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荡歌小说 > 女频言情 > 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苏文廖雪芹前文+后续

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苏文廖雪芹前文+后续

寂寞的夏天 著

女频言情连载

张扬则是有些唏嘘道:“哎呀,苏小友,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居然这么厉害,这宣统三年可是很难找哦。”苏文摇摇头,“我这就是业余爱好,比不得张老哥你哦,这银元也是家里边老人留给我的,只是一部分。”张扬闻言那双眯缝眼闪着金光,“你的意思是,还有藏品?”对此苏文只是笑笑,并未正面回应,毕竟钓鱼嘛,得先打窝。既然对方不想回答,张扬自然也不会细问。只是好意提醒苏文,以后要是还有好东西,记得拿他这边,保证价格满意。对此,苏文不置可否,等这笔钱到账之后再说。..另一边,陕北胡一梅家窑洞。望着捧着碗唏哩呼噜的杨柏,胡一梅不禁连连皱眉。话说今天早上,杨柏居然破天荒的能自己下炕去旱厕,而且完了之后就嚷嚷着喊饿。这不,一碗手擀面不够,又吃了一碗,这才心满意足的抹...

主角:苏文廖雪芹   更新:2025-04-11 20:3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文廖雪芹的女频言情小说《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苏文廖雪芹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寂寞的夏天”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张扬则是有些唏嘘道:“哎呀,苏小友,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居然这么厉害,这宣统三年可是很难找哦。”苏文摇摇头,“我这就是业余爱好,比不得张老哥你哦,这银元也是家里边老人留给我的,只是一部分。”张扬闻言那双眯缝眼闪着金光,“你的意思是,还有藏品?”对此苏文只是笑笑,并未正面回应,毕竟钓鱼嘛,得先打窝。既然对方不想回答,张扬自然也不会细问。只是好意提醒苏文,以后要是还有好东西,记得拿他这边,保证价格满意。对此,苏文不置可否,等这笔钱到账之后再说。..另一边,陕北胡一梅家窑洞。望着捧着碗唏哩呼噜的杨柏,胡一梅不禁连连皱眉。话说今天早上,杨柏居然破天荒的能自己下炕去旱厕,而且完了之后就嚷嚷着喊饿。这不,一碗手擀面不够,又吃了一碗,这才心满意足的抹...

《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苏文廖雪芹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张扬则是有些唏嘘道:“哎呀,苏小友,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居然这么厉害,这宣统三年可是很难找哦。”

苏文摇摇头,“我这就是业余爱好,比不得张老哥你哦,这银元也是家里边老人留给我的,只是一部分。”

张扬闻言那双眯缝眼闪着金光,“你的意思是,还有藏品?”

对此苏文只是笑笑,并未正面回应,毕竟钓鱼嘛,得先打窝。

既然对方不想回答,张扬自然也不会细问。

只是好意提醒苏文,以后要是还有好东西,记得拿他这边,保证价格满意。

对此,苏文不置可否,等这笔钱到账之后再说。

..

另一边,陕北胡一梅家窑洞。

望着捧着碗唏哩呼噜的杨柏,胡一梅不禁连连皱眉。

话说今天早上,杨柏居然破天荒的能自己下炕去旱厕,而且完了之后就嚷嚷着喊饿。

这不,一碗手擀面不够,又吃了一碗,这才心满意足的抹了把嘴,倚在炕头看起了书。

“我说当家的,昨晚吃了药,有啥感觉没有?”

杨柏蘸了下舌尖,翻开一页书,“没啥感觉,就是后半夜汗多,今儿早上天没亮就饿。”

“而且饿得难受。”

胡一梅剜了他一眼,“得了吧你,我看你就是馋的,一个人吃掉两个壮劳力的饭量。”

“不过,既然胃口好,那证明这药有效果,待会儿你还得接着吃。”

“二妮她娘,你看我都好了,能不能不吃啊?”杨啵合上书,一脸痛苦状:

“这玩意儿每颗这么大,简直比黄莲还难咽。”

“不行!小苏说了的,西洋药必须连续吃才有效果。”胡一梅旋即一副命令的模样。

“再说了,难咽总比死了强吧?你想躺棺材我不拦着,可别糟蹋我的细粮。”

这杨柏好歹也是读书人,良药苦口的道理他还是明白。

于是一炷香之后,在老婆的监督下,他又吃了4颗,随后便沉沉睡去。

忙活一上午,不知不觉就到了晌午。

8月的陕北,外边根本待不住人。

回家歇息的二妮,刚到家便听到她爹能下炕到处走的消息。

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西洋药产生了效果。

但这效果,未免也太快了些吧?

