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可汗站起身来,缓缓说道:“实不相瞒,我突厥内部也有一些势力企图破坏与大唐的和平。李长羡皇子称帝,是为了稳住这些势力,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在突厥的大唐子民。他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大局着想。”
使臣听了,心中暗自思量,觉得突厥可汗所言似乎有些道理。
但此事关系重大,他不敢擅自做主。
于是,他说道:“可汗所言,我会如实回禀我大唐陛下。至于如何定夺,还需陛下圣裁。”
几日后,使臣带着突厥可汗的话,回到了大唐。
他马不停蹄地赶往皇宫,向女帝复命。
女帝听了使臣的汇报,顿时冷笑一声,“真是可笑,区区理由,甚为荒唐。”
女帝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御书房内,手中握着一份密报,眼神冷峻如冰。
她猛地一拍桌案,声音在空旷的殿内回荡:“李长羡竟敢谋反!朕岂能容他!”
一旁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忐忑不安。
宰相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此事或许尚有隐情,不如先派人调查清楚,再做定夺。”
女帝冷冷地扫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杀意:“谁再敢阻拦,杀无赦!”
宰相无奈,只得退下。他知道,此刻的女帝已经怒火中烧,任何劝阻都是徒劳。他悄悄对身旁的李淳风低声道:“李大人,此事恐怕只有公主能劝得动陛下了。”
李淳风点了点头,心中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他匆匆离开皇宫,直奔公主府。
公主府内,武柔正坐在窗前,手中捧着一本书,却心不在焉。她抬头看见李淳风匆匆而来,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李大人,何事如此匆忙?”武柔站起身,眼中满是疑惑。
李淳风叹了口气,低声道:“公主,大事不好。陛下决定兴兵征伐李长羡,以谋反的名义。”
武柔闻言,脸色瞬间苍白,手中的书也掉落在地。
她颤抖着声音问道:“母亲……母亲真的要杀长羡哥哥?”
李淳风点了点头,神情凝重:“陛下已经下令,任何人不得阻拦。公主,此事恐怕只有您能劝得动陛下了。”
武柔眼中泪水夺眶而出,声音哽咽:“不行,我不能让母亲杀了长羡哥哥!我要去见母亲!”
她不顾一切地冲出公主府,直奔皇宫。
李淳风紧随其后,心中暗自祈祷,希望公主能够平息女帝的怒火。
皇宫内,女帝正坐在御书房中,手中握着一杯茶,眼神冷峻。
她抬头看见武柔匆匆而来,眉头微微一皱:“柔儿,你来做什么?”
武柔跪倒在地,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母亲,求您放过长羡哥哥吧!他绝不会谋反,一定是有人陷害他!”
“柔儿,此事与你无关。李长羡谋反,罪无可赦。”女帝冷冷地看着她,声音如同寒冰:
武柔抬起头,眼中满是哀求:“母亲,长羡哥哥对我恩重如山,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死!求您饶他一命!”
女帝眼中闪过一丝不耐,声音更加冰冷:“柔儿,你不要再为他求情了。朕心意已决,任何人不得阻拦。”
武柔见母亲态度坚决,心中绝望至极。
一天夜里,宫女们发现武柔割腕了,鲜血染红了床铺。
女帝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刻赶到公主府。
看着昏迷不醒的女儿,女帝心疼得泪流满面:“柔儿,你这是何苦呢?”
这时,李淳风在一旁轻声说道:“陛下,公主对长羡皇子情深意重,如今为了长羡皇子竟做出这样的事,可见她心意已决。陛下,还望您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