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提她怀孕之后,正赶上她家那口子拉货正忙,有时候十天半个月的才能回一次家,她心里知道他那么拼着干都是为着她,有时候心里就是忍不住的不顺,也是多亏了小妹在她旁边陪着逗趣儿,好不容易得个鸡蛋,也要省下来给她。
林大嫂只要每每想起来这些,都觉得怎么对这个小妹好都是不为过的。
反观老二家那个棒槌,自从嫁过来之后,除了盯着她的东西三天两头的借,就是对着她酸言酸语,就这还指望着要她像对小妹那样对她,她看她是做梦娶媳妇,白天盼月亮,尽知道妄想了。
这会很少有什么食不言的规矩,林栀和林大嫂就这样说笑着吃完了饭。
供销社这会儿还是很忙的,林栀也得赶回去播广播,就也没打算多待,跟林大嫂打了招呼就又骑上了自行车,直接朝着广播站走了。
播完中午的广播又是闲暇时间,不过林栀还是先规整了一下本地的新闻,写了一篇新闻稿出来。
下午站长倒是来了,林栀就将新闻稿拿给站长看。
这一看,倒是让站长再次惊讶了一下。
不是说这篇新闻稿不好,正好相反,这篇新闻稿在措辞以及宏观把控上面都很精准,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都不用他去提点,这可是小葛新来的时候都没有做到的。
但他昨天夸新人已经夸得够多了,为避免让新人飘起来,还是斟酌着改了几个词。
林栀接过新闻稿就发现,站长改的几个词汇跟她原本的意思也相差无几,顿时就明白了站长的意思,当下就笑了笑。
“多谢站长指导,我就说之前看着稿件怎么看怎么不对劲,您改过之后果然顺眼多了。”
站长顿时笑开了,小姑娘可真不是一般的机灵。
和平公社的广播站除了重要节日,一天也就早上和中午两场广播,到了下午三四点钟,就直接可以走了。
要不说广播员的工作轻松呢!林栀等站长离开了之后,就也跟着机务员马叔一起走了。
她骑着自行车一路回去,四边都是田野,微风吹拂,伴着路边的野花,心情那叫一个美好。
这会儿正是农忙的季节,林栀到家就发现,家里没一个人在家,就连往日里老是赖在家里装不舒服的二嫂都没在。
她也没在家多待,先是去灶房烧了点水,等水烧开了,就把水灌到了一个木桶里,再将木桶放到院里晾了晾,然后放点大嫂从供销社拿回来的绿茶碎沫。
碎沫子都是底货,供销社干脆当做内部福利给了员工,林大嫂拿回来几乎没什么成本,但不是旧茶,喝起来味道也不错。
林家一家子此时都在田里上工,林母大老远的就看见自家闺女提着个木桶就过来了。
她急忙将锄头往旁边一扔,上去接过了木桶,冲着林栀就笑,“下班咋不在家里歇着,拎着这么个重东西跑过来干嘛!”
旁边听见她这话的大娘默默翻了个白眼,就这么个木桶,谁家姑娘拎俩都不带喘气的。
瞧赵桂枝这紧张样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林家小闺女拎的是缸呢。
林家娘俩倒是没瞧见大娘的眉眼官司,林栀冲着林母也笑,“田里干活太累了,我来给你们送点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