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乾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全局》,由网络作家“南无火蛾万千悲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思考间他已经到了东宫门口。太子东宫本就因为李世民不喜欢他的原因,向来清冷,现在他又是刺杀魏王李泰,又是意图谋反,更是一片萧索,有那么点树倒猢狲散的感觉。李承乾知道,现在不是多想时候,拍了拍脸,让自己保持清醒后,便推门而入。此时太子妃,苏宁玉正端坐在在大堂之中,她如秋水般清澈的眼眸中满是死气。她虽然已知结局,但仍将自己打扮的一丝不苟,面容清丽如画,眉如远山,淡扫蛾眉,一袭淡紫色的宫装显得整个人极其端庄。她拂了拂脸上发丝,抬头看了看天空,然后喃喃自语道。“应该到时候了,九泉之下看见到殿下,他会不会怪我穿的太过随便丢了他的面子呢?可能会吧?”说完她双眼闪过决然之色,她是李承乾的女人,是大唐太子妃,就算是死,也不会让人轻视!“来人,取我出嫁...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全局》精彩片段
思考间他已经到了东宫门口。
太子东宫本就因为李世民不喜欢他的原因,向来清冷,现在他又是刺杀魏王李泰,又是意图谋反,更是一片萧索,有那么点树倒猢狲散的感觉。
李承乾知道,现在不是多想时候,拍了拍脸,让自己保持清醒后,便推门而入。
此时太子妃,苏宁玉正端坐在在大堂之中,她如秋水般清澈的眼眸中满是死气。
她虽然已知结局,但仍将自己打扮的一丝不苟,面容清丽如画,眉如远山,淡扫蛾眉,一袭淡紫色的宫装显得整个人极其端庄。
她拂了拂脸上发丝,抬头看了看天空,然后喃喃自语道。
“应该到时候了,九泉之下看见到殿下,他会不会怪我穿的太过随便丢了他的面子呢?可能会吧?”
说完她双眼闪过决然之色,她是李承乾的女人,是大唐太子妃,就算是死,也不会让人轻视!
“来人,取我出嫁时所穿的金丝大红翟衣和凤冠来。”
刚进门的李承乾正好听到这话,心中纳闷,妻子这是要做什么?
但只是瞬间便想明白。
她这是要穿戴整齐随自己赴死了,一时间心下感动异常,不由更加坚定一定要趁这个机会拼出一条活路的心思。
绕过影壁,走入前厅。
“别准备了,孤,回来了。”
苏妃闻言惊喜的抬头看去。
“殿下,您回来了。”说完这话话,脸上惊喜之色瞬间消失,转而是既愤恨又无奈:“呵呵,皇帝是让夫君回来告别?他倒是个好父亲。”
“殿下稍等,妾身这就去将像哥儿和厥哥儿叫来。”
现在当务之急是弄钱,哪有时间管其他的,当即摆手。
“不用叫他俩,你赶紧把府里值钱的东西都收拾出来。”
苏妃脸上露出疑惑之色,而后转为愤然:“殿下是什么意思?你以为我会独活?自从嫁给你那一刻,我们便夫妻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你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殿下放心,妾身不会辱没太子府的名声的,等您走后,我定会陪您一起去的!”
听到这话,李承乾眼眶有些湿润,多好的女人啊,多好的太子妃啊。
立即解释道:“不是,陛下让孤气晕了,孤趁机谋了个跟随大军出征薛延陀的机会,孤,现在需要钱在行军途中收买人心。”
苏妃脸上瞬间爆发出惊喜之色,言语中满是不可置信:“真....殿下说的是真的吗?”
