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荡歌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动荡?我来扫平一切反动势力全文+番茄

大明动荡?我来扫平一切反动势力全文+番茄

荧光火石 著

其他类型连载

“鄂国公,你来找孤是有何事?”朱标将看了一半的公文放在一旁,自己的岳父来找自己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太子殿下,楚云不是快要生产了,我从家里面找了几个干活麻利的下人,我想让这些下人去东宫照顾楚云。太子殿下放心,这些人都是女子!”“只是几个下人而已,我待会就让人跟岳父你一起回去一趟,让他们将岳父找的人送进宫。另外,岳父大人,如果可以的话麻烦在宫外找几个信得过的,忠心,厨艺好的师傅。让他们每天专门给楚云做饭,现在的楚云需要一个好的胃口!”常遇春立刻回答,“好的太子殿下!我回去一定会找好人员,尽快给东宫送过去!”常遇春已经从朱标的话中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让自己找些忠心,信得过的厨师,看来朱标应该也得到些消息,有人可能要对自己的女儿动手。...

主角:朱元璋朱雄英   更新:2025-04-18 19:2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雄英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动荡?我来扫平一切反动势力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荧光火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鄂国公,你来找孤是有何事?”朱标将看了一半的公文放在一旁,自己的岳父来找自己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太子殿下,楚云不是快要生产了,我从家里面找了几个干活麻利的下人,我想让这些下人去东宫照顾楚云。太子殿下放心,这些人都是女子!”“只是几个下人而已,我待会就让人跟岳父你一起回去一趟,让他们将岳父找的人送进宫。另外,岳父大人,如果可以的话麻烦在宫外找几个信得过的,忠心,厨艺好的师傅。让他们每天专门给楚云做饭,现在的楚云需要一个好的胃口!”常遇春立刻回答,“好的太子殿下!我回去一定会找好人员,尽快给东宫送过去!”常遇春已经从朱标的话中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让自己找些忠心,信得过的厨师,看来朱标应该也得到些消息,有人可能要对自己的女儿动手。...

《大明动荡?我来扫平一切反动势力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鄂国公,你来找孤是有何事?”朱标将看了一半的公文放在一旁,自己的岳父来找自己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太子殿下,楚云不是快要生产了,我从家里面找了几个干活麻利的下人,我想让这些下人去东宫照顾楚云。太子殿下放心,这些人都是女子!”

“只是几个下人而已,我待会就让人跟岳父你一起回去一趟,让他们将岳父找的人送进宫。

另外,岳父大人,如果可以的话麻烦在宫外找几个信得过的,忠心,厨艺好的师傅。让他们每天专门给楚云做饭,现在的楚云需要一个好的胃口!”

常遇春立刻回答,“好的太子殿下!我回去一定会找好人员,尽快给东宫送过去!”

常遇春已经从朱标的话中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让自己找些忠心,信得过的厨师,看来朱标应该也得到些消息,有人可能要对自己的女儿动手。

不过现在朱标已经做了防范,自己的女儿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来人!跟着鄂国公一起过去,送来的人一定要仔细检查!”

“遵命,太子殿下!”下人立刻跟着常遇春前往国公府。

蓝玉将准备好的人送到常遇春家,这些人都是蓝玉当初亲自挑选的人员,家室十分干净。

“姐夫,人都准备好了!”蓝玉指了指一旁的一群女孩,这些女孩一共十个人,年纪十五六岁。这些女孩都是当初蓝玉和常遇春亲卫的女儿。

那些亲卫战死以后,蓝玉和常遇春就将其带入府中亲自抚养。原本都是要准备嫁人了,现在听了沐英的话,就暂时让她们去东宫照顾常楚云,等常楚云生产成功以后,在逐步将其替换出来。

“公公,麻烦您把这些人带进宫里面了。”常遇春一边说一边将几张大明宝钞塞进来人的手里面。

“哪里哪里!鄂国公客气了,都是给太子殿下办事。咱家自然要尽心尽力,否则太子殿下一定不会轻易饶过咱家。另外您是国公,太子殿下的岳父,咱家怎么能要您的东西。”

太监抬手拒绝,不过眼睛依旧看着眼前的的大明宝钞。对方知道眼前的人绝对不能惹,对方的身份不知道比自己高多少。所以能客气的时候就必须要客气,否则到时候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公公客气,这些就当是些茶水钱,公公拿去便是。”虽然常遇春很讨厌这样,但是现在是为了自己女儿的安全,东宫中的任何人还是不能够得罪。

“鄂国公赏赐,咱家也不能打了鄂国公的脸。鄂国公放心,这些人咱家一定会完完整整的送进宫。鄂国公可还有什么要送进去或者有什么话要交代?”

