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淳于蒋晴的其他类型小说《穿书六零:拳打恋爱脑脚踢凤凰男姜淳于蒋晴 全集》,由网络作家“江归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免费的房子啊,他务必要给租下来。“可以。”姜淳于点头,朝里有人好办事,有李开明在,签合同的时候肯定不会坑她的。工商局以后可是油水丰厚的单位,到时候也不会赖着她的房子不走。裴景州就像个背景板,跟着李开明和姜淳于先去办理房产过户,后又往管理局赶,他这个时候有些看不透眼前的小丫头。脑子是怎么长的,怎么一会一个主意?、谁家小丫头得到套房子不是忙着整理修缮,然后快快乐乐住进去,哪怕不长期居住,也得给自己弄个好看舒服的屋子。只有这个姜淳于,房子还没到手,先想着这么大的房子空着不对,应该租出去。还不能租给私人,还要租给单位!现在的孩子都成精了吗?为什么他家里的妹妹还有那些堂妹表妹,都和姜淳于差不多大,怎么没这么敏锐的?有李开明在,再加上房租免费,...
《穿书六零:拳打恋爱脑脚踢凤凰男姜淳于蒋晴 全集》精彩片段
免费的房子啊,他务必要给租下来。
“可以。”姜淳于点头,朝里有人好办事,有李开明在,签合同的时候肯定不会坑她的。
工商局以后可是油水丰厚的单位,到时候也不会赖着她的房子不走。
裴景州就像个背景板,跟着李开明和姜淳于先去办理房产过户,后又往管理局赶,他这个时候有些看不透眼前的小丫头。
脑子是怎么长的,怎么一会一个主意?、
谁家小丫头得到套房子不是忙着整理修缮,然后快快乐乐住进去,哪怕不长期居住,也得给自己弄个好看舒服的屋子。
只有这个姜淳于,房子还没到手,先想着这么大的房子空着不对,应该租出去。
还不能租给私人,还要租给单位!
现在的孩子都成精了吗?
为什么他家里的妹妹还有那些堂妹表妹,都和姜淳于差不多大,怎么没这么敏锐的?
有李开明在,再加上房租免费,这件事办理的非常顺利。
就是在租房日期上有了出入,李开明的意思是定十年,姜淳于想的是二十年。
没错,就是二十年。
现在是一九六五年,二十年后,刚好是一九八五年。
租十年也是可以的,七五年,再熬几年,她完全可以安心地接手自己的房子。
对姜淳于来说,反正房子在她名下,迟几年早几年都没什么区别。
她要是想卖房子,也得等千禧年之后。
不想卖留着传家,那就更无所谓,八五年,她估计正忙着家庭儿女,还没空闲来京城常住。
姜淳于之所以定二十年,是她对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不熟悉。
她不容许自己出一点错,白瞎了这次穿书。所以,她宁愿把房子多租十年,也不愿意陷入黎明前的黑暗。
最后,还是裴景州给的建议,租借十五年,但以十年为一个档。
就是十年房子到期,管理局不需要了,可以直接还给姜淳于,不用承担后续的修缮维护。
如果管理局还需要租借,需要由双方商议,是继续免费租借,还是需要一定的房租。如果商议不成,以房主的意愿为主。
如果房主十年后,想要收回房子,管理局得无条件的退房还给房租。
这条件对姜淳于是非常有利的。
十年后,姜淳于可以要房,也可以要租金,还可以继续免费租金,都按姜淳于本人的意愿来。
正副两位局长相互对视一眼,一起点头。
不点头就是傻,点了头,可以免费租借最少十年房子,不点头就什么都没有了。
至于十年后的事情,那谁知道十年后他们俩谁还在这个位置。
对房屋修缮维护这一块,姜淳于的要求就比较多,不得毁掉原有建筑,不得在原建筑上扩建改建。
就是我房子现在是什么样子,你还给我的时候,还要保留原来的样子。
这要求,对于管理局来说,等于没要求。
合同签订的意外顺利,当场,姜淳于就拿到了和管理局签订的租借合同。
还是正副局长共同签字盖章的合同。
姜淳于这个时候才想起,她在海城还有两套房子呢。
海城的房子和京城的房子又不一样,京城的房屋紧张,海城的房子可没那么紧张。