“没错,你赶紧收拾,钱越多越好。”
苏宁玉出身于武功苏氏,属于正儿八经的世家大族,其祖父在隋朝时曾担任宰相,虽受改朝换代影响,但在政坛上依旧有不小的影响力。
从小在这种家族长大,耳濡目染下,早就深谙权谋之道,当即明白其中重要性,没一句啰嗦话,直接起身前往后堂。
李承乾则开始盘算接下来该怎么做,拉拢人心靠金钱是没问题。
但论打仗他是外行,他需要一个统兵将领,忠于他的侯君集无疑的最佳人选。
不过这个时候召一个武将来东宫,实在太过惹眼。
就在他思考时,外面传来敲门声:“奏报殿下,侯君集来访。”
我去,这人属曹操的啊?说来就来。
不过就是容易惹人多想,但现在时间紧迫,来了也好。
伴随一阵铁盔交错一声,侯君集走进大堂门口。
他身形不算高大,但眉骨高耸,脸庞棱角分明,双眼不时闪出凶悍之色,举头手足间更是散发出一股锐利气场。
李承乾微微皱眉,这家伙是疯了?穿着盔甲就敢进宫?
不过瞬间也就释然了,侯君集这人带兵打仗,乃至练兵都有一套。
但政治智慧基本为零,要不然也不会投靠他这个明显日薄西山的太子。
“君集来了,坐下说话。”李承乾微微抬手道。
侯君集闻言,并未谢恩,只是微微扼首:“臣披甲在身,就不坐了。”
“嗯,君集来找孤,可是有事?”李承乾明知故问道。
侯君集是政治智慧不行,不过也不是傻子。
当即以为李承乾不信任他,神色颇为不悦。
“我与殿下同舟共济多年,难道还得不到殿下的信任嘛?”
见他直接质问自己,李承乾丝毫不怒,因为这种情绪都写在脸上的人,是最好掌控的。
“哎,君集这是想哪去了,刚才朝堂上的事你知道了吧?你觉得孤现在应该怎么办?”
侯军集眉毛一横,朗声道:“我意,殿下应该马上下旨,让我随军出征,等大军行至半途,我直接把那两个人!”说着做了个抹脖子动作。
“然后咱们率军攻打长安,大事必成。”
李承乾此时有点无语,侯君集人最大缺点就是太过狂傲,目中无人。
是谁给他的勇气,让他觉得自己能杀李世绩和尉迟敬德,梁静入嘛?
还要攻打长安?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李世民是晕了,不是死了。
不过侯君集是现在他身边唯一可用武将,也不好明言驳斥他。
“大军出征,但粮草补给仍然要靠朝廷,万一我们攻打长安受阻,那大军必然断粮,到时可就麻烦了。”
侯君集也是深通兵略的人,听到这话,顿时知道自己刚才情急之下有些冒失。
“是臣轻狂了,那按殿下的意思该如何?”
李承乾其实已经做好万全打算,他要在唐军击败薛延陀之时,趁势而起尽量收编薛延陀的溃兵,继而远走大漠。
薛延陀经历此战必定元气大伤,他到达大漠后,就要将其取而代之,只要自己努力在大漠站稳脚跟,就可以与大唐长期对抗。
不过所谓对抗,也是尽量拖延,因为他不认为自己有能打过唐初这些精兵猛将。
但只要他能拖个几年,给李世民熬死,到时他高举大唐嫡长子大旗率军南下,那一切皆有可能。
“君集,本宫其实已有打算,不过这事需要你鼎力相助。”
听到他真有打算,侯君集露出一丝惊讶之色,毕竟这位太子殿下以前就是个一棍子打不出三句话的主。
一身形修长、五官俊逸,微微有些跛脚的男子,正沿着太极宫前的玉道缓步向前。
虽然跛脚走路姿势看着有些丑陋,但整个人依旧散发一股难以言喻的贵气。
太极宫,大唐帝国的权力中心,巍然矗立,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威严与肃穆。
飞檐斗拱间雕刻精美龙纹与云纹,都似乎在诉说着这座宫殿的无上地位和如今的盛世气象。
男子忽然停下脚步,脸上好似有万千心事一般。
他缓缓抬头,目光凝视着眼前这座巍峨的宫殿。
宫阙在晨光的映照下,宛如一座金色的巨山,直插云霄。宫门前的巨柱高耸,柱身上的盘龙栩栩如生,龙眼镶嵌着宝石,仿佛在无声地审视着世间一切。
