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荡歌小说 > 其他类型 > 雪夜活埋后,我夺了假千金凤命盛锦初翠珠后续+全文

雪夜活埋后,我夺了假千金凤命盛锦初翠珠后续+全文

柠檬小丸子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盛锦初站在半山腰眺望远方,入眼一片白茫茫,陇西的大梵山景色宜人,上辈子她住在这呆了足足三年。冷风刮过,她骤然清醒过来,深吸口气,拢了拢身上的大氅,对身后二人说道:“一个时辰后咱们下山,回祖宅。”翠珠满脸不赞同:“姑娘,祖宅已被烧毁,您孤苦无依回祖宅,出事了怎么办,若是夫人知晓您私自下山,会生气的,您再忍一忍,等夫人派人来接。”盛锦初眸色一暗。上辈子她带着方嬷嬷,翠珠两人去京城,半路上马车坏了,翠珠也不知何时消失不见了。她急得不行,找了两日也不见人影。直到在盛嫣嫣身边见着了翠珠,翠珠也是第一个指责她是冒牌货的人。该死。此刻翠珠下巴一抬,不悦地看向了方嬷嬷:“此事听我的,夫人没有来信之前,谁也不能离开大梵山!”“啪!”一巴掌甩在了翠珠脸...

主角:盛锦初翠珠   更新:2025-03-29 13:5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盛锦初翠珠的其他类型小说《雪夜活埋后,我夺了假千金凤命盛锦初翠珠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柠檬小丸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盛锦初站在半山腰眺望远方,入眼一片白茫茫,陇西的大梵山景色宜人,上辈子她住在这呆了足足三年。冷风刮过,她骤然清醒过来,深吸口气,拢了拢身上的大氅,对身后二人说道:“一个时辰后咱们下山,回祖宅。”翠珠满脸不赞同:“姑娘,祖宅已被烧毁,您孤苦无依回祖宅,出事了怎么办,若是夫人知晓您私自下山,会生气的,您再忍一忍,等夫人派人来接。”盛锦初眸色一暗。上辈子她带着方嬷嬷,翠珠两人去京城,半路上马车坏了,翠珠也不知何时消失不见了。她急得不行,找了两日也不见人影。直到在盛嫣嫣身边见着了翠珠,翠珠也是第一个指责她是冒牌货的人。该死。此刻翠珠下巴一抬,不悦地看向了方嬷嬷:“此事听我的,夫人没有来信之前,谁也不能离开大梵山!”“啪!”一巴掌甩在了翠珠脸...

《雪夜活埋后,我夺了假千金凤命盛锦初翠珠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盛锦初站在半山腰眺望远方,入眼一片白茫茫,陇西的大梵山景色宜人,上辈子她住在这呆了足足三年。
冷风刮过,她骤然清醒过来,深吸口气,拢了拢身上的大氅,对身后二人说道:“一个时辰后咱们下山,回祖宅。”
翠珠满脸不赞同:“姑娘,祖宅已被烧毁,您孤苦无依回祖宅,出事了怎么办,若是夫人知晓您私自下山,会生气的,您再忍一忍,等夫人派人来接。”
盛锦初眸色一暗。
上辈子她带着方嬷嬷,翠珠两人去京城,半路上马车坏了,翠珠也不知何时消失不见了。
她急得不行,找了两日也不见人影。
直到在盛嫣嫣身边见着了翠珠,翠珠也是第一个指责她是冒牌货的人。
该死。
此刻翠珠下巴一抬,不悦地看向了方嬷嬷:“此事听我的,夫人没有来信之前,谁也不能离开大梵山!”
“啪!”
一巴掌甩在了翠珠脸上。
翠珠满脸不可置信地捂着脸,还未问出声又被盛锦初掐住了脖子,呼吸一紧,窒息感扑面而来:“姑......姑娘?”
“还要听你的么?”语气森森,带着杀气。
吓得翠珠惶恐摇头。
盛锦初收了手,长眉一挑:“收拾行李!”
一个时辰后,三人下山。
方嬷嬷提议雇马车,却被盛锦初否定了,她要带着父亲的牌位入城,让所有人都知道,盛家独女像极了盛父!
翠珠不满地嘟囔:“姑娘,从山下一路走到祖宅,至少两个时辰,您一个孤女,若是露了脸被人盯上了,将来吃了亏,哭都没地儿,要我说还是坐马......”
后半截话在盛锦初凌厉的眼神中蓦然咽了回去。
她从大氅内捧着牌位徒步往外走。
一步一个脚印,积雪融化,湿了鞋袜,纵使冰凉刺骨她也没有停下。
白皙如瓷的肌肤已被寒风吹的泛红,黝黑的眸子闪着坚毅目光。
入了城
偶有百姓顺着视线看来。
“这是......这是盛大老爷的牌位!”
一人高喊起。
立即引来不少百姓纷纷探了过来。
“没想到这一晃就三年了。”
“盛大老爷好走啊。”
百姓们自觉站成了两排,有的眼眶微红,有的轻声啜泣。
盛锦初会知道父亲生前是个极好的人,带动了陇西发展,在陇西做了无数善事。
许多人都受过父亲的恩惠。
盛锦初腮边划过晶莹,两只手紧攥着牌位,跪在了地上:“不孝女盛锦初带父回家,叩谢父老乡亲还惦记着父亲生前过往。”
砰砰!
盛锦初抱着牌位连磕三个头。
身后翠珠终于意识到了什么,脸色微变,一把扶住了盛锦初的胳膊,急道:“姑娘您怎么能当众认下盛家嫡女的身份?”
翠珠慌了,这要是让夫人知晓,她没有看住姑娘,还将此事闹得人尽皆知,夫人还不得扒了她的皮?