“娘,你确定达是吃了奸商的药才好转的?”

“死妮子!”胡一梅轻轻拍了下二妮的胳膊,“啥奸商?人家叫苏文,小苏。”

“行行行,叫苏文可以吧?”杨二妮瘪瘪嘴,“我达有没有吃其他郎中的药?”

胡一梅想了想:

“没有,大前天那个狗屁郎中的药就吃完了,哼~,一点效果没有不说,人还越吃越蔫吧。”

“还好有小苏的西洋药,要不然啊,你达,多半得躺棺材板。”

一听娘这么说自己达,二妮立马不愿意了:

“娘!你说啥呢?我达要是死了,你不得守寡?”

“哎哟你个死妮子,我一天天的为这个家操持,也不见你心疼我,看我不捶你!”

胡一梅就是这样,每次说不过就打孩子。

反正也是做做样子,二妮压根懒得躲,直挺挺的让她在臀瓣上拍了几下。

“对了娘,把剩下的西洋药,都拿给我吧,我有用。”

“什么?!”胡一梅满脸警惕:

“二妮,你想干嘛?你达的病可是刚好,万一反复咋办?你这就要胳膊肘往外拐吗?”

“说啥呀娘,我是那样的人吗?”说这话时,二妮可谓是脸不红心不跳。

当初陕北红军初来乍到物资紧缺时,为了响应支援部队的号召,

她可是把自家产奶的母羊,都给捐了出去。

虽说后来红军补偿了相应的钱粮,但杨二妮喂不熟的名声可是传开了。

“不行!这药我得给你达备着,免得又害疫症。”

胡一梅说着就把装药的塑料口袋,死死捂在怀里。

二妮见状,只能对娘实话实说。

原来,听县委领导说,驻扎在杨树村附近的第七十一师首长,染上了跟杨柏一样的病,

又吐又拉,而且高烧不退。

眼看就要不行了。

既然杨柏能有所好转,这药肯定能对首长有效,所以杨二妮才想着把药拿去试试。

“真的假的?首长还能害这病?”胡一梅有些不敢置信。

杨二妮一脸严肃:“当然是真的,要是首长治不好,对革命事业可是巨大损失。”

知道女儿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胡一梅咬咬牙,数出4颗,然后把装药的口袋递给了二妮。

“喏~,都在这了,给你达留4颗,剩下的都拿去吧。”

杨二妮一把抢过药,揣进怀里,生怕娘反悔似的。

刚想离开,便被胡一梅给叫住,“别急啊二妮,我还没跟你说这药怎么吃。”

“小苏说过,这药每天三次,得饭后一炷香再吃。”

杨二妮眼珠子一转,“是不是还得吃细粮?”

“嘿嘿~,那是当然,小苏说了,多吃细粮好得快。”

胡一梅想到自家粮窖里还剩9斤白面,心里就欢实。

“哦~,这样啊,我马上把药送过去,娘你先忙着,我去喝口水。”

说罢就走出了窑洞,风风火火去灶房捣鼓了一阵,随后怀里抱着个包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家。

“唉~,这妮子,以后可怎么嫁人啊。”说话间,胡一梅的两只眼皮同时跳了跳..

“哎哟~,我滴亲娘诶!”胡一梅快步冲进灶房,翻开粮窖打眼一看。

原本还鼓鼓囊囊的白面口袋,只剩下了一小半,拿手里掂了掂,估计剩下不到3斤..

胡一梅一屁股坐在地上,没有哭喊跟咒骂,只有一行清泪流淌。

这死妮子,还能留吗...

另一边,下午3点。

都没顾上吃饭,随着苏文的手机银行到账601万3千,这12块银元彻底归张扬所有。

尼玛...300块钱的成本,超过2万倍的利润。

这种感觉,家人们,谁懂啊..

“呵呵~,苏老弟,合作愉快,以后有好东西记得来我‘古秀斋’哦!”

临走之前,张扬伸出右手时还没忘提醒道。

苏文收回思绪,接过他的手,微笑道:“没问题,咱们后会有期。”

随后便快步离开了文玩市场,还别说,大事已定,一股饥饿感随之袭来。

附近找了家隆江猪脚饭,一口气加了两份猪脚,两颗卤蛋,还有一只鸭腿。

没错!有钱了嘛,就该这样豪横!

想当初他可是连卤蛋都舍不得点,现在好了,就算是吃一颗扔一颗,他也毫不心疼。


最后一句话,直接把青霉素给定了性,不过在苏文看来这只是常规操作而已。

到时候再弄些碘伏回来,什么伤口感染全都是小儿科。

“而且只用了指甲盖一丁点,就能有如此效果,这......