他穿越来大唐的第三年了,但站在这座宫殿前,依旧会觉得无比震撼。
因为这座宫殿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是大唐盛世的象征,是皇权的化身,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权力巅峰。
宫门前的广场上,青石地面平整如镜,一尘不染,两侧禁军肃立,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手中的长枪笔直如林,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这座宫殿的威严
男子驻足良久后深深的叹了口气,语气颇为惋惜。
“这般气象,我以后怕是看不到了。”
说完后,脑中像幻灯片一般,闪过这几年的经历,
自己三年前穿越成了大唐太子李承乾,为了避免像原本历史上那般死于非命,一改李承乾以往骄奢淫逸的生活状态,小心翼翼的做人到近乎苛待自己,也没犯任何过错。
但没想到,李世民依旧对魏王李泰宠溺日增,就在五日前下旨让其住进武德殿,武德殿无论建造方位和实际地位,都要比太极东宫要高,是的皇权象征,着待遇让天下都认为太子必然要被废了
况且李承乾之前的太子,上一个李建成被李世民这个二弟诛杀全家,再上一个杨勇也被二弟杨广杀了全家。
这导致太子府的僚属们终日惶恐不安,最终瞒着他安排刺客刺杀了李泰,然后纠集了一帮人要造反,等他发现,已经为时已晚。
造反?造哪位“自古能军者无出其右”人的反?就算他有一万人马,那位有三百,他都觉得不可能成功,毕竟窦建德同学在虎牢关已经示范过了。
按照历史,接下来等自己的,就是流放,然后同年死于流放地。
想到此处李承乾啐了口唾沫,一脸决绝。
“既然上天注定李承乾会死,那就在前轰轰烈烈一把,也不枉穿越一场。”
历史上李世民因为玄武门之变的原因,非常在意名声,晚年甚至达到了魔怔的地步,多次询问大臣们,后世会如何看他。
既然自己无法反抗命运,那就将他的不仁之名彻底钉在青史之上!
弑兄、杀弟,灭侄,烝弟媳、囚父,今天自己就给他加一项逼死嫡长子,让他达成六亲不认的成就。
这时四周突然涌出大量甲士,将李承乾团团围住,为首将领,身高八尺,相貌堂堂,一身铁甲威风凌凌,手中铁槊更是散发着让人心悸的寒光。
李承乾眯了眯眼,没想到李世民派他来抓自己了,倒也够排面,这人正是有着单鞭挣定李乾坤之称的,李世民铁杆程知节。
“太子殿下!陛下请您进宫!”程知节声音沉稳道。
见他对自己没有丝毫对储君应有的尊重,心中冷笑。
以前我想活着,你们看不起我也就罢了,现在都快死了,如果还让你们看不起,那劳资不白死了?
当即直视程知节:“孤乃大唐太子李承乾!你见了本宫安敢不跪!”
程知节脸上闪过一次诧异之色,他没想到一向性格软弱的太子,突然刚硬了,楞了一下,然后就要发怒,但想到他现在还是太子储君,不情愿的微微躬身道:“臣乃奉陛下旨意前来,如陛下亲临,自可不跪。”
“呵呵,陛下的话是旨意,本太子的话就不是旨吗?你若不跪,就杀了孤,然后把孤的尸体抬进太极殿!”
言罢,李承乾直接抽出随便佩剑,伴随一阵清脆剑鸣,剑指程知节鼻尖。
见李承乾竟有以死相逼的勇气,程知节神色变幻了几下,但最终还是缓缓单膝跪地:“臣程知节,奉:陛下旨,请太子殿下进宫!”
李承乾心中冷哼一声,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样,程知节这人虽是武将,但心思细腻,自己现在还是太子,他肯定不会冒着“不尊重皇室”之名对自己怎么样的。
也没说让他平身,一甩袍袖,昂首挺胸向宫内走去。
见他离开,程知节才缓缓起身,神色疑惑。
“怎么感觉今天的太子殿下和以前不太一样?”
