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我叫曹植,自小就承蒙父兄偏爱,凭借诗文之才闻名于世。
本以为能凭满腔抱负,为曹家江山出谋划策,在朝堂上大展宏图,可命运却似一场捉弄人的闹剧,将我推向了无尽的深渊。
起初,在争夺世子之位时,我满心热忱,以为凭借才华就能脱颖而出。
每次和兄长曹丕比试,我都倾尽心力,笔下诗文一挥而就,引得众人赞叹。
但我忽略了,宫廷斗争远非才华那么简单。
曹丕老谋深算,在谋士的辅佐下,处处伪装,赢得了父亲曹操的信任。
反观我,生性洒脱,不拘小节,时常因酒后失言,犯下大错,逐渐在父亲心中失宠。
当曹丕被立为世子的那一刻,我满心不甘,却无力回天。
曹操病逝后,曹丕登基称帝,对我更是百般猜忌,打压不断。
先是以曹植“醉酒怠慢,劫胁使者”为由,将我贬为安乡侯,随后又命我七步成诗,稍有差池,便要取我性命。
在生死攸关之际,我含泪吟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才侥幸保住性命。
此后,我不断被迁徙封地,每次都要匆忙收拾行囊,背井离乡。
身边的亲信被一一铲除,我就像一只被困在牢笼里的鸟儿,失去了自由,更失去了为国家效力的机会。
后来,曹丕之子曹叡即位,我仍未摆脱被监视、被限制的命运。
我多次上书,表达自己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希望能率军出征,抵御外敌,可曹叡对我的提议置之不理,我的满腔热血只能化为泡影。
夜深人静时,我常常独自徘徊,望着明月,心中满是悲愤与无奈。
我空有满腹才华,一心报国,却只能在这一方狭小的封地内,虚度光阴。
家族的纷争、帝王的猜忌,让我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一个郁郁寡欢的落魄文人。
究竟是我做错了什么,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难道,这就是身为曹家子弟的宿命?
我叫李白,仗剑天涯,豪情万丈,本想凭一身才华在朝堂之上施展抱负,辅佐君王开创盛世,没想到,这看似风光无限的长安之行,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噩梦,让我满心愤懑,如鲠在喉!
初入长安,我名声大噪,本以为能得到重用,在政治舞台上大展拳脚。
可现实却给了我狠狠一击,因为我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