如果蒋晴离婚,她是要回海城的,那么外公外婆的房子刚好给蒋晴住。
至于那栋别墅,姜淳于既不想租出去,可也怕空着出事。
这个家有小袁,吃完饭碗筷一推,装装样子都不用,在厨房吃饭的小袁会过来收拾。
看着低眉敛目,任劳任怨的小袁。
姜淳于确定了,这个小袁就是家里的保姆。
一个保姆对她不满,大概是因为家里多了一个人,她就要多做事吧。
总不能是因为雌竞,身份不对等,没有雌竞的可能性。
姜淳于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好的认知,只要姜志远不倒,未来十几年的风雨飘摇都和她没关系。
她穿书,就该是来享福的。
吃完饭,小袁收拾好碗筷,清理完厨房就忙告辞。
这时候姜淳于才知道,小袁不住在家里,她的家就在市里,离大院十几分钟的路程。
等小袁走后,全家人一起坐在客厅里说话。
“爸爸,阿姨,小雨,我给你们带了礼物。”
姜淳于上楼,把她给家里人带的礼物拿下来。
“爸爸,这是你的。我在海城买的,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喜欢,喜欢。”
姜志远看到女儿给他带的烟酒,眼睛都笑成了弯月。
他现在的位置,不缺烟酒,但是女儿买的,那肯定不一样。
而且媳妇是医生,很多事情上讲究的很,平常在家是禁他烟酒的。他也就只能在办公室偷抽几烟,回来是不让的。
赵亚楠见他这么高兴,也只能对着眉飞色舞的老姜笑了笑。到底是女儿买的心意,她不好给没收了。
只能是暗地里提醒姜志远,少喝,少抽。
“阿姨,这是您的。”
姜淳于拿出两瓶雪花膏,一支口红,“我也不知道您喜欢什么,就给您买了两瓶雪花膏。”
现在女性的护肤品很简单,百雀羚油脂比较厚重,保湿锁水预防干裂,很适合当医生的赵亚楠做护手霜用。
友谊牌的雪花膏香且白,更受广大爱美女性的欢迎。
姜淳于各准备了一瓶,再加上一支口红,用个很精致的化妆盒装着,雪花膏下面还垫了一条真丝围巾。
这一下,礼物的档次就提了上去。
“给我的?谢谢。”
赵亚楠接过盒子,先递给了姜淳于一个红包,“这里有一百块钱,还有一些票据,你喜欢什么就自己买。”
为了吉利,她特意找的红纸的包的。
“谢谢阿姨。”
姜淳于很爽快地接了过去,她就喜欢这种出手大方的长辈。
赵亚楠见姜淳于这么乖巧,心里也很高兴。她先看了盒子一眼,“这盒子真好看。”
“是我在海城友谊商店买的,说是化妆盒。”
姜淳于按了一下前面的按钮,掀开盒子,“阿姨,您看,这上面还镶嵌了一面小镜子。”
能去友谊商店,还是托的裴景州的关系,不然那地方她可去不了。
“老姜,你看。”
赵亚楠把盒子递给姜志远看,“这化妆盒还真不错,我们这边可没有。”
姜志远点点头:“确实很精致。”
别看赵亚楠是个铁血军医,可她骨子里是个温柔的小女人,对这些小玩意还是很喜欢的。
赵亚楠又去看盒子里的东西,雪花膏对她来说不是什么稀奇玩意,这些她都有。但是下面垫的那块丝巾还挺漂亮。很素雅,是她喜欢的款式。
赵亚楠拿了丝巾在面前比了比,可惜现在天气有点热,不然她明天非戴着去上班不可。
这颜色和花色,太符合她心意了。
柔美而不出挑。
虽然姜淳于说是送她雪花膏,但是赵亚楠又不傻,很明显这化妆盒和丝巾的价值要更高点。
正房三间加上两侧的耳房都是坐北朝南,两侧各有两间厢房加各一耳房,整个院子,都是青砖灰瓦白墙红漆。
院子里的两棵石榴树长得十分茂盛,此刻花开正艳,分外红火,将整个院落都照的精神了几分。
后罩房姜淳于只大致扫了一眼,越看越心惊。
四合院很好,可是她未必能保住啊!
这个时候,这么完整宽大的一个院子,竟然没成为‘经租房’,就这么空置在这里?
姜志远有多大能力她不知道,反正她知道,树大招风。
姜淳于不是一点历史都不知道的,她记得60年,京城全市人均住房面积只有3.24平方米。
也就是说,一个七口之家,老少三代,实际居住面积也就二十平方左右。
她,姜淳于,一个穿书者,何德何能,能占着这么大的一个房子不住?
