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荡歌小说 > 其他类型 > 长姐换亲,随便!我有空间穿古今 全集

长姐换亲,随便!我有空间穿古今 全集

钟爱自由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此时,那三位侧妃面对胡女官,听到三郡王这番严厉的指责后,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当众打了几巴掌一般。她们的老脸瞬间涨得通红,一个个低着头,紧咬嘴唇,再也不敢发出半点声响。她们很懊恼,“怎么王爷不在府里,如果王爷在,他们哪敢这样对我们。”一旁的赵明康见三位寻事的侧妃吃瘪,暗暗向三弟投去了一个赞扬的眼神。三兄弟心有灵犀般对视一眼,彼此嘴角都不约而同地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自从徐皇后所赐的三位侧妃进入王府以来,她们仗着年轻,又是皇后所赐,对王妃各种明里挑拨,暗里挖坑。他们三兄弟一直都是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地对付着她们相助母妃。无论是在明面上还是暗地里,只要一有机会,两位年小的郡王便会想方设法给这些侧妃们一点颜色看看,好让她们...

主角:高影儿小瑞   更新:2025-03-17 20:2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高影儿小瑞的其他类型小说《长姐换亲,随便!我有空间穿古今 全集》,由网络作家“钟爱自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此时,那三位侧妃面对胡女官,听到三郡王这番严厉的指责后,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当众打了几巴掌一般。她们的老脸瞬间涨得通红,一个个低着头,紧咬嘴唇,再也不敢发出半点声响。她们很懊恼,“怎么王爷不在府里,如果王爷在,他们哪敢这样对我们。”一旁的赵明康见三位寻事的侧妃吃瘪,暗暗向三弟投去了一个赞扬的眼神。三兄弟心有灵犀般对视一眼,彼此嘴角都不约而同地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自从徐皇后所赐的三位侧妃进入王府以来,她们仗着年轻,又是皇后所赐,对王妃各种明里挑拨,暗里挖坑。他们三兄弟一直都是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地对付着她们相助母妃。无论是在明面上还是暗地里,只要一有机会,两位年小的郡王便会想方设法给这些侧妃们一点颜色看看,好让她们...

《长姐换亲,随便!我有空间穿古今 全集》精彩片段


此时,那三位侧妃面对胡女官,听到三郡王这番严厉的指责后,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当众打了几巴掌一般。她们的老脸瞬间涨得通红,一个个低着头,紧咬嘴唇,再也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她们很懊恼,“怎么王爷不在府里,如果王爷在,他们哪敢这样对我们。”

一旁的赵明康见三位寻事的侧妃吃瘪,暗暗向三弟投去了一个赞扬的眼神。三兄弟心有灵犀般对视一眼,彼此嘴角都不约而同地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自从徐皇后所赐的三位侧妃进入王府以来,她们仗着年轻,又是皇后所赐,对王妃各种明里挑拨,暗里挖坑。他们三兄弟一直都是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地对付着她们相助母妃。

无论是在明面上还是暗地里,只要一有机会,两位年小的郡王便会想方设法给这些侧妃们一点颜色看看,好让她们知道谁才是这座王府真正的主人。

在之前,王府还有两位老侧妃,比王妃的年纪大一两岁,那两位侧妃争得你死我活,今天你害我的儿子,明天我害你的女儿,最后两位老侧妃和她们生的孩子全同归于尽。

这三位侧妃因是皇后的大宫女,在后宫跟着徐皇后学会了一身的宫斗术,在入了顺王府后,联手在一处对应王妃,这让顺王府的四兄妹十分生气,所以也联手对付起三位侧妃。

大郡主还曾问过母妃:“王府为什么要用侧妃这种玩意?明显是家宅不宁的根源。”

此时高影儿也在这么寻思:明明王妃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子嗣已足够了,怎么还会赏这么多侧妃来王府?闹得家里不安宁。

据高影儿暗中仔细地观察,她发现这三位侧妃可都绝非心地善良之人。不过,目前为止,这些人还没有直接冒犯到她自己头上来,所以暂时也不必去过多理会她们。

就任由着她们耍弄那点儿小小的心机,自以为是地在那里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好了。

毕竟,高影儿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对于这种小手段,她一眼就能看穿,又何必急于出手对付她们呢?且看她们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再说吧。

