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总能提出一些独特的视角,杨天乐则凭借着细腻的心思,将这些想法逐步完善。
他们为了一个细节争论得面红耳赤,又在达成共识后相视一笑。
为了寻找合适的材料来制作展品,他们跑遍了学校周边的文具店、手工坊,甚至向学长学姐们请教。
随着文化节的临近,杨天乐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次,因为连续几天熬夜,加上方案始终达不到预期,她坐在校园的长椅上,泪水夺眶而出。
赵暖看到后,心疼不已,他轻轻坐在杨天乐身旁,递上纸巾,温柔地说:“别着急,我们一起想办法,肯定能解决的。
你看,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多思路,再坚持一下就好。”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像一股暖流,缓缓流淌进杨天乐的心里。
在这个过程中,赵暖展现出的耐心和专注让杨天乐深受触动。
那一刻,杨天乐看着赵暖真挚的眼神,心中有什么东西悄然改变。
杨天乐抬起头,看着赵暖真挚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力量,她用力地点点头,擦干眼泪,和赵暖继续投入到筹备中。
终于,在两人的不懈努力下,展品逐渐成型。
一个用废旧金属和彩色玻璃拼凑而成的艺术装置,既展现了环保理念,又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文化节当天,展览现场人头攒动,他们的作品在众多展品中脱颖而出,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
大家纷纷驻足欣赏,对作品的创意和制作工艺赞不绝口。
杨天乐兴奋地拉着赵暖的手,在人群中欢呼雀跃,那一刻,他们的眼中只有彼此,之前所有的疲惫和压力都烟消云散。
而宋野,在文化节期间与杨天乐仅有几次擦肩而过。
他看到杨天乐忙碌的身影,只是简单地打个招呼,便匆匆离去。
杨天乐望着宋野的背影,心中不再有曾经的悸动,反而觉得他陌生得如同一个普通同学。
文化节当天,展览大获成功。
杨天乐兴奋地与赵暖分享着喜悦,两人相视而笑,那一刻的默契和喜悦让杨天乐彻底意识到,自己的心早已偏向了赵暖。
她开始反思自己对宋野多年的执着,发现那或许只是年少时的一种执念,在时光的磨砺下,真正陪伴在自己身边、给自己温暖的是赵暖。
随着时间推移,杨天乐渐渐习惯了有赵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