要进入太极殿,要穿过一条回廊,这回廊两侧的朱漆廊柱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纹,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如今大唐的繁华和强盛。
走出回廊,映入眼帘的正是如今大唐的权利中心太极殿,门口守卫的士兵,见到李承乾到来,没一个上前施礼,甚至看都没看他。
李承乾见士兵都敢无视自己,心中怒火上涌。
有其奴必有其主,如果不是李世民平日对自己多番打压,这些普通士兵哪里敢如此对他。
这个李世民要么就废了他,或者干脆杀了他,但把他放在太子位置还百般打压,这纯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吗?
想到此处,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眼中都快喷出火来了。
抬剑指着侍卫道:“把门给本宫打开!”
侍卫们面面相觑一会,但没一个动弹的。
“好!好!好!你们不开本宫自己开!”
走到殿门口,他犹豫了一下,不是他怕死了,而是有些心疼家人。
穿越来三年了,他已经融合了李承乾的全部记忆,想到他那听话的儿子和温柔贤惠的妻子,心底闪过一丝不忍。
但这不忍很快便压了下去,覆巢之下无完卵,他可是亲眼见过李世民怎么将李建成一家赶尽杀绝的。
当即狠下心肠,推开殿门,顿时一股凉意扑面而来。
只见一五官威严的中年男子,跪坐在最上方的,是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龙凤之姿、天日志表,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亚洲州长、东半球话事人、大唐太宗皇帝、天可汗,李世民。
分列两旁的,右边为首是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大唐军神李靖,后面则是尉迟敬德等人。
左边为首的是,策划玄武门之变主要策划者之一,大唐贞观第一功臣,长孙无忌,其后是,房玄龄、魏征、褚遂良等人。
这些人加在一起,哪怕放眼整个历史,也难有一个集团能与其抗衡。
李承乾叹了口气,面对这些人,自己不苟着能怎么办?不过好在临死前可以痛快一把,当即昂首挺胸走进殿内。
一众文武大臣刚才都见到程知节率兵前去捉拿太子,但现在太子来了,程知节却不见踪影,都有些不明所以。
但李承乾现在还是太子,其他人断没资格发问。
此时端坐在上的李世民,神色冰冷。
“承乾!给朕跪下!”
作为马上得天下帝王,一开口便带着无上的威严,让人不自觉产生畏惧。
李世民这模样,他不知见过多少次,每次都怕的不行,但如今他已经没必要再怕了。
昂首直视龙座上的李世民,声音不卑不亢:“此乃朝堂之上,还请陛下,称孤为太子!”
李世民没想到,李承乾敢这么和他说话,愣了一下,随即便神色更为冰冷。
“你密谋造反?还枉顾骨肉情亲,派人刺杀魏王,也配为太子!”
按照正常情况,帝王问罪太子,肯定会有大臣出来帮忙说话。
不过此时一众大臣全部抱着看戏的态度。
包括长孙无忌在内的外戚集团,按理说外戚应该绝对支持李承乾。
但李世民多年来表现出的态度就是一副要废了李承乾的架势,所以外戚对李承乾向来是避而远之。
这家伙怎么跟索命鬼似的,不赶紧去休息又跑来骚扰自己干嘛?
李承乾没好气地道:“没睡,怎么程将军也要跟孤一起睡吗?”