“姑娘也忒不懂事了!”翠珠一咬牙,伸手就要去夺盛锦初怀中的牌位。
手刚伸出,盛锦初眸光闪过狠厉朝她看来,语气宛若淬了毒:“我是父亲唯一的女儿,带父亲回老宅,有何不妥?”
杀气来袭,吓得翠珠缩了缩脖子,讪讪收回手:“姑,姑娘误会了,奴婢担心您一个孤女身份回老宅,会被不轨之人给惦记,所以好心提醒您。”
盛锦初强忍恨意,暂未发怒,在百姓的眼皮底下,抱着牌位回了盛家老宅。
看着被简单修葺过的盛家老宅,她有些意外,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位中年男人,对方手提扫把弓着腰,正在打扫庭院。
中年男子颤颤巍巍地来到牌位前磕头:“老奴齐肖给老爷磕头了。”
盛锦初听父亲提过,此人天纵奇才,跟着做生意都委屈了他,她没想到会在老宅遇到齐肖。
环顾一圈,偌大的宅子里并没有人影,看来只有齐肖一人守着。
寒暄几句后盛锦初将盛父的牌位送入祠堂,点燃三柱香,默默对着牌位发誓。
她一定会重振盛家!
齐肖看了眼牌位,哽咽道:“老爷这一去,盛家的家产......”
“齐叔!”盛锦初打断对方,瞥了眼门外候着的翠珠眼,沉声道:“齐叔放心,我已经及笄,是时候接管父亲遗留下的几座矿产了,如今我回来,就是要重振盛家。”
齐肖一愣,顺着视线看向了翠珠,虽不明所以,识趣地没有戳破,反而跟着附和:“是该如此,您是盛家独女,老爷在世时也曾叮嘱老奴,这些家产都由您继承。”
廊下的身影动了动。
盛锦初又道:“齐叔,我想去父亲生前的院子看看。”
“姑娘放心,老爷的院子老奴日日都去打扫......”齐肖在前方引路,盛锦初紧跟其后,路过翠珠时,叮嘱道:“跟方嬷嬷一块去做些吃食来。”
翠珠被盛锦初之前吓住了,现在仍心有余悸,老实地点头应了。
将人支开,两人一前一后的来到了一处院子,大火烧过的痕迹还在,后院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冷风拂过吹起了沙沙声。
“齐叔,您是父亲最信任的人,守了盛家三年,锦初感激不尽,这次锦初回来可能要做些大逆不道的事......”
“姑娘是指夫人?”齐肖立即猜出。
盛锦初紧绷着脸,艰难地点头。
齐肖直言不讳道:“三年前盛家出事后,夫人变卖盛家明面上在陇西的产业,还有良田,数十个铺子,庄子,一共一百多万两,老奴心疼老爷留下的产业,不想被糟践了,所以,私底下又给买回来了。”
盛锦初眼眸一动,猜出原因:“是因为太着急,所以贱卖的?”
齐肖表情僵住,也不隐瞒,点了点头:“至少便宜了五成。”
盛锦初攥住掌心,疼意逼着自己冷静下来,又听齐肖道:“老爷说,只要大姑娘想问得,让老奴知无不言,不必隐瞒,盛家生意不仅仅在陇西,大部分都在京城,知晓的人极少。”
说着齐肖恭恭敬敬地递上一枚羊脂玉佩,中间雕刻着锦初两个字。
“老奴不负所托,将盛家掌令交给姑娘。”
盛锦初接过玉佩,眼泪不自觉滚落,她吸了吸鼻子,起身屈膝:“齐叔,请受锦初一拜!”
“不可!”
“没有您,盛家的产业早已经被瓜分,您是盛家的恩人,晚辈应该拜您。”盛锦初这么说,齐肖收回了手,接受了这一拜。
盛锦初又第二拜:“恳请齐叔继续帮我打理盛家家产,也只有您能帮我了。盛家满门被灭内有蹊跷,我身为盛家女,不能坐视不理!”
齐肖激动道:“好!好!老奴果然没看错人,姑娘不愧是盛家独女,老爷在天之灵也可安息了,只要姑娘用的着老奴,老奴愿一辈子效忠盛家。”
盛锦初站起身:“齐叔,往后您不必自称为奴,您也不必唤我大姑娘,就称我锦初丫头。”
齐肖犹豫了片刻点点头答应了,试探道:“你是要去京城去找夫人?”
盛锦初摇头;“从她带着嫁妆离开陇西那一刻起,就和盛家断了关系,她不配做盛夫人。”
从盛锦初的语气里,不难听出对赵氏的怨恨。
毕竟是亲母女,齐肖也不好过多介入。
“齐叔,有几件事需要您帮我打听。”盛锦初垂眸低语几句,齐肖犹豫一瞬:“这事儿不难,我即刻派人去京城送信。”
“多谢齐叔。”
想要彻底摆脱赵氏,就必须捏住赵氏的把柄,让世人皆知,赵氏凉薄,连亲生女儿都不认了。

盛锦初冷笑:“这位夫人好生奇怪,初次见面便要挥鞭打人,又要拆粥棚,我本就是盛家嫡女,何须顶着名声?”
“就是!”
“锦初小姐就是盛家嫡女,这妇人怕不是来打秋风的亲戚吧?”
无数人站在了盛锦初身后,对着赵氏指指点点。
赵氏哪里见过这种阵仗,脸色极变,咬着牙对着盛锦初说:“你当真不认我?”
“夫人有病就去吃药,别在这碍手碍脚。”盛锦初面不改色道。
“你!!”赵氏险些被气得倒仰,手指盛锦初大骂不孝,盛锦初没好气道:“你未曾生养,与我不过一面之缘,何来不孝之说?”
