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教育。
我站在门口,眼睛紧紧盯着楼道口,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外婆在屋里洗净双手,跪在地上,对着 “杯” 轻声诉说着。
每掷一次 “杯”,她都会认真地看着 “杯” 落地的结果,然后再小声地嘀咕几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在门口站得脚都麻了,眼睛也不敢多眨一下。
突然,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楼道口走了上来,正是 “爱花嫲”!
我慌了神,赶紧跑进屋,压低声音对外婆喊道:“外婆,‘爱花嫲’来了!”
外婆一听,手忙脚乱地把 “杯” 藏了起来,还装作若无其事地整理着衣服。
“爱花嫲” 敲了敲门,就径直走了进来。
她眼睛在屋里四处打量着,嘴里还说着:“听说最近有人在家里搞封建迷信活动,我来看看。”
外婆强装镇定地笑着说:“哪会呢,我们都知道现在要破除封建迷信,可不敢做那事儿。”
“爱花嫲” 在屋里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异常,又叮嘱了几句,才离开了。
等她走后,外婆和我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后来,我在学校学到 “心理暗示” 的知识。
老师讲,当人们内心深处渴望某种结果时,往往会不自觉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最终真有可能达成目标。
我瞬间联想到外婆的 “杯”,难不成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
外婆深信 “杯” 的结果,所以当 “杯” 显示能做某事,她便满怀信心地付诸行动,而这股信心常常助力她克服困难,收获成功;当 “杯” 显示不能做,她也因内心的顾虑,避开了可能的麻烦。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外婆,外婆听后,若有所思地说:“也许你说得在理。
可不管是不是心理暗示,这‘杯’陪了我一辈子,让我在遇到难处时有了依靠。
每次掷出‘杯’,心里就踏实许多。”
爷爷在一旁微微点头,补充道:“这‘杯’对她而言,更多是一种精神慰藉,咱不能轻易否定。”
看着外婆那满是皱纹却又无比平静的面庞,我忽然有些理解她了。
对外婆这样没文化、身处社会底层的人来说,“杯” 早已不只是普通物件,更是她的精神支柱。
外婆这一生,历经风风雨雨。
那些年,生活异常艰辛,可外婆从未抱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