷漠的旁白,解说着我的内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