赵氏被噎得脸色涨红。
“还别说,这夫人长得的确有些眼熟。”
人群里议论纷纷。
赵氏在陇西时也很少出门,即便出门,脸上也敷了一层厚厚的妆容,和此时的打扮完全不同。
所以一眼认出来赵氏的人并不多,只是有些眼熟,又不敢确定。
赵氏赶紧道:“我是盛家主母......”
“胡说八道,我母亲早就跟随父亲而去了,尸骨还葬在盛家祖坟呢,你是哪里冒出来的厚脸皮,竟敢冒名顶替我母亲的身份!”盛锦初两手叉腰,拔高了声音,气势迸发:“陇西城谁不知道我母亲待人亲和,怎会是你这般轻浮模样。”
“孽障!”赵氏气得大骂。
盛锦初眼底划过一抹讥笑,这就急了?
她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赵氏气的胸口起伏,赤红了眼瞪着盛锦初。
倏然从身后传来了一道悲愤气恼的声音:“锦初,你明明和我一样是个丫鬟,为何要冒充姑娘的身份呢!”
这声音,她太熟悉了。
正是被关押了许久的翠珠,昨儿晚上砸坏了门锁偷偷跑了出去。
盛锦初震惊地盯着翠珠看:“你......你怎么在这?”
翠珠冷笑:“咱们好歹一块伺候了姑娘十年,你为了霸占姑娘的身份,如此心狠手辣,居然要我性命,幸亏我逃出来。”
身后方嬷嬷咬牙,恨恨地瞪着翠珠,姑娘果然猜对了,这贱婢就是夫人的人。
只是方嬷嬷不理解,虎毒不食子呢,夫人为何要这么做?
盛锦初小脸一白,故作心虚。
翠珠弓着腰搀扶赵氏的胳膊,声泪俱下:“夫人,锦初胆大妄为,擅自抱着老爷的牌位下山,自以为盛家没了人证实身份,就敢自私认下盛家独女的身份招摇撞骗,您一定要为姑娘讨个公道啊。”
赵氏看见了翠珠,腰杆子蓦然挺直了,冷笑:“盛锦初,你现在还有什么好说的,我命你们几个在大梵山看守,你们竟敢私自下山冒名顶替,罪该万死!”
有了翠珠的出现,局势一下子就扭转了。
不少人半信半疑地看向了盛锦初。
难道眼前的小姑娘当真是冒名顶替的?
盛锦初目光紧盯着翠珠,她给过翠珠机会了,非要找死,她也只能成全了。
“这么说,你是夫人的人?”盛锦初看向翠珠问。
翠珠毫不犹豫地点头:“自然,奴婢是夫人从人牙子那买来的,在盛家已经十一年了,夫人待奴婢极好,所以,奴婢一定要揭穿你!”
一口一个奴婢,倒显得有些怪异。
盛锦初又看向了赵氏:“夫人可认同翠珠的话?”
赵氏皱眉,细细思索确定话没有什么纰漏,点了点头:“确实如此,锦初,念在你伺候嫣嫣十年的份上,你只需要下跪承认错误,我可以饶你不死。”
盛锦初身子纹丝不动,只是嘴角勾起了一抹冷笑。
僵持之际,也不知谁喊了声陆大人来了。
一听陆大人三个字,赵氏的怒火立即消散了许多,转过头便看见了身穿湛蓝官袍的中年男人带着数十个衙兵走了过来。
“陆大人来得正好,这小姑娘年纪轻轻不学好,冒充我女儿盛嫣嫣,败坏我盛家名声,还请陆大人快将此人抓起来。”
赵氏对着陆大人使了个眼色,赵家在京城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她兄长的官职比陆大人大了几层。
盛锦初抬起头,目光平视赵氏,试图从她的眼睛里找出一丝丝的不忍,可惜,她失望了。
她转过头看向了陆大人:“陆大人想必是见过我父亲的,整个陇西都知道,我这张脸像极了父亲。”
“天底下相似之人太多了,难道个个都是血亲,人证物证都在,你还敢狡辩!”赵氏呵道。
盛锦初垂眸,看向了齐肖,齐肖微不可见地冲着她点了点头,京城和太子那边她都派人盯着。
时间掐得不早不晚。
赵氏来时,太子刚好也抵达了陇西,此时应该就在某个角落。
盛锦初掐着掌心,泪水盈盈地看向了赵氏,消瘦单薄的身子摇摇欲坠,身后方嬷嬷忍不住开口:“姑娘,您又何必遮遮掩掩,若是老爷还在,谁敢这么欺负您?”
“嬷嬷,别说了......”
“老奴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方嬷嬷气呼呼拔高声音:“当初老爷死后,头七刚过,夫人就将您送去大梵山,转头又贱卖了盛家在陇西的家产,带着嫁妆回了京城,这三年连封书信都没送来过,您又何必替夫人隐瞒呢。”
话音落,人群躁动起来。
赵氏脸色微变。
方嬷嬷伸手从盛锦初怀中掏出一摞字据,高高举起:“这些就是夫人贱卖盛家家产的字据,上面可还有夫人的签字画押。”
众人立即顺着方嬷嬷的手上看去。
盛锦初面露惊慌,赶紧去拉方嬷嬷:“嬷嬷,不可!”
两人争执间,方嬷嬷手上的字据宛若漫天撒花,全都扬了出去。
不少人捡起看了,纷纷倒吸口凉气。
“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儿,盛老爷死后,盛夫人没多久就变卖了盛家家产,连夜逃走。”
“呸!丧良心的东西,盛老爷尸骨未寒,丢下一个女儿就走了,瞧瞧小姑娘瘦成什么样,再瞧瞧这位夫人,穿金戴银,披红挂绿,珠圆玉润哪有半点死了丈夫的难过模样?”
