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样本,与现场发现的凶器进行比对。”
我说。
但获取DNA样本非常困难。
我们不能直接向局长秘书索要,那样会打草惊蛇。
“我有办法。”
杨淮仁说。
他告诉我,他认识一个在市公安局工作的“朋友”,可以帮我们获取DNA样本。
“你这个‘朋友’,不会又是黑客吧?”
我问。
他笑了:“你猜对了。”
第二天,杨淮仁的“朋友”成功获取了局长秘书的DNA样本。
我们立刻送去进行比对。
结果很快出来了——DNA不匹配。
“这怎么可能?”
我难以置信,“局长秘书是唯一有嫌疑的人啊!”
杨淮仁却很冷静:“这说明,我们从一开始就错了。”
“什么意思?”
“我们一直假设模仿犯是陈医生的‘继承者’,或者与他有某种联系。
但如果模仿犯与陈医生毫无关系呢?”
我愣住了:“你的意思是……模仿犯可能是另一个连环杀手,他只是在利用陈医生的案件,掩盖自己的罪行。”
第五章这个发现让我们之前的调查陷入了僵局。
如果模仿犯与陈医生毫无关系,那么我们之前的所有线索都失去了意义。
“我们需要重新开始。”
杨淮仁说,“从第八个受害者入手,寻找新的线索。”
我们再次回到第八个受害者的案发现场,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
“等等,这是什么?”
杨淮仁突然指着墙角的一块污渍说。
我走过去看,那是一块暗红色的污渍,像是血迹,但又不太像。
“这是……油漆?”
我用手指沾了一点,闻了闻。
“是的,一种特殊的油漆。”
杨淮仁说,“我以前见过这种油漆。”
“在哪里见过?”
“在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室里。”
艺术家?
这与连环杀人案有什么关系?
“我们需要找到这个艺术家。”
我说。
杨淮仁点头:“我已经查过了,这种油漆是本地一家艺术用品店独家销售的。
我们可以去那里查查购买记录。”
我们立刻赶到那家艺术用品店。
店主告诉我们,这种油漆确实很特殊,只有少数几个艺术家会购买。
“能给我看看购买记录吗?”
我问。
店主犹豫了一下:“这涉及到客户隐私……我们是警察,正在调查一起重大案件。”
我亮出证件。
店主最终同意了。
我们翻阅了购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