反应过来的杨柏,赶紧问道:“小苏啊,这些...都是给我们家的?”

“当家的,我说你东问西问的干啥?人家小苏说了,赊给咱们,不谈钱。”

胡大娘没好气道。

“可是,这也太贵重了。”杨柏有些担心道。

“呵呵~,这有啥,之前我初来乍到,还是胡大娘帮我打开了销路,而且还帮我卖货,这些都是应该的嘛。”

苏文一脸轻松道。

“来来来,咱们先卸货,有事待会儿再说。”言罢苏文便继续操作起了随车吊。

还别说,这玩意儿操作起来还蛮好玩。

整整一车物资,因为只有一辆小推车,所以还是花了一个多小时才运进院子。

三人忙完之后便坐在小院里边休息,胡一梅有眼力见的就地取材,泡了一壶茉莉花茶。

那香味,隔老远都能闻到,整个院子都是茉莉花的香气。

苏文不禁皱了皱眉,怎么放了几年的茉莉花茶还这么香?

莫非里边放了科技与狠活...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吧!

“这茶好,色泽鲜亮,滋味十足,喝一口如沐春风,这得多少茉莉花才能这么香呀!”

杨柏端着陶碗,感叹道。

“呵呵~,当家的,喝茶也堵不上你的嘴,满嘴顺口溜,你还想考秀才?”

胡一梅大口喝着茶汤,笑骂道。

另一边,得到苏文已经进村的杨二妮。

立马放下手头的事情,小跑着往家里边赶。

刚走到离家门口不远,便看见那台熟悉的四不像。

她嘴角一弯,两只小酒窝不自觉的显露在脸上。

不过还是赶紧平复住心情,板着张脸,缓缓走进小院。

脚还没踏进小院,便嗅到一阵异香,这是从未闻过的味道。

有茶味,更有花香,她随即呆愣在门口。

“死丫头,回来了也不知道叫人。”看着女儿这般没礼貌,胡一梅嗔怪道。

“呵呵~,小孩子嘛,没事的。”苏文摆摆手,微笑道。

“还小?都十八好几咯!”胡一梅提起闺女岁数,就忍不住剜二妮一眼。

“你...你来了。”杨二妮俏脸微红,淡淡道。

对上苏文那温柔的眼神,二妮赶紧看向他处,道:“啥味道这么香,是茶吗?”

“是啊,是小苏带过来的,二妮,赶紧喝一碗解解渴。”

胡一梅赶紧给自家闺女倒了满满一大碗。

二妮也不客气,接过碗一口气“咕咚咕咚”喝了个干净。

沁人心脾的茶汤,令她精神一振,“嘿嘿,好喝!”

不过这时她才注意到,小院边上堆成小山的物资。

于是眉头一皱,赶紧过去翻了翻。

有粮食、罐头、铁器、茶...还有糖果。

也就是第一次见面时,苏文递给自己那些好吃好看的糖。

“这....这些都是部队的物资,你怎么能送我们家来?”意识到可能犯了错误,二妮有些焦急道。

胡一梅跟杨柏闻言也随之一愣,两人面面相觑,似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哎呀,这些不是部队的!部队的物资早就送去师部了。”苏文赶紧解释道。

“来之前我跟首长们说过,这一车物资就是专门为了杨树村而准备的,他们都没任何异议。”

见他们还是一脸为难,苏文干脆道:

“这些是我自己花钱买的,真没占部队便宜,真的,骗你是小狗!”

苏文急得飚出后世语言。

因为这些物资,的的确确是用杨树村老百姓古董换了钱,然后买的物资。

所以回馈老乡们这不是理所应当嘛。

“小狗?”

“噗嗤!”杨二妮还是头回听到这么新奇的词汇,忍不住笑道:


就这效果,两根小黄鱼贵吗?

一点也不贵!

相反,张华同觉得这简直便宜得不真实。

形如磺胺那种用了满是副作用的消炎药,都得一根小黄鱼一盒,就这还有市无价。

而青霉素仅仅指甲盖那么一丁点,消炎效果至少是磺胺的5倍以上。

而且一支还能打两针,就这疗效,还要啥自行车?!

不过在商言商,适当的杀价还是得有…

心里一阵腹诽的张华同,面露难色道:

“啊?这么贵?杨兄弟啊,我们医院看着不错,其实经济也并不宽裕,能不能…”

诉苦的话还没说出口,张华同便对上了杨辉鄙视的眼神。

那眼神仿佛在说:装,你使劲装,看我卖不卖你就完了…

“哎呀,行吧!只要杨兄弟的药都是这种效果,两根就两根,我先买5支!”