“这么一说,还真有点儿像那位盛夫人,难怪小姑娘说盛夫人死了,毕竟,随丈夫而亡的盛夫人和抛弃亡夫变卖盛家家产潜逃,丢弃孤女的人而言,还是死了名声好听些。”
“这人三年都不见一个影子,该不会是回来和盛姑娘争家产的吧?”
赵氏脸色突然大变,没想到这些百姓对自己印象这么差,面上浮现心虚,她对盛家本就没感情,又怎么会为了一个死人守寡?
盛锦初就这么平静的看向赵氏的气急败坏,她抬起手,四周瞬间安静下来:“身为盛家妇,不替丈夫守寡,连夜变卖家产离家,三年后又来欺辱盛家孤女,我倒要问问吏部尚书,何为公道!”
她掷地有声,眸光坚定,丝毫没有胆怯。
单是站在那,小小年纪气势不容小觑。
盛锦初的身后数百个百姓愤愤发声:“忒不要脸了,拿着嫁妆离了盛家,就表示和盛家断了关系,如今还要找个人冒充盛姑娘夺家产,欺人太甚!”
“盛老爷为陇西做了这么多年好事,对我们有恩,在陇西,我们决绝不允许任何人欺辱盛姑娘!”
“对!!!”
一人呼,百人应,数百人站在了盛锦初身后。
阵仗浩大,令人心惊。
赵氏惊愕万分,否认也不是,承认也不是,处境尴尬的骑虎难下,将求救目光落在了陆大人身上。
陆大人沉着脸,鄙夷地看了眼赵氏,虎毒不食子,好歹也是亲生女儿,为了财产竟连亲生女儿都不顾了,沉声问:“你说你是盛夫人,可有证据,本官在陇西数年和盛老爷也有几分交情,这小姑娘的眉眼像极了盛老爷,怎么可能是假的呢?”
赵氏错愕,手指着盛锦初:“好啊,你胆子忒大,煽动百姓收买知府坐实身份,不就是贪图盛家财产,我岂能让你如愿!”
只见赵氏扬起手,盛锦初挺身而出,眸光锐利,语气不疾不徐道:“你说我是冒充盛家嫡女,那敢问这位夫人,真正的盛家嫡女在何处?”
她知道盛嫣嫣躲在马车里,坐享其成。
她偏要将人拽下来,受人指责。
赵氏还以为盛锦初是怕了,得意道:“嫣嫣知书达理,是我精心培养的大家闺秀,可不像你这般粗鲁,抛头露面,不知所谓!”
紧接着赵氏伸手指了指身后马车:“嫣嫣,下来!”

盛嫣嫣得知祁予安来找她,在老夫人那露了脸就往回来,一路小跑,生怕跑慢了会被盛锦初抢走了风头。
那张脸,太招人嫉妒了。
来到大厅果然看见了祁予安的身影,京城的天比陇西暖和,祁予安穿着件锦色长衫,领口处围着一圈洁白狐狸毛,衬得他肤色更加白皙,五官俊朗,容颜俊俏。
“予安哥哥!”盛嫣嫣一脸娇羞上前。
祁予安乍然看见了来人,欣喜不已:“嫣嫣,你终于回来了,两个月不见,你瘦了。”
“我......”盛嫣嫣的眼睛瞄向了盛锦初,眼珠子滴溜溜转,只见祁予安说:“你怎么会将她给带回来,晦气。”
盛嫣嫣愣了愣。
盛锦初也坐不住了,站起身往外走,却被祁予安给拦住了:“我何时让你走了?”
她抬头看向了祁予安,反问道:“你是赵家什么人,初次见面为何要为难我?”
祁予安语噎。
他和赵家半点关系也没有,只知道自己的未婚妻是赵家表姑娘,一开始他极不愿意,直到看见了盛嫣嫣。
一见倾心也不过如此。
但上辈子就因为盛锦初上门认亲,导致母亲对嫣嫣有偏见,让嫣嫣伤心了好些日子。
这辈子他绝不会让盛锦初有机会伤害嫣嫣。
“伶牙俐齿,别以为我不知你打的什么鬼主意,我告诉你,我不会让你得逞的,你休想伤害嫣嫣!”祁予安厌恶道。
盛锦初已经确定了祁予安和自己一样,也是重生的,瞎了眼的认定了盛嫣嫣就是盛家嫡女。
蠢货!
“听这位公子的口气,大约是认识我?”盛锦初长眉一挑,一副要追究的架势,吓得盛嫣嫣赶紧捂着心口:“予安哥哥,我突然不舒服,你能不能陪我出去透透气吧。”
祁予安闻言立即收回眼神,焦急的看向盛嫣嫣:“嫣嫣,你没事吧,用不用找个大夫看看。”
“不必了,只是有些闷得慌......”
盛嫣嫣迫不及待的拽走了祁予安,生怕对方多留片刻。
“姑娘。”方嬷嬷又气又怒,来了赵家被人轻视,还不如留在了陇西呢,至少没人敢给姑娘脸色瞧。
盛锦初耸耸肩,不以为然:“走,去给外祖母请安。”
丫鬟继续拦她,盛锦初冷了脸:“我是跟着你们姑奶奶一块回来了,看穿着打扮也不是奴婢,你究竟是授了谁的意敢阻挠我?”