太监仔细的询问着常遇春,对方身为国公对自己这样客气,还收了人家的钱,对方可能是有什么事情要交代。

如果常遇春真的有事要交代,他自己这钱收的也安心。毕竟拿钱办事两人可以互相牵制,可是如果没有任何事情要办,那就有些不好了。对方极有可能会借此来对自己动手,把柄握在其他人的手中太危险了。

“没有什么要事,还请公公好好对待这些孩子,我不希望她们受到任何伤害!”常遇春指了指那些女孩,他确实不希望这些人受到伤害,否则无法向那些死去的亲卫交代。


几个人确定了各自的身份后,朱雄英就被朱标派人送回常楚云的寝宫。他可不确定自己在喝下去会不会真的让朱雄英去喝酒,到时候自己就完蛋了。还是抓紧时间送朱雄英回去休息比较好。

“皇爷,根据锦衣卫的调查,有不少大臣都跟那些富商有过联系,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接受过这些富商的资助。或者有的大臣家里面有其他人就是经商的。而那些大人们都给那些富商提供过便利。”

毛骧汇报着自己调查的情况,其实这些事情早早都被毛骧手下的锦衣卫调查清楚了,只是昨天晚上朱元璋突然要求他们去汇报这些事情。

朱元璋仔细的听着毛骧的汇报,他一句话也没有说。看来这些大臣把自己的旨意当做废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人就是想夺取自己手中的权利,为了自己能够过的好不惜牺牲自己朱家的江山。

“皇爷,锦衣卫汇报太子殿下这几天都和几位王爷在东宫内喝酒聚会!”毛骧汇报着情况。

“知道了!”朱元璋随意挥挥手,只是朱标和几个藩王一起喝酒而已。这些藩王现在还没有就藩,手中没有军队,就算要造反也没办法。况且自己这个位置本来就是朱标的,他要是想早点接班也不是不可以。

“太子那边不用盯得太紧,最重要的是那些大臣,要盯紧他们。另外太子妃要带着皇长孙回娘家,多派些人跟着。

如果太子妃和皇长孙出任何事情,后果你们知道。”朱元璋的语气很平静,但是毛骧知道朱元璋越是平静,这件事没干好自己就要被凌迟处死了。

“遵命!”毛骧行礼后直接离开,太子那边他早就不想监视了。这要是得罪了这位未来的皇帝,自己以后绝对不好过。

“父皇,中书省和户部官员过来了!”朱标走进来,外面是户部的几名官员和中书省的宰相胡惟庸。

随后朱元璋将朱雄英的话说出来,几位大臣互相看看对方。胡惟庸给了一个大臣一个眼神,增加税收这种事情能阻止就阻止,他们手中可是也有不少产业的。

“陛下,增加对于商户的税收确实可以,但是可能会损伤百姓的利益。提高商税会让那些做买卖的百姓赚不到任何钱,大明不久就要爆发起义了。”

“父皇,我建议我们可以根据商户的收入来收取赋税。每次收税时派遣专门的人员前往收税,多方共同查账。

我们以每年五百两为基础,没超过五百两的商户采用二十税一,超过五百两的商户先按照五百两的二十税一收税。

接下来用总收入减去五百两,剩下的钱采用十税三。这样朝廷还能根据以后的具体情况调整收税的比例。”朱标提出自己的建议,作为财经政法大学的学生,他自己对于税收可是明白的很。

“你们说太子的建议如何?”朱元璋看向这些大臣,这些大臣对于朱标的建议当然不敢说什么。他们知道,这已经算是收的比较少了,要是朱元璋肯定直接拿走一半,甚至拿的更多。

其实老朱就是这样想的,他可是从饥饿中走出来的皇帝,对于钱有一种极端的珍惜。

对于那些富商之类的人,要不是为了能够顺利打下天下他绝对不会与之合作,要不是为了维护统治,他早就将其全部拿下了。

如果可以他会将税收定为十税六,能给那些富商一口饭吃就是他朱元璋对于这些富商的仁慈了。

“陛下,我等认为太子殿下说的对!我等会立刻给陛下呈报具体的执行方法。”胡惟庸回答着朱元璋,其实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个时代,朱元璋给的俸禄仅仅只够维持着生活。那些下来催收税收的人,只需要用钱贿赂一下,自己的利益又能损失多少。人嘛总是有一个价的,或者要钱,或者要名还有要权的,没有人没有弱点,对方不答应自己,那就是价格不够高。