这时程咬金已经进入帐内,薛仁贵见状拱手道:“那草民先行告退。”
“嗯。”李承乾点头道。
薛仁贵走后,程咬金看着倒地的书桌和中间的灯台,有些不解。
“殿下,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要你管?孤要休息了,程将军请便吧。”说完,李承乾直接走到床铺旁躺了下去。
程咬金其实是来问他需不需要吃点什么,此时讨了个没趣,只能悻悻离开。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繁华依旧。
但暗地里却波涛汹涌。究其原因,就是如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已经注定要被废了。
相信李世民醒了以后,就会研究立储事宜了,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储君。
这让那些原本观望的朝臣也开始蠢蠢欲动,这其中不少人都属意魏王,这使得武德殿中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好似明天李泰就要登基了一般。
但很多政治嗅觉敏锐的重臣,则依旧处于观望状态,特别是位居三公的皇亲国戚,最受李世民信任的长孙无忌。
此时司徒府中,长孙无忌和其舅舅、当朝重臣之一高士廉相对而坐。
“辅机,你说陛下最终会立谁为太子?”高士廉轻轻抿了一口盖碗中的茶水,问道。
长孙无忌对李世民的性格之了解,天下间除了已逝的长孙皇后,应该就没人比得过他。
沉吟半晌,声音不疾不徐地道:“陛下英明神武,而且正值壮年,依侄儿看,应该不会那么快再次立储。”
说完,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而且就算立储,也不会是魏王。”
“哦?你为何如此确定?”
长孙无忌轻笑一声道:“你们以为承乾为何不受陛下喜爱?”
“难道不是他沉迷玩乐、骄奢淫逸,让陛下不喜吗?”
“这只是一方面原因。而且你别忘了,陛下年轻时也喜华服锦衣、美酒佳人。而且一朝皇太子,生活奢靡一些,那是问题吗?”
“哦?那愿闻侄儿高见。”
“阿舅,你和我也是为人父的人。世间哪个父亲不都是喜欢最像自己的儿子?我们的陛下英明神武,少年得志,他喜欢的儿子,应该是长相、能力都和他相似的人。”
“承乾患有腿疾,弓马皆废,且性格柔软,自然就不被陛下喜欢。那魏王李泰也是,身形肥胖,性格左右逢源,刚硬不足,肯定也不会被立为储君。”
此时李承乾要是听到这话,肯定直拍大腿:玛德,李世民喜欢刚的?早说啊,劳资能刚死他!
高士廉闻言,露出思量之色,而后才说道:“说到对陛下的了解,还得是你啊,分析透彻,一针见血。”
“那你认为哪位皇子会最终承继大位?”
“呵呵,依我看,晋王李治最有希望。”
“嗯?不对吧?你不是说陛下喜欢像他的?晋王可是出了名的性格温和。”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咱们这位晋王殿下,表面温和,但实则性格坚韧不拔,颇有陛下年轻时的风范。知子莫若父,相信陛下也看出来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是不是马上开始支持晋王?”
“呵呵,不急。历朝历代,皇帝在世时,公然支持一位皇子都难有好下场。特别是咱们的陛下,可是千年难遇的明君,而且正值壮年,还是慢慢来吧。”
李承乾要是再听到这番话,肯定不拍大腿了,而是怀疑他俩究竟谁是穿越者?同时也会感叹长孙无忌这人实在太厉害了,这洞悉朝堂局势的能力简直媲美未卜先知。
这时,府中下人急匆匆地跑到长孙无忌身前,可能因为跑得太快,上气不接下气。
“大人……大喜啊……大喜。”
长孙无忌微微皱眉,语气颇为不悦:“我和你们说了多少次了,要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如此像什么样子?”
“不……”下人缓了口气,继续道,“不是大人,是陛下,宫里传出消息,说陛下他要醒了。”
听到这话,长孙无忌和高士廉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快……快准备朝服。”
当时午时,艳阳高照,李承乾骑在马上,一脸睡眼朦胧之色。
而且因为急行军造成的浑身酸痛也并未缓解,整个人龇牙咧嘴的。
不过一想到自己得到薛仁贵这等猛将,嘴角又不自觉露出笑意,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吧。
他身旁的程咬金见他这矛盾的表情,有些好奇:“殿下,你这是怎么了?”