丫鬟一愣。
“这就是赵家的待客之道,嬷嬷,既然赵家不待见,咱们收拾东西回陇西!”盛锦初继续逼问。
方嬷嬷点头。
丫鬟却慌了:“奴婢,奴婢并不是这个意思,奴婢未见过姑娘,一时不识身份,还请姑娘恕罪。”
丫鬟悻悻让了路。
盛锦初瞥了眼丫鬟,记住了对方的容貌,一时并未发作,招来路过小丫鬟带路,到了松堂院才停下。
“姑娘,这就是老夫人的院子了。”
“知道了,你下去吧。”盛锦初大方地给了赏,小丫鬟又惊又喜,连连道谢后方才离开。
站在院子门口她并未进去,只是站着。
单薄小巧的身影站得笔直,方嬷嬷虽有不解,还是陪着一块站着,不知道站了多久。
直到里面走出来个老嬷嬷。
“你是?”
“我是盛锦初,听闻外祖母病了,想来看看,不知外祖母可好些了?”盛锦初眨着水汪汪的眼睛,一脸担忧的看向了内屋方向。
老嬷嬷上下打量了眼盛锦初,暗暗点了点头,道:“姑娘稍等,容老奴进去传个话。”
“有劳嬷嬷了。”盛锦初握住了老嬷嬷的手,从长臂褪下一只成色极好的玉镯。
老嬷嬷推辞,盛锦初却后退一步,满脸的仰慕和胆怯:“我,我初来乍到许多规矩不懂,若是有不得当之处,还请嬷嬷日后提醒一二。”
看着盛锦初乖巧可爱的懂事模样,老嬷嬷心都快化了,这样好的表姑娘,怎么姑奶奶就不喜欢呢?
老嬷嬷点点头,转身又进去了。
盛锦初揉了揉手腕,那只玉镯成色极好,嬷嬷也是下人,也有私心,怎么可能不动心呢?
要是推辞,那就是礼物不够贵重!
很快礼物就发挥了重要作用,老嬷嬷笑着将她引进门:“老夫人听说表姑娘回来了,让您进去。”
“多谢嬷嬷。”
“叫我谭嬷嬷就行。”
盛锦初点头,乖巧喊了句谭嬷嬷。
进了门,古香古色的屋子里燃着檀香,一旁的赵氏红了眼,见着盛锦初来,背过身去揉了揉眼。
谭嬷嬷道:“哎呦我的姑奶奶唉,怎么又掉金豆子了,老夫人可是要心疼的。”
赵氏忙止住了眼泪,谭嬷嬷转身就让丫鬟扶着赵氏去后头洗漱。
将赵氏支开。
盛锦初轻轻抬头看向了榻上的老夫人,莫约六十左右,头戴东珠抹额,手里还攥着一串佛珠,半眯着眼假寐。
“老夫人,表姑娘来了。”谭嬷嬷小声提醒。
赵老夫人睁开眼,神色淡淡地瞥了眼盛锦初。
“给外祖母请安。”盛锦初乖巧行礼。
赵老夫人继续打量着,许久后才抬手叫起,转过头反而问起了盛嫣嫣:“嫣嫣呢?”
谭嬷嬷一愣,支支吾吾,瞄向了盛锦初,赵老夫人又将视线落在了盛锦初身上。
“你和嫣嫣一块回来的,她人呢?”
“刚才在大厅见过一次。”盛锦初如实回应。
赵老夫人哼哼,冲着盛锦初挥挥手:“你退下吧。”
“是。”
盛锦初乖巧退下,面上看不出半点委屈,人一走,赵老夫人瞥了眼桌子上留下的锦盒。
谭嬷嬷顺着视线将锦盒递来,打开来,露出了里面的三颗药丸,以及一串佛珠。
看清里面的东西后,赵老夫人眼眸一缩,不可置信地拿起一粒嗅了嗅:“这,这是还命丹?”
“不会错的,当年太后服用过,我曾在旁闻过,就是这个味道,还命丹极珍贵,她居然送来了三颗!”
人老了就怕死,赵老夫人身体每况愈下,最忌讳生病,如今极注意养生,得到还命丹,也就意味着至少保她十年寿命。
“锦初表姑娘有心了。”谭嬷嬷夸道:“老奴瞧着锦初表姑娘站在门外好些时间了,就这么等着。”
赵老夫人听着又看向了那串佛珠,十八颗罗汉珠,颗颗饱满上面雕刻的人物栩栩如生。
“这是......天珠所制,集齐十八颗罗汉更是难得。”赵老夫人惊讶不已,立即就将手上的珠子放下,爱不释手般攥紧了十八罗汉珠。
谭嬷嬷趁机道:“锦初表姑娘还真是孝顺。”
赵老夫人因这两样东西对盛锦初的印象改观了不少,瞧着性子安安静静,长得也标致。
“出身低微了些,不过,盛家就剩她一人了,出手难免太阔绰了。”赵老夫人拨弄佛珠。
谭嬷嬷则道:“那是锦初表姑娘大方,知道孝顺。”
有些人就是有,也未必舍得给。
这话意有所指,赵老夫人拨弄佛珠的手一顿,扬眉问:“嫣嫣呢?”
“祁世子知晓姑奶奶今日回来,刚才来了府上。”谭嬷嬷点到为止,赵老夫人立即就发现不对:“祁世子怎会知晓?”
谭嬷嬷摇头,不敢说。
赵老夫人脸色变得阴沉,怕是盛嫣嫣早早就派人给祁予安送信了,盛嫣嫣刚才来只是露了脸就急吼吼地去找祁予安,半点都没有关心自己的身体。
有了盛锦初的对比,赵老夫人心里不自觉地就偏向了盛锦初。
赵氏整理完衣裳回来就看见了母亲若有所思,也没见着盛锦初,便道:“母亲见过那丫头了?”