“嗯!中书省和户部尽快拟定一个章程出来,等朕看过后没有问题就立刻开始执行。”朱元璋让胡惟庸等人回去开始他们的工作。

“标儿,你说该让谁去干这个税收的活?”朱元璋看向自己这个儿子,他可不认为那些文官会老老实实的去收税。

“父皇,我建议让那些新选拔上来的才子去执行,这样可以锻炼一下这些人员的工作能力。

另外,我建议再从皇子内选拔两人跟着一起去,毕竟这些后备官员要是被那些富商给贿赂了,这对于朝廷来说很危险!

同时我们也可以先找一个城市进行试点改革,然后扩大到省,最终扩大到全国。这期间发现什么新的问题,朝廷也能立刻做出改变。”

朱元璋点点头,他对于自己儿子的回答很满意。作为皇帝对于手下的臣子,要时刻保持着警惕心。哪怕他已经很忠心于自己,也要留着一分的怀疑。因为你不能保证你能读懂每个人的心。作为皇帝最不能做的就是去赌!

“标儿,你的表现很好,父皇很满意!等过几年,父皇就可以将这个皇位交给你了。”朱元璋握住朱标的手,他真的认为朱标已经可以接替他的位置了。

“父皇说笑了,父皇还正值壮年,大明还要在您的带领下更加强盛,儿子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朱标知道现在还是谦虚一下比较好,他可不能去赌朱元璋的心思。

“你今天的表现就很好,这些东西你能想到就已经代表你超过了父皇我。父皇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你想干的改革措施给执行了,这样到时候骂名就由父皇来抗。”

“父皇!”朱标看着朱元璋,他不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会这样说。

“哎!父皇早就看出来了,你对于朝廷的一些制度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你有新的想法就说给父皇我听,如果可以父皇就立刻开始推行。

但是标儿你记住,自古变法改革,都要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那些变法改革者又有几人能得到善终。不过你放心,有父皇在,那些虫豸就别想伤害你。父皇会为你扫清前路的所有障碍!”

朱元璋说完就摆摆手让朱标去忙碌他自己要做的事情。他作为一个皇帝确实有些累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朱元璋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眼中藏不住对自己大孙子的喜欢。

马皇后对于朱雄英的表现也是十分震惊,不过想想别人告诉自己,朱雄英出生时的情况,可能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迹。

几天后徐达回到应天府,他这次回来要送自己的女儿出嫁,还要和朝廷的所有人商议之后对北元的用兵。

这次朱元璋要求秦晋燕,三位王爷都要跟着自己出征北元,这对于徐达来说压力可是很大的。

朱元璋要求三人要得到历练,要为以后就藩做好准备。可真的不能让三人当前锋吧,这要是出了事情,表面上朱元璋不会说些什么,背后就说不准了。

自己的女婿也在北征大军里面,这要是出事了,自己的女儿可就要守寡了。自己也没法去见自己的女儿了,更没有办法面对马皇后。

曾经人家照顾自己的一家老小没出过任何问题,现在让马皇后的儿子死了,自己这边真的没有那个勇气。

朝堂,朱元璋带着朱雄英,朱标一起参加今天的早朝。所有人汇报了今年所需要的花费,反正那些文臣只有一个意思,现在北征没有多少钱了。

面对财政问题,朱元璋确实比较头疼,之前他还想多印些大明宝钞。对于朱元璋来说,大明宝钞就是钱,还是那种自己想印多少就印多少的钱。

原本朱元璋是想继续印些大明宝钞用来北征,但是朱标拦住了朱元璋。

根据朱标说的话,如果继续不停地印大明宝钞会导致那个叫什么通货膨胀。

不过朱元璋并不懂什么叫通货膨胀,还是自己的儿子进行了解释。如果说现在的一张大明宝钞可以换一斤米,那自己多印的大明宝钞发出去,百姓手中的大明宝钞多了,按理来说百姓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

可是每年百姓产的粮食就那么多,百姓拿着大量的宝钞去买东西,那么就要准备很多的粮食和物品。

可粮食和物品就那么多,商家为了赚到更多的钱就会想办法提高物价。原本一张大明宝钞可以买一斤米,在超发大明宝钞以后,就需要两张,甚至三张的大明宝钞才能换取到一斤粮食。