李承乾自然不能告诉他,只是摇了摇头:“可能没休息好吧。”
“哦,李帅下令今日还是急行军,不行您就去后面马车里吧。”
李承乾这次倒没再坚持,欲速则不达,可别一下给自己练废了,毕竟自己这养尊处优的身体和瘸着的腿,属实经不起太大折腾。
“好,那孤就去马车中休息一会儿吧。”
程咬金一挥手,后面拉着辎重的马车停了下来。
李承乾也没客气,直接翻身下马,跳到车上。
这车上拉的都是马匹所需的干草料,躺在上面软乎乎的,而且还有一股草木清香。
可能是最近一直精神紧绷,加上连日行军的疲劳,借着午时暖阳,李承乾竟缓缓睡了过去。
午夜时分,皓月当空,星辰稀疏,清冷的月光洒在长安城的街巷间。
突然一阵蒙蒙细雨让月色变得朦胧起来。
雨声细碎,仿佛天地在私语,这使得如今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市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空气中仿佛充斥着一抹温柔的韵律。
但此时的大唐权力中心——太极宫中,却处于一种诡谲气氛之中。
太极殿,李世民寝宫门口,甲士林立。而且这些士兵岁数都不小,最大的差不多得四十左右,不过各个面露凶光,筋肉扎实,一看就都是百战余生的悍卒。
为首将领更是如此,全是如今大唐军界中扛鼎的人物。
其中以尉迟敬德为首,后面则是宇文士及、段志玄、白仕让、杨武威等人。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曾在李世民的精锐部队玄甲军中任职。
他们一起经历了隋末南征北伐的峥嵘岁月,可以说是一起在尸山血海中滚出来的,属于李世民铁杆中的铁杆。
就这么说吧,只要他们在场,谁想要害李世民,除非是他们都死了。
其实虽然李世民昏迷,但如今朝中也没人敢害他。究其原因,就是长安城内的禁军突然频繁调动。
这时,太医院首领甄权自寝宫内走出,众人见状立刻围了过去。
“陛下怎么样了?”
“陛下是不是醒了?召我等了吗?”
李绩转头见是程咬金,眉头微皱:“知节,你怎么来了?”
程咬金没有多言,直接拉住李世绩的胳膊,低声道:“李兄,借一步说话。”说完,不由分说地将李世绩拉到一旁无人的角落。
李绩被他这举动弄得有些莫名其妙。
但见他神色凝重,只能压下心中的不快,低声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程咬金四下张望了一番,确认无人后压低声音道:“懋功,别查了,声音是从太子殿下的营帐中传出来的。”
李绩闻言,脸色骤变。
他也曾和李世民并肩作战过,与在城门送行的众文武一样,因为李承乾那番誓师演讲,对他有颇有改观,但没想到转眼就原形毕露,干出如此荒唐的事。
同时心中庆幸李承乾要被废了,不然大唐江山交到其手中,怕是要和前朝一样二世而亡了。
程咬金见他不说话,继续说道:“懋功,消消火,这位太子殿下如今的处境,你也不是不知道,咱们何必趟这浑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李绩这人极具军事才能的同时,政治智慧也非常好,不然也不会深受李世民信任。
听到这话,他脸上怒色虽未消散,但眼中露出权衡之色,过了良久,他才深吸一口气。
“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暂且不追究。但你必须看住他,绝不能再让他闹出什么乱子来!!”
程咬金连忙点头,郑重道:“放心,我一定盯紧他,绝不再让他胡来。”
说完他快步离开帅帐,身后李绩的声音同时传出:“传令下去让他们全部回来,这事本帅已交于程将军查了。”
程咬金去往李承乾营帐途中,心中是越想越气。
你李承乾是没了太子之位,但还是李唐皇室血脉,大家舍生忘死的保你家江山,你不帮忙就算了,还添乱。
说实话要不是李承乾相貌和李世民有七八分相像,他都怀疑李承乾不是李世民亲生儿子。
走到李承乾的帐外,听着里面的阵阵歌舞声,和李承乾更加放肆的笑声,怒气更盛
推门而入,只见帐内灯火通明,摇曳的烛光将氛围映照的一片奢靡,空气中更是充斥着脂粉混合着酒气的产生的暧昧香味
此时李承乾眼神迷离斜倚在主位的软榻上,手中握着一只金杯,杯中酒液晃动,散发出淡淡的酒香,显然已经喝得有些多了。
帐中间则是数十名身着轻纱胡姬随着乐师的琴声翩翩起舞。她们的舞姿轻盈曼妙,纱衣随风飘动,若隐若现地勾勒出她们的身形。
程咬金见状当即压不住心中怒火,气的直咬牙。
“太!子!殿!下!您真是好雅兴啊。”
半醉的李承乾这才微微抬头:“呦,程将军来了啊,过来跟孤一起喝一杯,嘿嘿,您是不知道这些胡姬可是曼妙的紧。”
“停!都给我停。”程咬金将乐师和舞姬喝停后,抬手指着李承乾“你...你是不知道你是当朝太子!代表皇室,你这般让士兵和天下子民如何看待朝廷!”