赵老夫人瞥她:“好歹也是你亲生养的,别厚此薄彼,我瞧锦初那丫头模样不错,将来会有出息。”
赵氏撇撇嘴,不以为然:“也就那张脸能看了,商女身份,不依靠赵家,谁能娶她?”
“你莫不是忘了,祁国公的这门婚事是属于锦初的。”赵老夫人提点:“想要锦初丫头心甘情愿地让出这门婚事,你还要下点功夫,别功亏一篑。”
赵氏被教训的连连点头:“女儿谨记母亲的话。”

盛嫣嫣两手紧攥,深吸口气,撩起帘子下了马车,一露脸,冲着盛锦初痛心疾首道:“锦初,你,你为何要冒充我的身份?”
再次见到盛嫣嫣,盛锦初恨不得划花了对方的脸,心口起伏,恨意骤起,咬着牙尝到了血腥味才将怒火压下。
她往前一步,看向盛嫣嫣的眉眼,拔高了声音问:“嫣嫣,你说你是盛家嫡女,那我问你,这三年你在何处?”
盛嫣嫣眼皮跳了跳,她若回应是在大梵山,肯定会被揭穿,因为她早就在京城露过脸。
还去过数次祁国公府。
“在,在京城外祖家,替父亲守孝。”盛嫣嫣眼眶一红,委屈道:“锦初,我对你不薄,你不该如此任性妄为......”
“陇西有位厉害的摸骨大夫,可以摸骨断龄,你我之间相差两岁,若被摸骨,定能算出年龄。”
盛锦初直接打断了盛嫣嫣的话,又看向了赵氏:“族谱记载,盛家嫡女今年堪堪十五,这是做不了假的,夫人敢不敢让摸骨大夫试试?”
盛嫣嫣脸色骤然惨白,紧张地看向了赵氏。
赵氏皱眉,不悦道:“我的女儿我岂会认错,我说她是真的就是真的,盛锦初,你就是个丫鬟,被我收留给了盛姓,如今还想鸠占鹊巢,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救你!”
看着赵氏眼底毫不遮掩的厌恶憎恨,盛锦初只觉得心都被揪起来了,呼吸有些不顺。
盛嫣嫣此时也朝着翠珠使了个眼色,翠珠立即朝着盛嫣嫣爬了过来,跪地磕头:“奴婢给姑娘请安,姑娘,您再不回来,就要被人顶替了,锦初就是个白眼狼,嘴皮子灵巧,哄人的功夫也是一流的,诸位都被骗了。”
看着两人的表演,盛锦初耐心耗尽,喊了句:“齐叔,有关盛家清誉,劳烦您了。”
齐肖走了出来,连称不敢当,道:“诸位有不少人见过我老齐,跟了盛老爷十余年,盛老爷每每出海,或是去塞外都会托人给盛姑娘写家书,讲述半路风景如何。”
他掏出几封陈旧的家书,展开举起:“吾女锦初,今北梁十二年东,塞外牛羊成群......”
锦初两个字赫然醒目。
好几封书信都是如此。
齐肖看向了赵氏:“盛老爷喜墨宝,流出不少字在外,拿来比对就知书信真假,另盛老爷在世时每年都会在墨宝斋给盛姑娘作画,一共百幅画。”
“不止,还有在珍珠阁给盛姑娘留下许多首饰,积攒嫁妆,每一套首饰后方都写着锦初小姐的名字。”
“盛家在陇西十二个掌柜地,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见过锦初小姐的画像,绝不会认错。”
人群后出现十来个人,纷纷替盛锦初作证。
这下,铁证如山。
盛锦初抬起平静的眸子看向了赵氏和盛嫣嫣,两人脸色惨白。
盛锦初看向了翠珠:“你跟了我十年,我对你不薄,为何要帮着母亲陷害我,难道是因为家产?”
翠珠傻眼了,着急地看向了赵氏,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不可思议地看向了盛锦初:“你是故意放奴婢出来的!”
“小贱蹄子,姑娘对你不薄,你竟被夫人收买诬陷姑娘,该死!”方嬷嬷早就忍不住了,见真相水落石出,二话不说抡起膀子左右开弓,嘴里骂骂咧咧:“虎毒还不食子呢,姑娘小小年纪失了靠山就已经够苦的了,还要被人污蔑身份争家产,丧良心的东西!”
方嬷嬷嘴上不依不饶地骂人。
赵氏听的面红耳赤,眼看着局势不对,扭头就要走。
噗通!
盛锦初双膝一软重重跪在地上,哽咽道:“母亲,其实女儿刚才就认出您了,只是不明白,您为何对女儿如此心狠手辣。女儿从记事以来,您就不许女儿出门露脸,事事严厉。女儿不怪您,只是您不该贱卖了父亲的家产,那可是父亲的心血啊。”
一句又一句的指责,直接将赵氏的虚伪脸皮给扯下来。
赵氏喉间涌出腥甜,目光对上了盛锦初似笑非笑的眼神后,耳边还有怒骂声,她脑子嗡的一下炸开了。
失控般一巴掌打下来:“你明明认出为何还要装模作样,孽障,我怎么会生了你这个畜生,早知道当初就该将你掐死!”
盛嫣嫣急得拽了拽赵氏的衣袖提醒。
赵氏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刚才已经承认了,她怒意攻心想要走,却被陇西百姓围了个严严实实。
盛锦初白皙如玉的脸上顶着五个鲜明的巴掌印,猛地呕出血来,摇摇欲坠地站起身,看向陆大人。
“盛嫣嫣冒名顶替我的身份,败坏盛家清誉,还请大人看在家父的薄面上,还盛家个公道。”
“盛锦初,你敢!”赵氏咬牙切齿。
盛锦初不为所动,又说:“按照当朝律法,夫家家产是不能被随意变卖的。”
赵氏心底隐隐有些不安。
盛锦初一字一句道:“不问自取就是偷窃,我要状告赵氏偷窃盛家家产,这些字据上有赵氏的签字画押,便是证据!”