如果继续放任下去,大明宝钞就会成为废纸。朱元璋仔细一想,如果百姓拿到的大明宝钞成了废纸,那么朝廷继续不停地印大明宝钞,并强行让百姓使用。这就相当于朝廷在剥削百姓。

到时候百姓对朝廷不满,就会起义!想想自己就是依靠起义推翻元朝的统治,那些百姓也能推翻自己朱家江山。

朱元璋无法想象到时候会发生些什么,所以他决定要停止印发大明宝钞。可是不印大明宝钞,朝廷每年的那点收入就无法支撑朝廷的运行。

每年整个国家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官员的俸禄,治理河道,各种工程建设,还有军队,打仗需要筹备的钱粮。还有赈灾也需要钱粮。

虽然朱雄英说过增加商税,不过增加商税也才开始,还是只有几个城市,万一增加商税的计划失败了,朝廷还要找到其他的税收来源。

“陛下,万万不能在打仗了,朝廷需要让百姓修养生息。想当初文帝,景帝让百姓修养生息,获得了史书上的千古称赞。那隋炀帝滥用民力,不注重修养,导致二世二亡。想让我大明避免隋朝的遭遇,理应如此,不可在大规模征战了。”

众武将怒气冲冲的看着发言的文官,如果不是皇帝在一旁,他们绝对要打死这个腐儒。

不让大规模征战,那他们这些武将就没有功劳,没有功劳能够获得的权利就少很多。到时候权力就偏向那些文官了,自己的命也就在那些文官手里面。后代的荣华富贵也没有几年了。

“一群臭丘八,只会纸上谈兵的腐儒!咱们休养生息,北元也会休养生息。到时候等北元兵强马壮了,大明要死的人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就是,反正到时候死的也不是他们,还有他们的儿子。人家到时候一封投降书,立马就成了新朝臣子,荣华富贵依旧!”另一名武将出言嘲讽。

“匹夫,一群匹夫!照你们的说法,大明就等着亡吧!一直打仗,没有人种地,没有粮草,我看你们拿什么打仗。”

就这样文官和武将在朝堂上吵起来了,作为文官的领导,胡惟庸和徐达一句话也没有说。

“够了!各有各的理,这件事暂且放下,咱会好好想想的!”朱元璋被吵的有些烦了,于是决定暂停两边的争吵。

两边立刻闭嘴,皇帝发话了自己再继续吵下去可能命都没有了。

随后众人又议论了一些事情,早朝就结束了。

“标儿,你说是该北征还是该休养生息!”朱元璋看向朱标,他想听听自己这个儿子的意见。

“父皇,两边说的都有道理。我建议还是听听徐叔叔的意见,他长年驻守北平,对于北元那边应该很熟悉。”

“嗯!来人,让徐达过来见咱!”朱标的回答让朱元璋还是比较满意的,作为君主这种涉及到文武之争的事情,一定要小心谨慎。

“父皇,其实朝臣之间的争端无外乎就是北征需要钱。文臣想要更多的钱办自己这边的事情,掌握更多的权利。

武将也想要钱粮去征战,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与权利。父皇,目前大明需要武将对抗北元,也需要文官治理好国家。

我想还是要知道,北元对我们的威胁!如果北元的威胁比较大,就出兵北元。如果北元短时间内无法威胁大明,那自然还是要让百姓修养生息。”

“嗯!说的不错!标儿,你记住文臣,武将缺一不可。两边的势力要平衡,不能让任何一方强大。”

“皇爷爷,这个字怎么读啊?”朱雄英拿过一本书走过来。

“这个字念税!”朱元璋看着朱雄英手中的书,“你还小,这些书你要慢慢学,不着急。”

“嗯!”朱雄英点点头,随后将书放在一旁。朱标看了一眼那本书——宋史。一瞬间朱标好像想到了什么,很快朱标就明白了。

“父皇,我有办法增加朝廷的收入。”朱标向着朱元璋说着。

“嗯!标儿,你有什么方法。”面对增加朝廷收入的方法,朱元璋还是很感兴趣的。

“父皇,您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南宋凭借着半壁江山,就能够给金国提供那么多赔款,还能养的起那么多官员和军队。如果南宋那些钱都是都是压榨百姓才获得的,那么为什么南宋还能坚持那么多时间?”