李承乾扬起手中酒杯一饮而尽,脸色肉眼可见红了几分,眼神也更加迷离,整个人变得有些癫狂。
“哈哈哈,朝廷跟我有什么关系?程叔,你说我还能活嘛?等父皇醒了,他能让我活嘛?我不如快活一天是一天,哈哈,你不是要查我行李嘛?”说着指着一众胡姬:“都在这儿了,你看吧。”
程咬金听到这话,心中怒火虽然没消退,不过却没在说话。
按照现在这情况来看,李世民醒了就算不处死李承乾也是个终身监禁,人都这个地步了,属实也不会在乎那么多了。
“罢了,你爱怎么样,怎么样吧,不过你这些胡女要马上遣散,不然军法无情!”说着直接转身离开营帐。
见他离开,李承乾双目立即变得无比清明,完全不像醉酒的样子,如释重负般长出了一口气。
“好在是糊弄住了。”说完又叹了口气:“想活着可真难啊。”
第二日清晨,早早便拔营起程。
因为前方传来战报,薛延陀的先锋部队,已经到达边境地区,开始派出游骑袭扰,如今距离最近的云中都督府已经和其形成对峙,所以李世绩下令要开始长达一昼夜的急行军。
大军拔营而起,一时间人喊马嘶,到处充斥着盔甲、武器等铁器的摩擦声,同时卷起漫天尘埃,如遮天蔽日一般。
李承乾则依旧全程观察,将一切都记下来,以备将来将之用。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大军便完成拔营,开始启程。
此时李承乾暗暗吃惊,说实话着五万人马,半个多时辰便完成拔营,着速度之快简直骇人听闻,着和李世绩的统兵能力强自然有关系,但更多的是大唐士兵训练有素、令行禁止。
大军开始行进,李承乾也策马跟随,这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马蹄声。
他都不用回头,就知道,肯定是程咬金那家伙来了。
果然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殿下,怎么不等等末将,走这么快干嘛?”
李承乾没好气道:“孤,着急投胎不行啊。”
程咬金闻言,发出一阵爽朗大笑:“哈哈,您就放心吧,有末将在,殿下你暂时还投不了胎。”
这家伙是真讨厌啊,当即策马向前,根本不搭理他。
怎料程咬金一夹马肚,直接飞奔上来一把拽住他的缰绳。
猝不及防下,李承乾差点掉下马,当即大怒:“不是,你要谋害太子啊?来,孤,着有刀,你直接砍吧。”
“殿下,别这么激动啊。”说着他小声道:“昨晚那些胡姬你放走没?”
“呵,怎么你想要啊?想要回头都给你。”
程咬金闻言,呸了一句:“我要个P,我家里有的是...。”
李承乾听到这话顿时乐了,一脸坏笑的看着他。
“哦?是吗?有多少啊。”
意识到自己口误,当即神色一板:“殿下,臣不是跟你开玩笑,军中留有女眷,还是胡人,着传出去会扰乱军心的,严重甚至会引发营变。”
见李承乾没说话,又语重心长继续道:“唉,殿下你也不必太忧心了,说实话陛下对您还是有很深的父子之情的,以我对他了解,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李承乾只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心中对他在这话极其不屑。
这家伙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感情被夹在火上烤了十六年的不是他。
其实他作为穿越者,两世为人,对很多事情都比这个时代人看的通透。
李世民之所以这么对李承乾,其中自然有李承乾以前骄奢淫逸、沉迷玩乐的原因。
但更多的是,李承乾患有腿疾,这个年代瘸子当官都有损朝廷威仪,别说瘸子继承皇位了。
再一个就是,李世民自己是通过杀兄弟,抓父亲登上的皇位。
他必须防着自己儿子学他,所以一面对他打压,另一面宠溺李泰,以起到一个平衡对的作用。
说白了,他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根本无法调和,除非有一方愿意放弃一切,包括对自身生命的控制。
着别说李世民不愿意,就是他也不愿意啊,毕竟天下间哪块肉是自己蹦上砧板的?