是怕死的不够快吗?
往外走的时候,李开明问:“现在去办过户还是再转转?”
姜淳于:“我想先给我爸打个电话。”
“那行。”李开明点头,三人又到了离的不远的邮局。
邮局打电话的人不少,排队的时候,李开明还特意买了瓶汽水,递给排队的姜淳于。
“你在这里排队,我和裴景州去外面抽根烟,你打完了出来就行。”
姜淳于点头,看着李开明和裴景州去了外面抽烟。
很快轮到姜淳于,电话接通的,那边传来姜志远的声音:“喂,我是姜志远。”
“我是姜淳于。”
“哦。小鱼啊,房子弄好了吗?你什么过来?我……”
“爸。”
姜淳于急忙打断姜志远的话,“我想问你,我们家的房子这样空着不住人行吗?符合国家的政策吗?”
电话那头,姜志远正斜靠在桌子上,闻言立刻站直了身子。
“有什么问题吗?”
电话里,姜淳于也不敢说的太明显,只含糊道:“我觉得房子空着太浪费,不如租出去。”
姜志远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租出去?为什么要租出去?
以他现在的身份,想要什么样的房子都可以有,只是因为这房子是父母留下的,才会更珍惜一点。
小鱼要把房子租出去,姜志远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孩子很缺钱吗?转念又一想,不对,小鱼不缺钱,她说了蒋晴把离婚时候的两千块钱给了她。
不缺钱,那么为什么要把房子租出去?
姜志远的脑海中闪过刚才姜淳于的第一句话,我们家的房子这样空着不住人行吗?符合国家的政策吗?
她为什么这么问?这孩子是意识到了什么?
姜志远没继续往下问,只说了一句:“你要是有什么想法,可以和李开明商量一下,他是爸爸以前手下的兵,你完全可以相信他。不过有一点,爸爸要问清楚,小鱼,你想把房子租出去不是为了钱吧?”
姜淳于忙摇头:“不是,我不缺钱。”
听她这么说姜志远就放心了,他这个女儿虽然已经十几年没见面,但是通过这两次通话,姜志远还是很放心的,这孩子像他,聪明着呢。
换成别人家十几岁的孩子,哪里能想到房子空着不好,得租出去。
他这个闺女,可以啊!
临挂电话前,姜志远突然问了姜淳于一句:“小鱼,你给你妈打电话了没有?”
姜淳于“啊”了一声,只能老老实实说:“还没,等给你打完再打。”
听说女儿没想起来给妈妈打电话,姜志远心里美滋滋的。别以为隔着电话他听不出来,要不是自己说,估计这丫头都不记得给她妈打电话。
母子俩回海城,走的匆忙。
蒋晴带了一个随身的小包,是她平时出门常用的,里面装着钱包钥匙等杂物。
还有个自己做的布袋子,装的是她和姜淳于的换洗衣服,加上刚取的二千块钱。另外还有个网兜,里面装的是在供销社买的东西。
姜淳于只有个口书包,斜挂在肩头。
不管怎么看,也能看出这娘俩没带什么东西。
蒋晴有些懊恼:“早知道给你东西收拾一下带过来,直接从海城走,省的你还要回去拿东西。”
姜淳于不以为然:“不用回去拿了,我以后又不是不回来。”
除了钱房子这些值钱的,姜淳于对原主的东西都不感兴趣。
“对不起,这些年妈妈没有做好。”蒋晴捂着脸,泪水从指缝间流出。
姜淳于不是原主,没有被感动到,反而觉得有些烦躁。
要不是因为原主的执念太深,她都不稀罕和蒋晴说那么多话。
迟来的深情比草贱,换成母爱也没高贵到哪里去。
姜淳于没说话,静静地看着窗外。
蒋晴父母的房子在黄浦区,离有名的和平饭店很近。
房子是普通的民房,三间正屋,两间厢房,一个不大的院子。
娘俩拎着东西准备开门的时候,旁边玩耍的几个孩子问:“你们找谁啊,我们怎么没见过你们?”