“标儿,你说这些话是想到了什么吗?”朱元璋看着朱标,又看了看桌子上的书,南宋的税收。上面的记录中有关于南宋最重要的一项收入是市舶司。

朱元璋仔细的看着眼前的书,朱标看到以后就知道,朱元璋已经知道自己想要说什么了。

“父皇,宋代市舶司的收入占朝廷整体收入的比重是很大的。我想如果朝廷可以通过对外贸易赚取大量的金钱,那么北征的钱粮就可以很快解决,朝廷也不用对百姓增加税收。”

朱标说完,朱元璋也已经看完了书上的那几页内容。朱标的方案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他朱元璋也确实有些心动了,只不过他朱元璋还是有些顾虑。


“父皇,这次蓝玉和大哥获得大捷,咱们也需要考虑一下给他们的封赏。”朱标看完战报,向着朱元璋提出接下来要干些什么。

“嗯!确实,这次蓝玉和英儿干的不错。英儿已经是西平候,要给他封公这有些不够啊!蓝玉嘛!给他封侯吧!”朱元璋将蓝玉的封赏给决定了。

沐英确实不错,这次表现也很出众,但是给沐英封公,朱元璋还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毕竟之前封的公爵都是在开国的时候立下过大功的人。如果给沐英封公爵,那些开国得到侯爵或者伯爵的功臣肯定会有不满。

另外沐英是他朱元璋的养子,虽说现在已经改回姓沐,但是沐英毕竟做过他的养子。如果沐英的爵位太大,可能会让朱标的地位出现不稳。

朱标太子地位的不稳肯定不是朱元璋愿意看到的,养子就是养子,不是亲生儿子。自己的皇位只能由自己的嫡长子去继承,其他人都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所以对于沐英只能说侯爵的位置就是他一生的顶点了。虽然对于沐英不公平,但是没有任何办法。

给沐英的补偿只能是土地和财物了,至于地位和权利朱元璋没有任何办法。

至于蓝玉,朱元璋还是决定给蓝玉封个侯爵。以后蓝玉也是太子朱标手下的一员虎将,而且给蓝玉封侯,也能拉拢一下常家和其他的淮西勋贵。让他们能更好的为大明的江山尽忠。

“给蓝玉一个永昌侯的爵位,然后剩下的封赏就交给标儿你了!”朱元璋将蓝玉的封赏给确定了下来,至于剩下的封赏就交给朱标了。

“父皇,二弟,三弟是不是也要封赏一下,他们两个第一次出征就打下这样的功劳,给些奖赏也能激励他们。”

朱元璋想想自己的两个儿子,作为自己的儿子就应该去保卫国家。不过自己的两个儿子要怎么封赏才是问题。

他们两个已经是王爷了,给他们的封赏也只能是财物。至于别的东西,绝对不能给。

秦晋二王跟沐英还不一样,他们两个可是朱元璋的嫡子。如果给的封赏太多,那么会让朝臣感觉太子的位置不稳。

支持沐英的人可能还不多,毕竟沐英跟朱元璋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可秦晋二王就不一样了,那时候站队秦晋二王的朝臣会更多。到时候让秦晋二王产生了夺位的心思,整个朝堂将不再稳定。

对于朱元璋来说,一家人之间的互相厮杀是绝对不允许的。那个位置只有一个人可以坐,其他人绝对不允许去坐。

看来要选择一个时候来警告一下秦晋二王,不能让他们两个产生什么别的心思。只有自己给的他们才能拿,自己不给的他们连那个心思都不允许有。

“你这两个弟弟,你看着封赏一下。他们两个已经是王爷了,爵位是给不了了,你看着赏赐一些钱财,土地之类的给他们。要是他们有什么不满,就让他们来找我!另外他们两个的封赏不要超过英儿!”

朱元璋将具体的封赏交给朱标,毕竟封赏这件事交给朱标没有任何问题。有时候给功臣一些封赏也是笼络人心的手段。

布置完任务,朱元璋继续开口,“标儿啊!你待会让人把雄英带过来,已经一个月没有看见他,咱要考考雄英的功课!”