她暗道:“犯在我手上,我可不管你们是皇上的人,还是皇后的人,一样往死里整。”

用过丰盛的晚膳之后,训练有素的宫人们鱼贯而入,动作优雅地将精致的茶具摆放妥当,并迅速为众人斟满了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茶水。

大家稍作歇息,围坐在桌旁闲聊片刻。这时,赵明康面带微笑地看向自己的母妃,轻声说道:“母妃,儿子想带着影儿到花园里去散散步。”他的目光温柔而期待,落在身旁美丽动人的高影儿身上。

母妃欣然应允道:“好呀,那你就好好地带她熟悉一下咱们王府吧。”

得到母妃的许可后,赵明康和高影儿赶忙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向母妃行了个礼,然后转身缓缓离去。他们并肩而行,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两人沿着长长的廊道徐徐前行,一路上轻言细语,谈笑风生。不多时,便来到了位于大殿东侧的内门前。推开朱红色的大门,眼前豁然开朗——一座美轮美奂的花园呈现在他们面前。


当高影儿得知赵明康的军人身份后,内心深处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惜惜相怜之情。她望向赵明康的目光之中,既有怜悯之意,又饱含着深深的敬重。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让她的心弦微微颤动。

高影儿之所以会穿越至此,原因竟是她在执行某项任务时不幸被炸弹炸死。而赵明康呢,则是在出战期间不小心中了剧毒。

赵明康感受到高影儿那充满关怀与理解的眼神,心中顿时升起一丝暖意。

在这一刻,他彻底放下了所有的戒备之心,仿佛终于寻觅到了一位能够真正懂他、知他的知己好友。于是,他开始对着高影儿畅所欲言,毫无保留地倾诉起自己过往的种种经历来。

“我从小得了皇祖父看重,成了太孙的陪读,还得了专人授武学兵法,十三岁便是驻守大军的副将军,在执行几次边关征战中立了功,十五岁升为了将军。”

高影儿佩服地道:“了不起。”

她认为自己十三岁入军,成为特种兵,已是很了不起了,哪知道,面前这人比自己还优秀。

虽然,赵明康是龙孙,起点高,但他要是没有真本事,军队的将士怎么会服他?

高影儿知道,在军队里,将士们只会服比自己强的人。

一位上位者要得这些将士认可,必有一身的功夫,和立下卓越之功。

高影儿还只是一位特种兵的队长,她身怀绝技,每次以身冲在最前列,立下军功,才得了队员们的服气和敬重。

赵明康不想多给一位娇弱的小姑娘,讲战场上那些血腥的事。

赵明康转言细细对高影儿从头讲了当年是如何定下同高凤儿的亲事:

“伟国公府请了官媒来顺王府提亲,官媒说,‘京城第一美人看上了王府的世子。”

当时,四皇妃不愿意,她早为儿子在娘家挑了一位族侄女,想要亲上加亲。

她推道:“王爷和阿康都没在京城,等他们回来再议此事。”

伟国公府的老夫人和大夫人意外被拒,她们很不甘心,觉得高凤儿要是背上被拒亲的名声,以后嫁入高门有些难。

再上,高凤儿看上了赵明康,在家闹绝食,“我除了顺王府的世子外,不嫁给他人。”

传国公府的吴老夫人和洪大夫人一大早就急匆匆地进了宫,去拜见皇后娘娘。

两人行过礼后,吴老夫人率先开口说道:“皇后娘娘啊,我们伟国公府有个不情之请,希望娘娘能够成全。”皇后微微一笑,示意她们继续说下去。

吴老大夫人紧接着说道:“实不相瞒,我们府上有意与顺王府结亲,想将长孙女许配给康郡王。”说着,老大夫人不禁面露焦急之色。

原来,吴老大夫人之前听到消息,说是四皇妃已经相中了一门亲事,眼看着就要定下婚约了。

她心里着实有些着急,生怕自家孙女错过了这桩姻缘。于是赶忙进宫来寻求皇后娘娘的帮助。

接着,洪大夫人对皇后娘娘说道:“娘娘,想必您还记得我家那凤儿吧?上次见面时,娘娘还曾夸赞她生得貌美如花、温柔娴淑且多才多艺呢!依臣妾看呐,凤儿应当是足以匹配得上顺王府的世子的。”