别看只是一群孩子,这个时候警惕性还是很强的。
蒋晴一愣,没想到有一天回家会被人问她是谁,来找谁。
此地本是老树根,新生枝丫不识君。
最可悲的不是“儿童相见不相识”,而是“残门绣锁久不开”,当年高堂还在,而现在只留下她形单影只。
姜淳于从口袋里摸出一把糖,笑着给他们一人分了一颗:“这里是我们的家,我和妈妈回家。”
“骗人。”
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吃了糖也不嘴软,“这里的人我都认识,我都没见过你们。”
直到蒋晴母子俩开了门进屋,还能听见虎头虎脑的小男孩问旁边的小伙伴,刚才那是谁,她们家真的在这吗?
三年没有回来,院内荒草丛生,屋里满是灰尘。
姜淳于双手插兜,站在门口看着蒋晴收拾。
她不是什么勤快的人,蒋晴在周家任劳任怨,那也不差多做这一点。
蒋晴做事确实是干净利索,匆匆扫了地,擦了家具,又把地拖一遍,屋里完全大变样。
趁着太阳还有个尾巴,被子抱出去晾晒去湿气霉味,再把席子刷一刷。
伺候周家父子十几年了,蒋晴已经习惯了这些家务。
等姜淳于从外面拎着两碗馄饨回来,家里几乎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
“累了吧,我给你买了你爱吃的馄饨。”
姜淳于将馄饨放饭桌上,把新买的筷子拿到水龙头上去洗。
这几年没人住,屋子里水电竟然都有。
蒋晴洗了把脸,疲惫地坐了下来,接过女儿递过来的筷子,低头小口地吃着馄饨。
她一直惦记马路对面国营饭店的这一口馄饨,皮薄馅大,加了虾米和紫菜的汤也一如既往的鲜美。
是从小吃到大的味道。
“吃个茶叶蛋,还热乎着呢。”
姜淳于殷勤地给蒋晴剥了个茶叶蛋,这些小事她还是乐意做的,毕竟房子还没过户到她手上。
她也不是想把蒋晴家底掏空,只是怕蒋晴见到周庆国恋爱脑又犯,到时候白白便宜别人。
三十多年的老房子看着普通,等拆迁,那可就不普通了。
房子她先拿到手,到时候拆迁的时候,她就要房子。给蒋晴留一套,等她被周家父子抛弃的时候,可以养老。
母女俩吃了饭,又借了隔壁,也就是刚才虎头虎脑小男孩家的煤炉子,烧了两锅开水洗澡。
五月的天气有点热,母女俩一路风尘仆仆,不洗觉没办法睡。
洗完澡,蒋晴洗衣服,姜淳于坐在廊檐下吹风。
周庆国六千块,加上蒋晴的二千块,她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海城买房子。
老破小筒子楼不考虑,去郊区乡下可以买大一点的宅基地,或者自己建也行。到时候把户口落在村里,等拆迁的时候就发了。
就算对方反悔,她户口都在村里,对方也只能咬牙认了。
这些都是姜淳于看小说学的奇奇怪怪的知识,不知道有没有用,回头打听打听。
洗完衣服的蒋晴扭头,就看见坐在廊檐下的闺女正在发呆。
小鱼的那张脸和姜志远最少有五六分相似,同样一张脸,姜志远是丰神俊朗,气质不凡。
小鱼就多了几分女孩子的柔和,明眸皓齿,如花似玉。
说小鱼像姜志远,不如说小鱼更像她那个红颜多薄命的奶奶。
她嫁给姜志远的时候,婆婆已经去世多年。
蒋晴也只是在照片中见过她的婆婆,哪怕是一张黑白照片,也漂亮的让人心生欢喜。
小鱼从小就漂亮,简直就是姜志远的命疙瘩。
她说要离婚带小鱼回海城,姜志远那个上了无数次战场的人,竟然红了眼睛。
后来,她带着小鱼走,姜志远追着火车跑了很远。
看着姜志远那副狼狈的样子,蒋晴差点就心软想回头。
“小鱼,你要不要给你爸打个电话。”
蒋晴晾好衣服,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你要去你爸那,总要提前告诉他一声,让他也好有个准备。”
最主要的是,这些年姜志远除了每个月给小鱼寄钱寄东西,父女俩几乎没什么联系。
也就是逢年过节,她会让小鱼给姜志远打个电话。
电话有时候姜志远能接到,有时候还接不到。
这对父女俩,分开后就再没见过。
她都觉得姜志远可能没那么爱小鱼,可他月月寄钱,有好吃好玩的就巴巴寄过来,也不像不爱小鱼的样子。
估计还是因为忙,之前顾不上媳妇后来顾不上孩子。
姜志远不知道小鱼在她身边过的怎么样,同样,她和小鱼也不知道姜志远的事情。
有没有再婚,有没有生孩子,职位有多高。
父子俩,比陌生人也好不了多少。
现在小鱼要去姜志远那,也不知道姜志远愿不愿意,还有姜志远的媳妇,会接受且善待小鱼吗?