“还有这个丫鬟吃里扒外,污蔑盛家清誉,也请大人做主。”盛锦初指着翠珠。
翠珠慌了,彻底的慌了,对着盛锦初磕头:“姑娘,奴婢知错了,都是夫人逼着奴婢这么做的,求您看在奴婢伺候您的份上,饶了奴婢吧。”
哗!
人群倒吸口凉气。
“最毒妇人心,也不过如此了。”
“赵家,这不是明摆着吃绝户吗,说不定,盛老爷死也有蹊跷,还有盛家那场大火。”
“细思极恐啊,刚才盛姑娘不是说了吗,从记事开始就没露脸过,这不是明摆着早就在筹谋了。”
“偌大的陇西城,外人居然没见过盛姑娘,要不是盛老爷生前留下墨宝,险些就被这毒妇混过去了。”
流言蜚语,无尽蔓延,越发不知收敛,赵氏见状终于察觉事情的严重性。

赵氏紧掐掌心,看着四周百姓纷纷指责自己,她皱着眉冷脸看向了盛锦初,呼吸急促,眼底依旧是遮掩不住的厌恶。
气氛僵持。
忽然,盛嫣嫣扑通跪在了盛锦初面前,哽咽道:“锦初,你误会夫人了,其实......其实夫人是有难言之隐。”
“嫣嫣!”赵氏心疼地看着盛嫣嫣,欲要伸手扶她,却被盛嫣嫣拒绝,她扬起头,一字一句道:“自老爷去世后,夫人就大病一场,大夫说经不起刺激,否则会认错人,这三年是我擅自做主趁虚而入,顶替了你的身份,你要打要罚,我绝无二话。”
盛锦初皱着眉。
“锦初,其实夫人错把我当成了你而已,夫人还是疼爱你的,你可是夫人的亲生女儿。”
盛嫣嫣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极伤心,还冲着盛锦初砰砰磕头:“三年之约已到,夫人是特意来接你回京城的,只是不知刚才怎么又错认了人,我不敢贸然刺激夫人,才没来得及解释。”
一番话说得密不透风。
瞬间扭转了赵氏不认亲生女儿的原因,甚至还给盛嫣嫣的身上扣上不得已的原因。
四周的愤怒叫骂声渐渐弱了下来。
“锦初,夫人之所以认错了人,那还不是因为我伺候了你十年啊,日日跟随的缘故。”盛嫣嫣眼尾染上委屈,眼泪大颗大颗流淌。
赵氏咽了咽喉,顺势点头:“原来是我认错了人,难怪......难怪看锦初这么熟悉。”
“锦初!”赵氏伸手就要去握盛锦初的手,刚迈开脚步,两眼一闭,身子软了下来。
幸好身后丫鬟及时扶住。
盛嫣嫣慌了:“锦初,夫人一定是又犯病了,快带她去医治。”
一旁陆大人犯了难,看向了盛锦初:“盛姑娘,这......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赵氏毕竟是盛锦初的生母,人家伤心过度认错了人,总不能将人抓起来吧?
盛锦初眯眼看着躺在丫鬟怀中的赵氏,装病装晕就想躲过一劫?
做梦!
她立马泪眼婆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母亲当真是糊涂了,为了个丫鬟居然诬陷亲生女儿。”
“姑娘!”方嬷嬷急了,这明显就是圈套,姑娘怎么还被夫人给骗了?
盛锦初攥住了方嬷嬷的手腕,吸了吸鼻子道:“嬷嬷,先将母亲抬回去,日后的事往后再说也不迟。”
盛锦初冲着方嬷嬷眨眨眼。
她的仇敌可不仅仅是赵氏,也不指望仅凭今日就能将赵氏绳之以法,她不急。
闹剧散
赵氏被抬回了祖宅,安置在了客房,盛嫣嫣几次欲言又止,但眼下赵氏还没苏醒,也就没有多嘴。
盛锦初就站在床榻前,居高临下地盯着赵氏看。
眉眼轮廓都是大美人儿,肤色白皙,比记忆中更添几分风韵,许是她的视线太过于犀利。
榻上的人无法装睡了,悠悠然睁开眼。
“锦初!”赵氏故作惊讶和欣喜地拉着盛锦初的手,激动万分道:“怎么瘦了这么多。”
从前赵氏从未给她半点慈爱,也极少会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冷不丁地这般做作,盛锦初反而有些不自在。
“夫人您终于醒了。”盛嫣嫣也扑了过来。
赵氏瞥了眼盛嫣嫣,面上故作不悦:“你这孩子也是,明知自己是个丫鬟,为何要冒充锦初身份,害我这些年疼错了人!”
盛嫣嫣立马认罪:“夫人,我只是一时不忍,加上我从小失了父母双亲,一时糊涂,才会将错就错,求夫人原谅。”
“出去跪着,没有我的吩咐不准起来!”赵氏疾言厉色道。
盛嫣嫣不敢多说,提着裙子往外走。
和从前一样,盛嫣嫣犯了错赵氏就会表面严厉苛责几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罚跪就想蒙混过去?
想的美。
“慢着!”
盛锦初开口拦住了她。
“锦初?”赵氏握着她的手不自觉加紧:“一个丫鬟而已,犯了错就该罚,你不必求情。”
求情?