说完这番话,洪大夫人便从身旁侍女手中接过一个精美的锦盒,恭敬地呈递给皇后娘娘,“此是国公府用重金在海外买来,特意敬献给娘娘。”


高影儿却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眼神坚定无比,回答道:“保命之事至关重要,我绝不惧怕任何辛苦。”

见她如此决绝,赵明康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回想起手下云刚之前打听到的有关高影儿的消息——她未嫁入赵家之时,性格温柔且胆小怯懦,甚至曾被其长姐故意推下湖水,险些丧命;而且,那些下人也常常仗势欺人,对她百般刁难......

想到此处,赵明康又联想到自己身患重病,命不久矣,如果高影儿能够习得剑术,日后即便遭遇危险,至少也有自保之力。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终于点了点头,应承下来:“那好吧,既然影儿心意已决,为夫自当倾囊相授。”

“哈哈,我会认真学。”得到应允的高影儿顿时喜笑颜开,那张娇美的面庞犹如春日绽放的花朵一般娇艳动人,弯弯的眉毛下一双美眸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赵明康不禁看得有些失神。

两人的关系就此又亲近了一步,他们边走边聊,手拉手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位于湖心的楼阁之前。

湖中间的楼阁共有两层,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古朴典雅之气。朱红色的门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前面有侍卫和宫人带路,先上了楼阁,将窗户打开。

赵明康小心翼翼地搀扶着高影儿,一步一步缓缓登上那略显陈旧却又透着古朴韵味的木梯。伴随着轻微的嘎吱声,两人终于成功抵达了楼阁的二楼。

站定之后,他们一同将目光投向远方,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瞬间展现在眼前——京城的夜晚宛如梦幻之境,无数灯火闪烁,仿佛繁星坠落人间。远处的街道蜿蜒曲折,像是一条条流动的光带;而那些错落有致的房屋,则如同夜空中闪耀的星座般引人注目。



赵明康和高影儿并肩而立,站在大殿中央。他们恭恭敬敬地弯下腰,双手抱拳,齐声说道:“孙儿阿康(孙媳)给皇后娘娘见礼!”声音清脆响亮,在空旷的殿堂内回荡开来。

徐皇后微微颔首,轻声说道:“平身吧,不必拘礼,坐下慢慢说便是。”语罢,她那慈爱的目光便投向了站在不远处的赵明康身上,嘴角不由自主地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虽说顺王并非徐皇后所亲生,而赵明康自然也非她嫡亲的孙儿,但他们同徐皇后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顺王的生母也姓徐,与徐皇后乃是沾亲带故的远房堂姐妹,二人同在这深宫内院之中相依相伴、相互扶持。

顺王的母妃在世之时,为人恭谦有礼,从不曾给身为皇后的徐氏招惹半分麻烦,更不曾让她心生烦恼。反而为徐皇后挡过几次灾,才没有被人算计成功夺了后位。

再者,这赵明康自小就被选为太孙的陪读,时常在宫廷之中往来行走。打从儿时起,他便生得一副乖巧可爱的模样,而且性情温顺,聪明伶俐,凡事都懂得礼数,极招人喜爱。就连当今圣上对这孩子也是钟爱有加,赞赏不已。

正因如此,徐皇后爱屋及乌,对于赵明康亦是颇为偏爱。

皇后关心地问:“阿康的身体还好吧?”

“回娘娘,身体还好。”赵明康恭敬地答。

“好好养身体,稍后赐些好药材带回去。”

“谢娘娘。”

当徐皇后的目光缓缓地挪移到高影儿的身上时,原本平静如水的眼眸深处,不由自主地泛起了一丝冰冷的寒意。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寒霜从她的眼中散发出来,瞬间将周围的空气都冻结住了一般。

被皇后冷冷注视着的高影儿,却浑然不觉这股寒意正朝自己袭来。

她眨巴着那双水汪汪的大杏眼,宛如两颗晶莹剔透的宝石镶嵌在白皙的面庞之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正是这双美丽动人的眼睛,却是徐皇后最为厌恶和反感之处。

让她想起了曾有一人,用这样的一双大杏眼看着她,对她出言告诫,“皇后,后宫的嫔妃生下的都是龙子龙女,你要待他们一视同仁。”

