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必须尽快找到更多的证据,才能彻底扳倒他。
苏晚棠起身,点亮了蜡烛,从怀中掏出了王正功之孙赠送的《洗冤集录》。
她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研读这本书,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苏晚棠翻开书,仔细地阅读起来。
书中的内容让她大开眼界,那些关于法医学的知识和案例,让她对案件的侦破有了更深的认识。
她越看越入迷,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
突然,苏晚棠发现书中的一页纸有些异样。
她仔细观察,发现这页纸的夹层中似乎藏着什么东西。
她小心翼翼地将纸撕开,果然,里面露出了一张血书。
苏晚棠的手颤抖着,她缓缓地展开血书,上面的内容让她震惊不已。
血书是沈砚之生前未寄出的,上面详细记录了赵康陷害他的经过,以及他与考官勾结的证据。
沈砚之在血书中表达了自己的冤屈和对苏晚棠的思念,他希望苏晚棠能够看到这封信,为他报仇雪恨。
苏晚棠看着血书,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她紧紧地握着血书,心中的仇恨更加坚定。
她知道,这是沈砚之留给她的最后希望,也是她为他洗清冤屈的关键证据。
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这份血书呈交给朝廷,让赵康得到应有的惩罚。
5 春闱暗涌京城的春天,繁华而热闹。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行人如织,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苏晚棠以 “林昭言” 之名,顺利参加了会试。
会试的考场,气氛庄严肃穆,考生们怀揣着梦想与期待,奋笔疾书。
苏晚棠深知此次考试的重要性,她全神贯注,将自己的所学和对知识的理解尽情地挥洒在试卷上。
在答题过程中,她巧妙地融入了沈砚之的文风。
沈砚之的文章,逻辑严谨,论述深刻,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苏晚棠从小与沈砚之一起学习,对他的文风早已熟悉于心。
她模仿着沈砚之的笔触,写下了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希望能引起考官的注意。
三场考试,苏晚棠都发挥出色。
她的文章,既有对经典的深刻理解,又有对现实问题的独到见解,让人眼前一亮。
放榜前夜,苏晚棠的心情既紧张又期待。
她在客栈的房间里来回踱步,心中默默祈祷着自己能够高中。
然而,苏晚棠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