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
他们深知,民心是统治的根基,一旦民众对皇帝失去信任,皇帝的统治便会摇摇欲坠。
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风暴在京都城悄然掀起。
市井之中,突然流传起各种关于皇帝昏庸无道、贵妃祸国殃民的谣言。
有人说皇帝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大兴土木,耗费了大量的民脂民膏,致使百姓生活困苦;还有人传言贵妃勾结外臣,意图谋反,搅得后宫不得安宁。
这些谣言如同野火一般,在京都的大街小巷迅速蔓延,越传越邪乎,一时间,京都城内人心惶惶,民众对皇帝和贵妃的不满情绪如潮水般涌来。
街头巷尾,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整个京都城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
而在宫中,苏清瑶并未放松对皇帝与贵妃关系的挑拨。
每当轩辕澈来到她的寝宫,她总会在不经意间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像是不经意地提及贵妃近日的一些异常举动,又或是暗示贵妃与某些大臣之间似乎存在不寻常的往来。
她的言辞总是恰到好处,既能引起皇帝的猜疑,又不会显得过于刻意。
久而久之,轩辕澈对贵妃的怀疑如同雪球般越滚越大,心中的信任逐渐被蚕食。
贵妃察觉到了自己处境的岌岌可危,她深知苏清瑶在背后推波助澜,心中又气又急。
她试图向皇帝解释,以挽回皇帝对她的信任。
一日,她不顾阻拦,径直闯入皇帝的书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地哭诉着自己的委屈,坚称自己对皇帝忠心耿耿,绝无任何背叛之意。
然而,此时的轩辕澈已经被苏清瑶种下的怀疑种子深深影响,他看着贵妃,眼神中满是冷漠与不耐烦,不等贵妃说完,便挥挥手,粗暴地将她赶走,“朕不想再听你狡辩,下去吧!”
贵妃无奈,只能哭着离开,心中对苏清瑶的恨意又增添了几分。
随着苏清瑶腹中的孩子即将临盆,整个宫中的气氛愈发紧张起来,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贵妃在绝境中狗急跳墙,决定再冒一次险,做最后的挣扎。
她花费重金买通了为苏清瑶接生的稳婆,许以丰厚的报酬和日后的荣华富贵,指使稳婆在苏清瑶生产时对她和孩子下手,务必让她们一尸两命。
而苏清瑶何等聪慧,她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