“你再这样任性妄为,哀家会考虑建议皇上更换皇后。”

那一次贤太后的话将徐皇后着实吓坏了。

她吃醋罚一位得宠的嫔妃下跪,导致嫔妃肚子里怀的孩子流了产。

被贤太后警告后,徐皇后不敢再争风吃醋,随便处罚嫔妃,她怕被废后,怕被打入冷宫。

“本宫讨厌长着大杏眼的女人。”徐皇后在心中暗道,她年轻时长着一双美丽丹凤眼,人长胖后,丹凤眼的眼角下垂成了三角眼。

徐皇后在贤太后离世之后,宫中但凡长得同贤太后有一样大眼的女子,全被她寻了理由给除掉了。

徐皇后讨厌高影儿还有一个原因,她一直同伟国公夫人吴氏交好,她知吴氏不能再生育,就是眼前这位高三小姐导致,“这就是一个灾星。”

徐皇后腹诽,“哼,还以毒攻毒,她冲喜是假,分明是来害阿康。”

高影儿敏锐地察觉到皇后那充满挑剔意味的眼神,宛如两道冷箭直直地射向她。

她不禁心中一紧,下意识地低下头去,双唇紧闭。因为她深知,在这种情况下,话说得越多可能错得越多。沉默,或许才是此时最明智的选择。


四皇妃匆匆赶来询问长子赵明康:“阿康啊,派你二弟去为你接亲,这样可好呀?”

赵明康听闻此言,毫不犹豫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母妃,还是让我去吧!”他的眼神坚定且充满期待。

四皇妃一听,心中顿时一紧,连忙摇头说道:“不可啊,儿啊!你每隔一个时辰身体便会剧痛发作一次,万一在骑马前往迎亲的途中突然病发,那可如何是好呢?”说着,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打转。

但赵明康却依然坚持道:“母妃就让我去感受一下接亲的喜悦吧,哪怕只有这一次机会也好。”他紧紧握住母亲的手,语气诚恳而坚决,“用不了一个时辰就接亲回来了。”

四皇妃看着眼前这个坚强的孩子,心如刀绞。她深知长子所剩时日无多,也许这真的是他最后的心愿了。

终于,她缓缓地点了点头,哽咽着应道:“好吧......”话音未落,泪水已如决堤之水般淌落而下。

面对四皇妃的担忧,赵明康也做了退让,他不骑马,坐着马车去迎亲。

太子将自己的汗血宝马车用做了迎亲马车,“侄儿用孤的车去接亲。”

“谢太子殿下。”赵明康恭敬行礼。

今日乃是赵明康大喜之日,他换上了那身鲜艳夺目的喜服。这身喜服乃是用上等丝绸制成,上面绣满了精美的图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赵明康气宇轩昂地坐在汗血宝马车内,两匹宝马通体火红,毛发如燃烧的火焰一般,四蹄矫健有力,仿佛能够踏破虚空。在他身后,跟着一支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队伍中的人们个个身着盛装,喜气洋洋。

迎亲的队伍沿着京城的街道缓缓前行,所到之处引起了路人的纷纷侧目。

人们看到新郎官赵明康如此英俊潇洒,不由得发出阵阵赞叹之声:“这可真是天下最俊的男子啊!”

赵明康容貌俊朗非凡,剑眉星目,尤其是那双眼睛,犹如罕见的龙眼般炯炯有神。

他的脸型方正刚毅,给人一种沉稳大气之感;鼻梁高挺笔直,如同山峦耸立,更增添了几分英武之气。远远望去,竟与当今圣上年轻时的模样有七八分相似,当真称得上是龙章凤姿、天资自然。

导致了,他从小最得皇上喜欢,被指为做了太孙的陪读,文得宁太傅教导,武得羽林将军武正开亲授,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

“可惜了,中了毒,听说他活不过三个月。”有人惋惜道。

有善良的妇人期待,“说不定冲喜之后,郡王病好了呢。”

赵明康亲自坐着太子的御用马车,前去接亲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伟国公府。

府里的主人深感意外,不知所措,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为嫁高影儿而做任何准备。

新娘还在知画院锁着,没有人去过问新娘的死活,更没有人去送出嫁的首饰和喜服。

老夫人满脸狐疑地说道:“不过就是冲冲喜罢了,按常理来说,随便找只鸡公抱着过来迎娶也就行了,怎会劳烦郡王亲自前来呢?这实在令人费解啊!”

