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农作物品种,在各地试种。
一开始,农民们对这些陌生的作物心存疑虑,不敢尝试。
李明便让御膳房用这些作物做出各种美食,赏赐给大臣和百姓品尝,又亲自到田间地头,向农民讲解种植方法和好处。
慢慢地,农民们开始接受这些新作物,纷纷尝试种植。
在工业制造方面,李明大力扶持手工业发展,鼓励工匠们创新。
他在京城设立了“工匠坊”,召集各地能工巧匠,为他们提供场地和资金,让他们研制新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在李明的支持下,工匠们成功改进了纺织机,使得丝绸产量大增,质量也更上一层楼。
随着商业的发展,大明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李明抓住时机,派遣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郑和的船队不仅带去了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精美商品,还带回了许多海外的奇珍异宝和先进技术。
郑和每次出海归来,都会向李明详细汇报沿途见闻和贸易情况。
有一次,郑和带回了一种新型的航海仪器,能更准确地测量方位和距离。
李明如获至宝,立即命人仿制,推广到大明的船队中。
在李明的努力下,大明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
城市里店铺林立,商业活动热闹非凡;乡村中,农作物丰收,百姓生活富足。
税收制度的改革,让国库收入大幅增加,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但李明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要让大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还需不断创新和进取。
他开始关注金融领域,琢磨着建立一套完善的货币体系和金融制度。
一天,李明把户部尚书和几位精通经济的大臣召集到御书房,商讨此事。
他说道:“如今我大明商业繁荣,可货币流通和金融管理却较为混乱。
朕想发行统一的纸币,规范货币市场,同时建立钱庄,为商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你们觉得如何?”
大臣们听后,纷纷发表看法。
有人担心纸币发行过多会引发通货膨胀,有人则对钱庄的运营模式提出疑问。
李明耐心地与他们探讨,一一解答疑问。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大家终于达成共识。
很快,大明开始发行统一的纸币,规定了纸币与金银的兑换比例,并设立了严格的监管制度,防止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