朱标直接白了一眼朱元璋,这老家伙明明就是想孙子了,直接说就好了,还找这样的理由。

“知道了父皇,我让人准备雄英一个月的衣物,让雄英在您和母后这里住一个月好了。常姐姐她有了身孕,现在照顾不过来雄英。”

朱标给了朱元璋一个台阶,虽然常楚云说过她现在照顾朱雄英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也确实是这样,朱雄英是穿越者,该做些什么完全他都知道。只不过常楚云不知道,只觉得朱雄英照顾起来轻松很多。朱标也需要让常楚云好好休息,把他交给老朱确实是一个好的选择。

“对对对!大丫她现在有了身子,照顾雄英挺不方便的。咱和您母后照顾雄英,让她好好歇着,才能让她和孩子健康。”朱元璋顺着朱标的话说着,嘴角都快翘上天了。

“皇奶奶!”坤宁宫外传来幼童的喊声,后面传来朱元璋的喊声,“慢点,慢点!大孙慢点!摔着了!”

或许是朱元璋的喊声有些大,坤宁宫的大门瞬间被打开,马皇后直接跑了出来。刚才听到朱雄英的喊声,她就立刻起身要出去,有听到朱元璋喊着摔着了,还以为朱英雄摔倒了。

其他人摔倒了就摔倒了,自己的大孙子摔倒了那自己可要心疼半天。

看着向自己跑来的朱雄英,马皇后的心放了下去,没有摔着就好。

将朱雄英的衣服放好以后,马皇后和朱元璋二人也是坐下来好好说说话。因为待会朱元璋要考考朱雄英的功课,所以朱雄英要去一边做好准备。

“西蕃那边的叛乱已经结束了,英儿和蓝玉他们应该很快就会回来了。”朱元璋率先发话,他要让马皇后知道前线的情况,让她放心。

“那就好,英儿和老二老三他们没事就好。等英儿回来以后,正好商量一下雄英以后的婚事!”马皇后放下心,只要没具体说名字,那就代表沐英,朱樉和朱棡他们没有出事,对于她来说就很不错了。

经历过开国的她,已经见证过太多的死亡,那些跟着她的义子,义侄还有兄弟都有不少没有坚持到开国。她现在只想要一家人能够团团圆圆在一起。

“雄英的婚事?怎么,你看中英儿家的闺女了。”

“嗯!一个月以前,我就见了见京城那些家中有岁数和雄英差不多大的女孩的功臣家。

英儿家的那个小女儿,年龄就比雄英小一岁,我最近见了见,那模样长的也是粉雕玉琢,看着就让人喜欢。长大了也是一个美人,正好配咱家大孙。而且英儿也是咱的义子,到时候亲上加亲不是正好。

要不是英儿带兵出征了,我早就上门去跟英儿说了。现在英儿回来了,去找英儿说说。让他将那闺女带进宫里面,我和大丫亲自教她。”

马皇后说完,朱元璋很满意,现在他有了给沐英最好的封赏。

“嗯!不错!我还在考虑怎么给英儿封赏,现在正好,让标儿和英儿结个亲家,也算是给英儿最好的封赏了。”

马皇后点点头,她也知道沐英早早的就被封为候,再给沐英封赏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封赏。

马皇后也知道,如果给沐英封公爵,那么对于徐达那些开国功臣来说确实有些不太好。他们手中的公爵可是开国的功劳,而且他们打仗的时候沐英还在跟着他们学习。

现在给让沐英家的女儿进入宫中,以后成为太孙妃,太子妃,最后成为皇后,太后。而他沐英也算是皇家的亲家,未来的国丈,也算是比较好的选择了。

“对了,要准备给蓝玉封个候。这次出战蓝玉的表现也不错,是时候给他封个候了。”

“嗯!给蓝玉封个候也不错!”马皇后对此表示同意。

蓝玉可是太子妃的舅舅,也算是朱标的娘舅,给个侯爵也算不错了。

“老二,老三,老四,咱准备让他们跟着徐达去北平学习学习怎么对抗北元。也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到时候就藩的也有个准备。

等他们学习的差不多了,到时候咱就让徐达回来。”

“那也要等到老四和妙云成亲以后,不能再让妙云那丫头等了,在等下去还不知道别人会怎么说呢!”其实马皇后更想让朱棣和妙云有孩子以后再让朱棣和徐达一起出去。

让妙云有个孩子,也算是给妙云一个活下去的希望。也算是给老四留下一个后,万一老四在战场上出了意外,也不算是绝后了。

“我已经让钦天监的人抓紧时间找日子了。你这边准备准备的怎么样了?”皇家成亲是很麻烦的,这种事情一般都是马皇后负责的。

“都准备好了!聘礼都是我亲自挑选然后让人打造的。徐家那边也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出嫁了。过两天,我就让人将聘礼送给徐家。”古代