张华同也不再扭捏,直接道。

“行!最迟两天,我亲自送你手上,到时候一手交钱,一手拿药!”杨辉眼神凌厉道。

原本以为推销青霉素会遇到点波折,没曾想如此顺利便拿到了第一单生意。

而且杨辉相信,医院这边一旦打开销路,

只要效果显著,要不了多久青霉素就会风靡整个省城。

到时候不仅能完成任务,还能顺便打通个中关系,简直就是天助之!

不过现在唯一值得担心的是,这么好的药,根据地有那么多吗…

8月22日。

经过这几天的采买,苏文可谓是忙得焦头烂额。

虽说大部分东西都是网上订购,但是收货、签收这种事情还是得亲力亲为。

总不能东西到了仓库,看都不看一眼便送给陕北吧?

这不是对客户的不负责任嘛!

而且,因为一系列的大量民用物资采购,苏文已经成功引起了税务等部门的关注。

毕竟你买几十吨粮食可以说自己吃,但是几千把锄头,一万双胶鞋,难道也是自己用?

无奈之下苏文只能按要求申请报税。

交税倒是无可厚非,只是这样一来,苏文干其他事情就有些力不从心。

于是几番思索,他觉得必须成立自己的贸易公司才行。

而且随着采买物资数量的不断增加,很多联系商家,讨价还价的事情交给下属更为高效。

至于跑公司审批手续这种事,苏文也不打算亲力亲为,于是立马在某同城网站发布招聘信息。

打算招聘一名总经理助理,专门负责公司审批,人员招聘等事宜。

至于学历要求,毕竟工作内容并不复杂,仅仅要求大专足矣。

但必须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并且待遇方面苏文咬了咬牙,直接来了个3万月薪+五险一金+绩效。

既然是自己当老板,苏文自然不会苛扣待遇。

刚发出招聘信息的第二天,苏文还没来得及反应,便接收到了十几份求职申请。

看来这待遇应该还是挺诱人的。

经过初步筛选,苏文选了5男两女进入面试阶段。

而面试的地点,苏文直接选在物流园仓库那边,毕竟以后收货这种小事都得交给手下的人。

得让他们提前熟悉环境才行。

哪曾想有5人只是听说面试地点在仓库,立马便拒绝了面试邀请。

剩下一男一女之中,男的只是看了眼仓库的环境,便丢下一句“纯属浪费时间!”

然后立马转身离开。

眼看最后一名面试者朝自己尴尬的笑笑,似乎也有离开的想法,苏文赶紧道:


不过汽车的出现,也成功引起了战士们的注意,大家纷纷在土路两旁围观。

随着道路的深入,布防也越发的严密。

又行驶了十几分钟,才抵达师部驻地。

此时第七十一师主要领导都在门口迎接,其中也包括大病初愈的谢长伟。

看来他们应该是提前得到有客人来的消息。

车刚停下,师长王福山便带着众人迎了过来。

苏文也不敢托大,帮杨二妮解开安全带后,立马跳下了车。

这些人看神情和步伐,以及腰间的手枪就知道,肯定是师部领导。

没等苏文主动打招呼,王福山便握着他的手,用标准的川省话道:

“哈哈~,小老乡你好,我是七十一师师长王福山。”

苏文心里咯噔一下,只能硬着头皮用乡音回道:“首长你好,我叫苏文。”

紧接着王福山便把身边随行人员,全都介绍了一遍。

反正不管记不记得住,苏文叫一声首长就行。

“听口音你应该是川西的,具体是哪个县的呀?”

苏文闻言冷汗直冒,王师长明显是在打探自己的底细,还好他早就想好了说辞:

“我老家的确是川西,不过我长期在川中和川北做生意。”

“哦?这样啊。”

眼见王福山还想继续问下去,谢长伟打断道:

“我说老王,小苏大老远过来,就别在门口站着了。”

王福山一拍脑门,“哎呀,失礼失礼,里边请小苏。”

走进师部,地上洒过水,清理得很干净。

几百平的大院内,应该是本地的富户宅院。

用麻绳分隔成两边,稀稀疏疏有几间瓦房。

一边作为指挥部,另一边应该是卫生院,毕竟那染血的纱布可骗不了人。

“条件简陋,让老乡你见笑啦。”注意到了对方的表情,王福山客气道。

苏文则是有些沉重:

