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他的故土。
那天,娘亲也因难产死去。
偌大的元府,只独独留下了我和姐姐元璎。
从小到大,我们两姐妹都是身怀仁慈之心的太后的宠爱对象,吃尽朝野中的百家饭,拥有着尊贵的身份和数不尽的金银财富,当然,一个人不可能一直安常处顺,得到的同时,也会失去。
就像元璎,她为她所谓的爱情付出了太多。
我缓了缓心神,对她说:“怎么会,纾儿日日念您都来不及,何谈生分。”
太后拉过我的手,坐的离我近了些:“你嫁去将军府已经有一段时日了,怎么样,待得还习惯吗?”
“一切安好,太后莫挂念。”
“萧老夫人的身体还好吗?”
我迟疑了一瞬,还是老实回答道:“偶尔会偏头痛,但不打紧,奶奶每日到了辰时也都有服药的习惯。”
太后和萧老夫人一贯交好,在将军府没有迁到阳城之前,她时常也会进宫,正是因为这样,十八年来,我都与萧阙朝夕相处。
也是在两年前,她们缔结了我们这段青梅竹马的婚姻。
“那就好。”
最后太后回的我。
3从她的殿里出来,还未到戌时,满天星斗下,我和清竹仍旧提着灯笼,步伐迈向了宫外的摄政王府。
元璎在五年前,嫁给了摄政王宋承宣。
她不是摄政王妃,只是他众多妾室中的一个,甚至不及其他女人有名份,到现在,她仍然被称作郡主。
而真正的摄政王妃,早在还未真正八抬大轿将她娶进府里之前,就去世了,死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宋承宣接下来拥有的每个女人,都有她的影子,包括元璎。
元璎一贯清醒而又独立,未到金钗之年也可以将襁褓中的我料理得很好,从小到大,我都是她掌心里备受呵护的明珠。
元璎及笄之年,太后为她物色了很多能人才士,其中就包括太子,只要她想,她就是将来的太子妃,大闵国的皇后,没有人能撼动她的地位。
她选择了宋承宣,一个在朝野中人微言轻的王爷。
宋承宣三妻四妾,后宫星星点点,只有元璎在三年前为他诞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宋凝。
宋凝乖巧可爱,机灵又漂亮,她的出世,让所有人都为之欢喜,当然,除了她爹爹。
好景不长,至和元年七月初七寅时,传言宗室女宋凝死,享年三岁,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