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的供销社工作人员,就和后世的公务员一样,捧的是铁饭碗。 每天上班、下班,不管卖的东西多还是少,工资都是一样的,没有提成。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怎么可能对顾客有好脸色?
供销社的工作人员一看陆海山这个样子,就知道他肯定是从乡下来的。
看他这架势,还想买大米、买面粉。 所以这名工作人员就问道:“你有票吗?”
陆海山的脑子一下就卡壳了,情不自禁地说道:“什么票?”
随后他忽然想起来,他现在是在 1979 年,还是属于计划经济时代。
米面油奶粉等各种生活物资,被国家掌握在手里。
要想买这些物资,仅仅有钱可不行,得有票。
买米、买面粉得有粮票,买猪肉得有肉票,买奶粉得有奶票。
而且奶粉这种既昂贵又比较紧俏的商品,可能光有票还不够,还得需要单位开介绍信,或者出一个证明。
买自行车、收音机得用工业票,等等,不一而足。
一般的农民,只能够拿到粮票、油票以及肉票三种票。
这些票也是公社分给大队,大队按照每年或者每个季度,大队成员的工分数量进行发放的。
陆海山怎么可能有票?
但是这粮食他非买回去不可。
如果不买回去,一家人吃什么?
要是等大队发放的救灾粮,那肯定是不够的。
陆海山便露出笑容,用非常谦卑的态度问道:“同志,我这里没有票,你看看,你卖给我,价格高一点都行,我买一点成不成?”
这名女售货员,一听说没票,还想花高价买,立马义正言辞地拒绝,并且痛斥陆海山说道:“没票你买什么?没票一边去。没有票,就想买粮食、买面粉。你要干嘛?你想犯罪呀?”
陆海山被骂得没有脾气,捏了捏鼻翼,直接退出了供销社。
江城县不止一个供销社,但无论是其他的供销社,还是百货商城,肯定都得凭票购买。
不过陆海山相信,无论在哪个时代,肯定都有钻空子的人。
他忽然想到了,刚刚贩卖黄色书籍的王翔。
这小子既然有渠道搞到黄色书籍,那肯定有渠道搞到粮票。
陆海山又急忙来到电影院那边去找王翔。
一会儿 6 点供销社就得下班了。
王翔的眼睛很尖,他一眼就看到了陆海山。
拍了拍陆海山的肩膀,说道:“怎么样,哥们儿。买一本吧。”
陆海山把王翔拉到了偏僻的墙角处,问道:“你这里除了有这种书,还有没有别的?”
王翔不可思议地看了陆海山一眼,说道:“这么多书还不能够满足你?”
陆海山问道:“我想买一点米和面,还有奶粉。没有票,你能不能够搞到粮票还有奶票?”
王翔眼睛一转,上下打量着陆海山。
他见陆海山穿着打了很多补丁的军便服,又背着一个竹篓,一看就是从乡下来的。
这几年,江阳省这边的气候都不太好,农民的收成也很差。
特别是今年,更是闹了一些饥荒。 县城这边还好,有中央和省上的救援粮食,工人和居民的生活没有怎么受影响。 但是江城县下面的那些公社和大队日子就不好过了。 所以,这段时间都有农民进城,希望能够买粮。
王翔是个机灵鬼,很快就通过陆海山的穿着以及目的,分析出了他的动机。
他说道:“那你算是找对人了。有肯定是有,但是这个价格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