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葛恪共同制定了进攻计划。
他们决定兵分三路,对司马懿的军队发动全面反击。
东路军由夏侯玄、毌丘俭和诸葛恪的东吴军组成,继续从东线进攻洛阳;西路军由王基和孙礼率领,从西线发动攻击;曹爽则亲自率领中军,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东西两路军。
战斗再次打响,双方军队在洛阳城外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
东吴军的加入,让勤王联盟的实力大增。
他们凭借着先进的武器和灵活的战术,对司马懿的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司马懿虽然久经沙场,但面对东吴军的突然加入,也有些措手不及。
他不得不重新调整防线,加强防守。
战场上,双方你来我往,互有伤亡,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第九章:决胜之战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双方都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
司马懿和曹爽都深知,这场战斗将决定他们的生死存亡,谁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东路战场上,夏侯玄和毌丘俭在诸葛恪的激励下,暂时放下了彼此之间的矛盾,携手作战。
他们率领着联军,向司马懿的东路防线发起了最后的冲击。
夏侯玄挥舞着长枪,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杀得敌人胆战心惊。
毌丘俭则指挥着淮南军,与东吴军紧密配合,不断突破敌人的防线。
在西路战场上,王基和孙礼也率领着军队,对司马懿的西路守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王基采用火攻之计,烧毁了敌人的营寨,一时间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欲聋。
孙礼则率领幽州骑兵,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不断骚扰敌人的后方,切断其补给线。
在中路,曹爽亲自率领中军,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东西两路军。
他站在高台上,密切关注着战场的局势,手中紧紧握着宝剑,心中默默祈祷着胜利的到来。
就在双方陷入僵持之时,突然,一支奇兵从司马懿的后方杀出。
原来是桓范暗中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绕道偷袭了司马懿的大营。
司马懿得知大营被袭后,大惊失色,连忙分兵回救。
曹爽见时机已到,立刻下令全军出击。
勤王联盟的军队在曹爽的指挥下,士气大振,如潮水般向司马懿的军队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