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监督工程进度,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然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项目的主要建筑材料供应商突然打来电话,告知苏然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他们无法按照之前签订的合同价格供货,要求提高供货价格,否则将停止供应材料。
这无疑是给项目建设泼了一盆冷水,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工程很可能因为材料短缺而被迫停工。
苏然立刻约见了供应商负责人。
在会议室里,供应商负责人一脸无奈地说:“苏先生,我们也不想这样,但原材料价格涨得太离谱了,我们实在是亏本在做啊。
如果不提高价格,我们实在没办法继续合作下去。”
苏然心里明白,供应商此举无非是想借机抬价,但项目建设迫在眉睫,他不能轻易更换供应商,否则不仅会耽误工期,还可能面临违约风险。
苏然冷静地思考片刻后,说道:“张总,我理解你们的难处,但价格变动如此之大,对我们项目的预算影响也非常大。
我们一直以来合作都很愉快,我希望咱们能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张总摇了摇头,态度坚决:“苏先生,我也想和你们继续合作,但这次实在是没办法,价格必须得涨,不然我们公司真的承受不起。”
苏然知道,一味地妥协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他决定采取另一种策略。
苏然微笑着说:“张总,您也知道我们林氏集团在业内的影响力,如果因为这次价格变动导致合作破裂,对您公司的声誉可能也会有一定影响。
而且,我们这个项目规模大,后续还有一系列的项目,如果这次合作顺利,未来我们还有更多长期合作的机会。
您不妨再考虑考虑。”
张总听了,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依然有些犹豫。
这时,苏然话锋一转:“当然,我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价格调整,但得在合理范围内。
我提议,我们根据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制定一个价格调整方案,既保证你们的合理利润,也在我们的预算承受范围内。
您觉得怎么样?”
张总沉思片刻后说:“苏先生,你说的有一定道理。
但这个合理范围怎么界定呢?”
苏然早有准备,他拿出一份详细的市场调研报告,上面清晰地记录了近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