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
“现在读来,倒像是预言。”
我摸着泛黄的纸页,妈妈突然握住我的手,掌心的硬茧蹭过我的手背,却不再让我想逃。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盛着整个五月的槐花香:“其实妈妈早就知道,你写的不是小说,是我们心里的另一个世界。”
高考前最后一次班会,妈妈破天荒坐在教室后排,没带计算器和排名表,而是捧着我的小说集。
当老师让家长代表发言时,她站起来,袖口露出半截膏药:“我想对孩子们说,无论考多少分,你们都是父母心里的星星。”
教室里响起掌声,我看见王浩偷偷抹了把眼睛,他妈妈上个月刚撕了他的漫画书。
散会后,妈妈递给我个信封,里面是她手写的信:“晓晓,妈妈终于明白,985 不是终点,而是你人生路上的一盏灯。
如果累了,就停下看看风景,妈妈会一直在这里,做你永远的读者。”
信纸背面画着小鸽子,是我小学时教她的,翅膀上写着:“你的天空,由你飞翔。”
那天夜里,我在小说里写:“高考前夕的星空格外明亮,妈妈坐在我身边,不再计算分数,而是数着星星。
她说每颗星都有自己的轨迹,就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
写完后,我望着她在值班室批改小说稿的背影,蓝布工作服终于显得柔软,像片能接住星光的云。
高考前三天,妈妈把我的行李箱整理得井井有条,准考证用红绳系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塞着包独立包装的湿巾 —— 是我初中时最爱用的草莓味。
“别紧张,” 她摸着我鬓角的碎发,“你看,值班室的灯为你亮了三百天,今天终于等到你展翅了。”
我突然抱住她,闻着熟悉的茉莉香,这次没有消毒水味,只有阳光晒过的温暖。
她的心跳声沉稳有力,像面鼓,敲着 “别怕,妈妈在” 的节奏。
原来高考不是独木桥,而是我们共同走过的路,路上有分数的荆棘,也有小说的花朵,最终都通向彼此理解的春天。
这晚,妈妈的钥匙串安静地躺在值班室抽屉里,十二把钥匙不再代表监控与规则,而是十二段共同度过的时光。
我摸着手机壳上露出的全家福,爸爸在左边,妈妈在右边,中间的我举着纸飞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