“那我先走了?”
李承乾摆了摆手:“走吧,走吧。”然后招呼身旁侯君集:“侯将军,他那马长途跋涉肯定累坏了,你带去好生喂养。”
“额?殿下这是?”
“没什么,你走回去吧。”
张掖距离最近的驿站也有八十多里路,靠两条腿不得累死,不过现在这情况能让他走就不错了,当下也没啰嗦,苦着脸道:“在下知道了。”
传旨之人走后,李承乾明白,张掖这地方肯定不能待下去了。
因为此地还在大唐境内,如朝廷派大军围剿,很难突出重围,而且他也从未想过在张掖长待。
转头看向旁边侯君集,此时他一脸忧虑之色,想来是思索对策。
“君集,想什么呢?”
“嗯?臣想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想出什么了吗?”
“我当年率军剿灭高昌国,在那儿还有些故旧,不如我们率军前往那儿?然后待时而动,寻找时机打回长安。”
这确实是个办法,但高昌国毕竟距离大唐太近,没有太多战略迂回空间,而且那儿的局势也不够混乱,远远比不上大漠。
“不行,如我们去往高昌,先不说你那些故旧肯不肯投靠我们,单说朝廷派大军前来征讨我们能挡住吗?”
侯君集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但一时间好似也没有别的办法,想到此处他脸色有点灰暗。
李承乾则说道:“孙子兵法,军争篇,有云‘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君集,你带军多年,早已堪称名将,对行军之法肯定了如指掌。你说说,朝廷的传快马从长安到云中都督府,需要多长时间?”
侯君集虽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飞快答道:“大约三天到四天左右。”
“嗯,那我军凭马蹄铁从张掖到云中都督府,需要多久。”
侯君集听到这话,顿时明白他的意图,这是想照葫芦画瓢给云中都督府来一次啊。
“马蹄铁虽然大大加快了马匹行军速度,但我们距离云中都督府的距离比长安要远出二三百里,差不多也是三天到四天。”
“而且如果沿途关卡赶在我们前面收到殿下太子之位被废消息,那朝廷会迅速派遣周遭大军围剿我们,到时我们必然插翅难飞。”
李承乾微微凝神,其实他也明白,这时间上来说大概率是来不及的,
但他必须要赌一把,而且他忽悠士兵跟他闪击张掖时就想好了,最终要去云中都督府。
因为这地方位于被大唐灭掉的东突厥腹地,且北有西突厥,东有高句丽,这两个国家,李世民终其一生也没灭掉。
同时还可如最初谋划那般,趁薛延陀战败,侵吞其地盘。
而且他在走之前让杜正伦他们带着苏宁玉和自己两个儿子,秘密前往云中都督府附近和他会合。
“君集,果然深通兵略,但你忘了,欲成大事每走一步都是在赌,你觉得李世民当年在虎牢关下,三千破十万,就有必胜的把握吗?”
当年虎牢关大战时,侯君集也在,听到这话,顿时觉得有道理,况且他投靠李承乾不也是赌吗?
“好,殿下豪气万丈,那咱们即刻出兵?”
“嗯,兵贵神速,你马上去安排吧。”
过了半个时辰,人马便云集完毕。
其中李承乾原本带来的人马,经过一夜疾驰,而后又参加整编,已经极其疲惫,按理说休整一天。
而且带着这么多行收容的兵丁,千里行军也并不是特别稳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