她恨不得打死盛嫣嫣。
但现在还不是时候,留着还有大用处。
“母亲,盛嫣嫣这几年毕竟代替我照顾了您,这次险些酿成大错,就再罚她二十个板子,功过相抵,如何?”盛锦初道。
赵氏闻言面上已经不耐烦到了极点,却又不得不强按住情绪:“就依你。”
盛嫣嫣小脸一白,但一想到盛锦初的倔强脾气,还有今后的打算,咬咬牙强忍住了。
门外传来板子声,以及盛嫣嫣破碎的惨叫声。
屋子里的赵氏心不在焉地和盛锦初闲聊着,眉头紧皱,时不时瞥向窗外。
盛锦初也不曾戳破。
终于,二十个板子打完了,外面的丫鬟说盛嫣嫣已经晕过去了,赵氏的脸色骤然沉了下来,低头间敛去了心疼,再抬头已是平静:“是么,犯了错就该罚,拖下去吧,别弄脏了姑娘的眼。”
“是。”
连夜赶路,赵氏已是满身疲倦,还要硬撑着和盛锦初周旋,她揉了揉眉心,借口乏了。
盛锦初站起身,贴心的替赵氏掖了掖被子,而后一脸乖巧地退下,转过身的功夫脸已沉。
方嬷嬷迎上前,环顾四周到底是什么都没说,扶着盛锦初进了院,才忍不住道:“姑娘,夫人明显是不怀好意,您可千万别上当啊。”
今日她看得清清楚楚,夫人看姑娘的眼神里没有一点温柔和怜惜,只有无尽的厌恶。
像极了对仇人。
大雪纷飞,她站在了廊下,寒风刺骨刮过脸颊,阵阵凉意袭来,远不及在牢狱内被鞭打时的疼。
她笑:“嬷嬷,现在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她毕竟占了生母的头衔,想要摆脱,还需要时间。”
赵氏装病,她无可奈何。
“那,那就这么算了?”方嬷嬷心疼,姑娘这三年过得艰难,反观盛嫣嫣却被夫人养得珠圆玉润,身上穿戴件件不菲。
这算什么?
盛锦初不语,抬眸看了眼迎风而来的齐肖,待人走近,齐肖从怀中掏出了字据。
“翠珠那丫头都招了。”
盛锦初看了眼字据,上面写着翠珠是何时被赵氏给收买,赵氏又叮嘱过她做什么,写得十分详细。
“辛苦齐叔了。”
齐肖摇头:“姑娘客气了。”
刚才赵氏装晕,现场乱成一团,齐肖得了盛锦初的吩咐将翠珠给带下去,一顿鞭子就让翠珠招了。
“先放在庄子上养着,别弄死了。”
“姑娘放心。”
骤然一阵寒风刮过,吹起她额前碎发,风雪入了眼,一阵冰凉,可她眸底的寒意却比风雪更凉。
她看向了齐肖:“劳烦齐叔准备些贺礼,我要亲自去拜见知府。”
齐肖并未多问原因,点头下去准备。
方嬷嬷见姑娘一夕之间仿佛长大了,为人处世荣辱不惊,像极了老爷年轻时的样子。
“老奴给您准备手炉。”
盛锦初微微一笑,方嬷嬷跟了她多年,是她乳娘,上辈子死在了京城赵家的棍棒之下,尸骨都快被打成泥,惨不忍睹。
这辈子她会让方嬷嬷有个好归宿。
半个时辰后齐肖准备好了马车,盛锦初临上马车前叮嘱道:“看住了那些人。”
齐肖点头。
马车行驶,盛锦初两只手紧攥着手炉,思索间已经到了陆家,派人送了帖子后,很快就有人来引路。
“盛姑娘,我家大人请姑娘进去。”
进了门,踩着路上的积雪往前走,兜兜转转才到了正厅,小厮道:“盛姑娘稍等,我家大人一会就来。”
“不急。”
下人上了茶水点心。
盛锦初坐在椅子上,安安静静的等着。
过了一会儿陆大人才姗姗来迟,看见来人,眸色闪烁。盛锦初站起身行礼,陆大人挥挥手:“不必多礼,坐吧。”
两人落座。
“陆大人,我今日冒昧前来是有一桩事相求。”
陆大人长眉一挑,并未接话。
“我母亲得了癔症,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被人怂恿贱卖了盛家家产,我想追究此事。”
盛锦初眸色淡然,语气平静:“那些家产都是父亲在世时打拼下来的,白白被人糟践,我于心不忍。”
“此事已过了三年,你又何必追究不放呢。”陆大人叹气:“而且卖家产是你母亲同意的,查到了不该查的,你将来去了京城如何面对赵家?”
陆大人能说这话,完全是看在了过去和盛老爷关系匪浅的份上,才提点几句。
“盛姑娘,赵夫人毕竟是你亲娘,你的婚事还需要她掌看,有些事睁只眼闭着眼,对你无害。”
陆大人为官多年,见惯了形形色色的人,又怎么会看不出来赵氏今日究竟是真病还是假病,只是京城赵家权势滔天,他得罪不起,也不想掺和进去。
“大人!”盛锦初缓缓站起身,语气坚决:“倘若我执意要追究呢?”
陆大人看着小姑娘一脸决绝,皱着眉:“那可是你外祖家!”
盛锦初抿唇不语。
两人僵持了片刻后,陆大人深吸口气只好妥协:“看在你父亲的份上,我只帮你这一次,日后别让我为难了。”
“多谢大人。”
从府衙离开时已接近傍晚了。
外面的风更冷,盛锦初顶着风雪钻入马车,手上的炉子早就没了温度,嬷嬷拉着她的手揣在怀中暖和。
主仆两人回了祖宅时,赵氏在大厅等她。
赵氏见她回来,欣喜上前:“锦初,你终于回来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