电话接通的时候,蒋晴看了一眼双手插兜,无聊地踢着石子的小鱼。
确定这个孩子不肯接电话,蒋晴只能无奈地自己拿起了话筒。
每年小鱼和姜志远通两到三次电话,她都是远远地站着,从来没和姜志远说过一句话。
这次还是她们离婚后,第一次听见姜志远的声音。
出管理局的大门,姜淳于用卷起的合同,轻戳了裴景州一下:“我在海城还有两套房子。”
裴景州眉头挑,没看出来,这小丫头房子还挺多。
“一套是老房子,就是我和蒋晴住的那套,你看见过,刚过户给我。不过这套,估计以后蒋晴要住。”
“另一套是我爸给我的别墅,前几天蒋晴已经把房本给我。我现在担心的是,这套房子没人住,会不会被人做文章。”
裴景州没问姜淳于,为什么对姜志远就是我爸,对亲妈就是蒋晴。
他略微思索了片刻,说道:“锁着没事,我回头找个人每年给你收拾手,别的你不用管。”
一套房子,在海城空的房子那么多,他打个招呼就行。
姜淳于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立刻笑得眉眼俱开:“谢谢裴大哥。”
有了裴景州的这话,姜淳于就放了心。裴景州的老巢就在海城,有他在,估计也没人敢打她房子的主意。
裴景州失笑,这么乖巧可真不容易。
虽然他并不是很需要这句谢谢,但是他发现这个叫小鱼的丫头,还是挺有性格的。
很有点顺她者昌逆她者亡的脾气,包括自己的亲妈,只要不合她心意,她照样叛逆。
裴景州不理解,却能接受。
这样的人,生活的不累,起码他做不到。
所以他选择了逃避,离开父亲的庇佑,去当了兵。
当晚,李开明热情邀请两人去家里坐坐,姜淳于和裴景州同时拒绝。
两人谢绝了李开明的陪同,溜溜达达找了个看的过去的饭店,吃了顿晚饭。
第二天一早,李开明又开了车来接他们,说上午还有半天的时间,带他们在京城转转。
李开明的热情让两人无法拒绝,只能上车。
说是转转,也确实是转转。
李开明开着车,几乎用半天的时间,转了大半整个京城。
走马观花一样,有的地方人多,他们连车都没下,就隔着车窗看几眼。
最后,李开明把两人拉到饭店,看到李开明的媳妇带着儿女在这里等,姜淳于才反应过来,这李开明转悠一上午,还是想请她们吃饭。
不能在家吃,那就在外面吃。
李开明的媳妇是个身材娇小,眉眼温柔的女人,说话细声慢语,和外形有些粗悍的李开明完全相反。
一对儿女像母亲多些,看到姜淳于和裴景州,一口一个哥哥姐姐。
声音刚落,李开明就瞪起眼睛:“叫叔叔姑姑,什么哥哥姐姐,他们和你们爹是一辈。”
儿子小点,大概四五岁的年纪,闻言乖乖叫叔叔姑姑。
女儿大些,六七岁的模样,估计平日里也很娇宠,闻言不高兴地噘嘴:“明明是哥哥姐姐,才不是叔叔姑姑。”
姜淳于眯眼笑,指了裴景州说:“你可以叫他叔叔,叫我姐姐。”
她才十八岁不到,叫姑姑都把她叫老了。裴景州不一样,裴景州都二十多了,就那张严肃的脸,叫叔叔一点都不过分。
姐姐闻言立刻和姜淳于坐到了一起,脆生生喊了声姐姐,又冲着裴景州喊了声叔叔。
姜淳于要是想和谁好,那必定处处合乎对方心意,两个小家伙一顿饭吃下来,恨不得和姜淳于磕头拜把子。
李开明性格豪爽,媳妇性子更是好的没脾气,再加上两个孩子,这顿饭吃的很热闹且开心。
大家给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回去还是坐的卧铺,这次车票是李开明买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