“正好,我也准备让徐达回来。最多七天以后,徐达应该就会回来了。你看看日子,找个八天以后的好日子将聘礼送过去。”

“我明白了!”马皇后已经准备去看看日子了,之所以选择八天以后,也是徐达好不容易回来,也要让他先好好休息一下。

结束了和马皇后之间的谈话,朱元璋也要准备考考朱雄英的功课了。不过他并没有准备认真考,自己的孙子才几岁,就算学东西也学不了多少。

“雄英啊!最近夫子都让你学了些什么?给皇爷爷说说!”

“夫子最近教授孙儿百家姓,不过孙儿还没有学多少。”

“嗯!给皇爷爷背来听听!”朱元璋发话,无论朱雄英背多少,他都准备好了说词。

然而朱雄英的表现让朱元璋很震惊,一个四岁多的孩子竟然快将整本百家姓给背下来了。

其实朱雄英还是放水了,作为穿越者百家姓对于他来说很简单。只不过他现在是一个小孩子,做的事情要符合小孩子行为。他不能让任何人怀疑他的身份,他要活过洪武十五年。

“咱大孙就是聪明,百家姓都快背全了。这个刘伯温,也不知道跟咱说,让咱也高兴高兴!”朱元璋默默地记着账,自己的孙子表现这么优异,他作为皇帝,作为爷爷应该第一个知道。


第二天,毛骧见到朱元璋后开始汇报昨天晚上的情况。

“皇爷,根据密探的汇报,昨天晚上吕本大人家中举行宴会,期间有人说了些不该说的话,他们的话涉及皇长孙,太子妃,太子侧妃,皇庶孙还有皇爷您!”

“给咱说,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一字不差的给咱说出来。”朱元璋看着毛骧,谈话涉及皇室,看来那些虫豸已经有些按耐不住了。他的内心已经想好这些人是怎么死的了。

毛骧将昨天晚上听到所有内容全部讲了出来,在毛骧看来这些大臣敢说这样话的,纯粹是活的不耐烦了。

“嗯!继续盯着他们,绝对不能让他们伤害太子妃和皇长孙。”朱元璋并没有选择直接大开杀戒,他现在还需要江南的文官来牵制一下朝中的淮西一派。

现在才建国十一年,淮西一派的开国功臣都还活着,朝中的势力也是最大的。现在处理江南集团,那淮西就将无法被牵制。

江南文官集团,淮西勋贵在朱元璋的眼中都是一张牌,一张可以随时丢弃的牌。有用的时候握在手里面,没有用的时候立刻丢弃。

作为皇帝,他朱元璋需要的是朝堂平衡,淮西和江南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行,但是也绝对不能让任何一方做大,更不能让他们联合起来。

现在只能暗中保护好自己的孙子,那些文官要收拾淮西就随他们去,削弱淮西的势力也是他朱元璋想要做的事情。

正好借他们的手来做自己想干的事情,到时候淮西反对,直接把那些江南文官推出去。自己的名声能够保住,两派还能继续斗下去,朝堂更加稳定。

原本毛骧还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朱元璋没有发话,他也不能说。看来这些人对于皇爷还有用,要让手下的人收集好证据,到时候杀起来也有理有据。

“朴国昌,你现在立刻去将皇长孙带过来!”朱元璋已经做好了培养朱雄英的打算,除了给朱雄英寻找老师以外,还要自己亲自教授他。

很快朱雄英就过来了,只不过朱雄英手中还抱着一柄木剑。

“大孙!”朱元璋看着走来的朱雄英,不过他的眼睛很快被朱雄英手中的木剑给吸引了。

“大孙,这木剑是谁给你做的?”虽然这把木剑做的有些粗糙,但是看起来还是十分不错的。

“是外公给我做的。”朱雄英回答着朱元璋,同时开始向朱元璋说着昨天在鄂国公府的事情。

当常楚云与所有人都交代完毕以后,也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候。

饭桌上心情大好的常遇春让人搬来了好酒。“今天高兴,多喝几杯!”说着就要倒酒。

“少喝点,你这身体太医说了不能喝太多的酒。”蓝氏拦住了准备开怀畅饮的常遇春。

“你这婆娘,今天女儿和雄英回来,我今天多喝几杯怎么了!”