一旁的国公爷紧皱着眉头,语气沉重地附和道:“是啊,而且郡王此次前来竟然乘坐的是太子殿下的宝车,更有传闻说陛下已经降下旨意,要求皇室众人都必须出席这场婚礼。如此兴师动众,究竟所为何事呢?”

大夫人面色阴沉地站在那里,始终一言不发,仿佛心中藏着什么难以言说的忧闷。

而三夫人则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那迎亲的队伍是不是快要抵达了呀?妾身好像已经听到远处传来的喜乐之声了。对了,不知道新娘可有准备好嫁衣呢?”

听闻此言,老夫人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身旁的大夫人,只见二人对视一眼后,彼此心照不宣——高影儿压根儿就没有嫁衣可用。

这些天,她们被高影儿气着了,连派人去集市上买一件嫁衣也没有安排。

本来,高影儿的婚期是定到明年,嫁衣还没开始准备。

老夫人微微眯起眼睛,目光缓缓地落在了高凤儿身上。

因高凤儿定在八月初八出嫁,故而,她的嫁衣早已制作完成,静静地挂在知雅院的绣楼中,宛如一件稀世珍宝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她的嫁衣可是花费了重金,请来了告老出宫的资深老宫女精心刺绣而成。

其工艺之精湛令人赞叹不已,针线细密如丝,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无尽的巧思与心血。

嫁衣珠光宝气,璀璨夺目,无数颗圆润晶莹的珍珠被巧妙地镶嵌其中,犹如繁星点点;而那些闪耀着各色光芒的宝石,则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般耀眼。如此奢华的装饰,使得整件嫁衣显得无比华丽高贵。

老夫人心中暗自思忖:这般精美的好物,也唯有她的长孙女高凤儿方能与之相配。想到此处,老夫人不禁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二孙女高凰儿,对着二夫人开口提出:“你去把二丫头的嫁衣拿来,交给高影儿。”

话音未落,二夫人和高凰儿几乎同时出声拒绝,“不!”

二夫人满脸惊愕之色,连忙摇头道:“这怎么行?万万不可啊!”

高凰儿亦是紧紧咬着嘴唇,脸色涨得通红,眼中闪烁着愤怒与不甘的光芒。

原来,高凰儿所定的亲事乃是户部侍郎石大人的二公子。

为了能在婚礼上展现出最美的一面,她不辞辛劳,亲自一针一线地缝制了嫁衣。如今要让她拱手将嫁衣相让给仇人高影儿,她自然是千般不愿,万般不舍。

悠扬而喜庆的乐音由远及近地传来,仿佛一条欢快奔腾的河流,逐渐流淌至伟国公府门前。

娶亲的队伍浩浩荡荡,一路上敲锣打鼓、吹拉弹唱,好不热闹,眼看着这壮观的迎亲队伍即将抵达府邸。

坐在堂中的老夫人面色阴沉如水,一双精明的眼睛紧紧盯着站在一旁的二夫人和她身旁的二孙女,语气强硬且不容置疑地说道:“老二媳妇,还不快些将那件准备好的嫁衣和一应首饰速速送去知画院,让高影儿赶紧换上!”

面对老夫人如此命令式的口吻,二夫人面露难色,嘴唇微微颤抖着想要说些什么,但终究还是没有敢开口。

一旁的二孙女忍不住低声嘟囔道:“凭什么要给她嫁衣?这本就是该属于我的……”话未说完,便被二夫人用眼神制止住了。

老夫人见状,脸色愈发难看,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冷冷地威胁道:“怎么?你们母女二人莫非是想违抗我的命令不成?我可告诉你们,如果再不按照我说的去做,立刻收拾东西带着你们二房一家老小给我滚回乡下去,从此别再踏进这国公府半步!”

听到这话,二夫人身子一颤,心中虽然万般不情愿,但也深知老夫人向来说一不二,若真惹恼了她,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她咬咬牙,低下头应声道:“是,老夫人。儿媳这就去办。”随后,便领着一脸委屈的女儿匆匆离去,朝着四进院的方向走去。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