“千万别这么说,你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才受尽磨难,相比之下,我实在是太渺小了。”

众人将苏文迎进堂屋,客气的将主位让给他,苏文推辞不过,只能坐下。

谢政委主动给苏文倒了杯水,客气道:“小苏啊,说起来你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哦。”

苏文有些摸不着头脑,自己可是没见过对方呀。

不过待谢政委说明,自己是吃了他的药才保住性命。

苏文这才感觉受宠若惊,连连表示只是举手之劳。

“哎呀,别客气政委,那些药不值什么钱。”

众人微微颔首,都以为对方是在谦虚。

这年月别说西洋药,就算是火柴都能加个西洋二字,卖出的价格普通人根本消费不起。

就比如说磺胺这类消炎药,现在可是价比黄金。

见气氛有些沉闷,苏文赶紧掏出兜里的华子,恭敬的递给大家。

“来,各位首长,咱们边抽烟边聊。”

其他人还好,王福山明显面露喜色,他可是断粮1个多月了。

“这是洋烟?”王福山先是嗅了嗅,随后又仔细看了看烟身,‘中华’二字赫然醒目。

“中华?!是咱们国家自己产的吗?”

苏文抓了抓脑袋,“嘿嘿~,是啊,这是最新产品,还带过滤嘴,抽多了也不伤肺。”

紧接着便拿出打火机给大家一一点上。

没一会儿,整个堂屋便烟雾缭绕,大家都沉浸在这美妙的滋味里边。

烟身抽了半截,也是该进入正题了。

谢政委直接道:“小苏啊,这次你带了些什么物资啊?”

虽说农用车就摆在外面,但没有货主的允许,红军是不会随意动用的。

苏文随即一拍脑袋,“不好意思各位首长,差点把东西给忘了。”

“这次我带了2吨白面,100斤盐过来,刚刚分了200斤面粉和20斤盐给杨树村,剩下的都在车上了。”

“对了,还有100斤白糖和20公斤青霉素粉。”

“真的有100斤白糖?”

当听到有粮食跟盐的时候,大家还没多大反应。

可当听到有100斤白糖,众人激动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

这么多糖就算是整个陕北红军都凑不出来,有了这100斤白糖,不少伤病员都能得救。

苏文有些得意道:“嘿嘿,在几位首长面前,我可不敢开黄腔。”

“这100斤白糖,就当是我送给咱们七十一师的见面礼。”紧接着苏文大手一挥,直接道。

“我代表咱们师全体指战员,谢谢你了。”谢政委说着便站起身紧紧握住他的手。

“呵呵~使不得使不得,就一点糖而已,下次我给你们多带点哈,我不是跟你们吹,别说100斤,1000斤我都能给你们弄来..”

众人面面相觑,都说川省人爱吹牛,看来还真是名不虚传。

刚刚刘喜田敏锐的捕捉到了苏文提到的青霉素粉,“对了小苏,青霉素粉是啥?能吃吗?”

苏文先是一愣,赶紧解释道:“那个参谋长,这玩意儿是药品,消炎用的。”

“消炎不是得用磺胺吗?”参谋长不解道。

苏文摆摆手,又拿华子打了一圈,微笑道:

“磺胺这种东西,以后咱们七十一师就直接扔了吧。”

“我这青霉素消炎的效果,可是它的好几倍,而且几乎没有副作用。”

“小苏,这种事人命关天,可不能开玩笑,你确定这个叫青霉素的东西这么好用?”

王福山表情有些严肃道。

“真的师长,青霉素我从小用到大,像什么感冒发烧,感染啥的,打两针就好了。”

苏文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能用亲身体验来回答。

王福山当即叫来警卫员,让他去把隔壁卫生院院长高建文找来。

没一会儿,一名戴着口罩,双眼布满血丝的医生便走了进来。

“师长,你没见我正忙着呢嘛,有啥事?”高建文摘下口罩,露出那张满是疲惫的脸,抱怨道。

“哈哈,老高,我找你来是好事情,我帮你找到消炎药啦。”王师长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哪儿?磺胺在哪儿?别耽搁了,赶紧拿出来吧,好几个战士高烧不退,眼看就不行了。”

高建文双眼放光,焦急道。

“那个高院长,没有磺胺,只有青霉素粉。”苏文立马解释道。

“青霉素是个啥玩意儿?没听过啊。”高建文一脸疑惑。

于是苏文只能把青霉素的功效,又解释了一遍,并且再三保证效果肯定比磺胺好。

一想到濒死的战士,高建文只能咬咬牙,死马当成活马医。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