“你就喝吧!我不管了!你就这样喝吧,到时候就别想看到雄英长大,看着他成婚生子了!留下我们母子独自在世!”蓝氏将头偏向一旁,默默地流着泪。蓝氏的话让常遇春放下手中的酒。

常遇春是知道自己的身体,可是他真的很喜欢喝酒,那些水喝起来什么滋味都没有。

“外婆,你还有雄英在,雄英不想看到外婆哭。”这个时候就要好好表现一下,况且这是自己的外婆。

“外公,你待会还要和雄英一起玩,要是喝醉了怎么办?”朱雄英知道现在能拦住常遇春的只有自己了。另外如果蓝氏说的是真的,那么现在拦不住常遇春,自己离开以后常遇春会喝的更多。这样的猛将可不能这样就死了。

哎!自己外孙子的要求他不能不答应,“好,不喝了!”常遇春彻底放下了手中的酒。

不过不能喝酒的火总要找个地方发泄出去。常遇春看着常茂,常升两个人,自己的女儿是太子妃对着她发火总是不合适的。那这两个吃饭的儿子,就是自己发脾气的最佳人选。反正儿子嘛,骂两句也没什么。

“你们这两个逆子,就知道吃。明知道喝酒对我身体不好也不知道劝劝,现在害的你们娘流泪,让雄英一个孩子劝我。”

吃着饭的常茂和常升一脸懵,不过他们两个也反应过来了,自己老爹这是找自己发脾气。

他们两个立刻放下筷子,站起身低着头。自己老爹今天这两句话骂的比以前轻的多了。

常遇春还想在骂两句,就看到桌子上除了女儿常楚云还在继续吃饭以外,好像已经没有人继续吃饭了。

“外公好可怕!雄英好饿!”朱雄英知道,常遇春骂人的时候自己还在吃饭显得有些太无情了,况且听着其他人骂人吃饭自己也没有什么胃口。

如果这时候能够救下自己的两位舅舅,这个小的人情也能让二人以后更加卖力的帮助自己。

虽然历史上常茂和常升两个并不是出名的将领,但是现在有常遇春在,他们两个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在怎样他们继承的国公爵位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好好好!外公不骂人了,咱们吃饭!”常遇春立刻哄着孩子,首先是这是自己外孙子一定要哄着,另外他看到自己女儿和妻子想要干死自己的眼神。

吃过饭后,常遇春带着朱雄英在院子里面玩。

“外公,我想玩那个!”朱雄英指着放在武器架子上的长刀。穿越前自己能玩的武器太少了,现在看到那些武器作为一个男生自然是很喜欢的。

可是这具身体太小了,那柄长刀单单是拿起来就十分困难。没几分钟朱雄英累的喘着气,彻底放下手中的刀。

看着朱雄英,常遇春笑着说:“拿不动了吧!看来咱们的皇长孙还要好好练练,来外公去给你削把木剑。”

一整个下午,常遇春都在给朱雄英削木剑,讲故事。还好朱雄英年纪不大,给他削的木剑并不需要多少木料和时间。

给朱元璋说完后,朱雄英将木剑放在朱元璋面前。“皇爷爷,外公很厉害,在故事里外公是整个大明最厉害的将军。”

“哦!比皇爷爷还厉害吗?”朱元璋很想知道在自己这个孙子嘴中自己这个皇帝厉害还是常遇春厉害。

“外公会削木剑,还是外公厉害!”朱雄英说完,朱元璋一句话也没有说。

他带着朱英雄继续批改着官文,晚上回到坤宁宫立刻对着周围的人喊着,“来人,给咱准备木料还有工具。”

马皇后立刻走上前,看着一脸怒火的朱元璋,她知道一定发生什么事了。

“重八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为什么要木料和工具?”

朱元璋将今天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什么外公最厉害,我要让雄英知道他皇爷爷才是最厉害的。不就是一把木剑吗,我给雄英削出来十把,二十把,想要什么兵器咱就给他削什么兵器。那是咱的亲孙子,跟咱姓的,姓朱不姓常。”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一脸无奈,竟然是出于这样的理由。算了,由着他去吧!作为爷爷总是想在孙子心里树立一个无敌的形象也不是一个什么错事。就由着他的性子去,反正对于雄英也不是什么坏事。

马皇后离开了还在准备削木剑的朱元璋,她看向放在柜子里面的针线。自己这个奶奶也要为雄英做些什么,给雄英做件龙袍吧!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