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荡歌小说 > 其他类型 > 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 番外

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 番外

梦里醉春风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现在时机不对,等上山打猪草时,躲起来再试。跟她一同早起的李婉柔,见她一早就嘿嘿傻笑,禁不住问:“昨晚做梦捡钱啦?还是梦到心上人啦?这么开心。”郭攸宁狡黠一笑,“不告诉你,快点做早饭去。”一提起做饭,李婉柔如丧考妣。昨晚揉面时,郭攸宁就发现她是个厨房白痴,幸好跟她组队,不然大家甭想有饭吃。郭攸宁将杂粮和水按比例倒进大锅,给李婉柔安排了个烧火的任务。馒头她来做,小菜也她来准备。可惜李婉柔连火都烧不好,可悲的是烧火这事她也不会。前世虽然是孤儿,但一直生活在城里,没用过土灶。原主记忆里也没有烧土灶的经验,有记忆以来就是用的煤炉。这下好了,没一会厨房就浓烟滚滚。负责打水的王林以为发火了,挑着水就往厨房冲,还好他是个闷葫芦。若是顾卫国肯定会边冲...

主角:郭攸宁郭攸婷   更新:2025-03-17 20:1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郭攸宁郭攸婷的其他类型小说《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 番外》,由网络作家“梦里醉春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现在时机不对,等上山打猪草时,躲起来再试。跟她一同早起的李婉柔,见她一早就嘿嘿傻笑,禁不住问:“昨晚做梦捡钱啦?还是梦到心上人啦?这么开心。”郭攸宁狡黠一笑,“不告诉你,快点做早饭去。”一提起做饭,李婉柔如丧考妣。昨晚揉面时,郭攸宁就发现她是个厨房白痴,幸好跟她组队,不然大家甭想有饭吃。郭攸宁将杂粮和水按比例倒进大锅,给李婉柔安排了个烧火的任务。馒头她来做,小菜也她来准备。可惜李婉柔连火都烧不好,可悲的是烧火这事她也不会。前世虽然是孤儿,但一直生活在城里,没用过土灶。原主记忆里也没有烧土灶的经验,有记忆以来就是用的煤炉。这下好了,没一会厨房就浓烟滚滚。负责打水的王林以为发火了,挑着水就往厨房冲,还好他是个闷葫芦。若是顾卫国肯定会边冲...

《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 番外》精彩片段


现在时机不对,等上山打猪草时,躲起来再试。

跟她一同早起的李婉柔,见她一早就嘿嘿傻笑,禁不住问:“昨晚做梦捡钱啦?还是梦到心上人啦?这么开心。”

郭攸宁狡黠一笑,“不告诉你,快点做早饭去。”

一提起做饭,李婉柔如丧考妣。

昨晚揉面时,郭攸宁就发现她是个厨房白痴,幸好跟她组队,不然大家甭想有饭吃。

郭攸宁将杂粮和水按比例倒进大锅,给李婉柔安排了个烧火的任务。

馒头她来做,小菜也她来准备。

可惜李婉柔连火都烧不好,可悲的是烧火这事她也不会。

前世虽然是孤儿,但一直生活在城里,没用过土灶。

原主记忆里也没有烧土灶的经验,有记忆以来就是用的煤炉。

这下好了,没一会厨房就浓烟滚滚。

负责打水的王林以为发火了,挑着水就往厨房冲,还好他是个闷葫芦。

若是顾卫国肯定会边冲边喊“救火啊!”,铁定得丢大脸。

等他见到郭攸宁两人花猫般的脸,和泪汪汪的大眼睛时,平时没表情的脸抽搐不已。

郭攸宁看到他如见到了救星,“王知青,快来救命,你会烧火吧?”

王林放下水桶,将两人赶到一旁,让她们看着。

他拿出部分柴火,用火叉在灶膛里一顿捣鼓,又用竹子做的风筒吹了几下,柴火就燃了起来,浓烟慢慢变少。

弄好后,关心了一句,“洗洗脸,我先烧着。”

郭攸宁两人对视一眼,看着对方的丑样哈哈大笑。

李婉柔笑得最是畅快,心道,原来这个好朋友也不是万能的。

两人洗好进到屋时,火烧得很旺,浓烟也散去了。

不爱说话的王林,细心指导她俩怎样烧火。

等她们掌握后,还站在一边,不放心地看着郭攸宁捏了两个馒头才出去。

走时严肃地说:“不会的找我,粮食很宝贵。”

合着帮着忙活半天,重点是怕她们糟蹋粮食,不是关心她们,真是自作多情了。

两人又哈哈笑了起来。

不管怎样,还是要好好感谢他。

接下来就顺利多了,唯一的短板没了,厨房就成了郭攸宁的舞台。

可惜道具太少,没有机会充分展示。

七点左右,大家坐上桌,看到的是大小匀称、表面光滑、宣软蓬松的馒头,熬得软烂加了蔬菜点缀的杂粮粥,还有一盆清脆爽口的凉拌萝卜丝。

大家对早餐赞不绝口,连黄桂花都对她们竖起了大拇指。

只有王林一脸的怀疑人生,难道早上那两个连火都不会烧的人,是他的错觉?有这厨艺的人,怎么可能不会烧火?

这顿饭,郭攸宁动用了一些现代调料,发面时用了现代酵母,发出来比“老面”引子强多了,粥里面加了一点点白糖,凉拌菜里加了香油、蚝油等。

食材简单,味道还是不差的,不然她怕自己吃不下去。

饭刚吃完,上工锣就敲响了,男生们几乎没做啥防护,最多有顶帽子。

女生就谨慎多了,至少有个头巾,一白遮百丑,谁也不想变成黑炭。

防护做得最严实的就数郭攸宁和李婉柔。

彭华今天也换下了裙子和高跟鞋,穿了一套崭新的蓝色工作服,脚穿黄胶鞋,有了干活的样子。

只是头上只裹了一条纱巾,没有帽子,也没准备劳保手套。

她一脸不高兴,“郭知青你俩怎么不提醒我买帽子和手套?等会下地我怎么办?”


郭攸宁这会饿得慌,再加上吃瓜因子作祟,想弄清到底怎么回事。

回道:“吃,为啥不吃,讨厌的人走了,咱们正好大吃一顿,我就不信她真能搬来人,把大家全收拾一顿。”

这次她顺利地点上了心心念念的红烧肉、黄河大鲤鱼、清炒时蔬,还有两碗白米饭,几乎复刻了前面三人的菜单。

共花了四块三毛五、两张一斤的肉票和六两粮票。

邓小军本想抢着付钱,可惜手中肉票不够,同时也被她的大手笔震住了。

他们就两人吃两荤一素,太奢侈了,至于吃不完,那是不可能的。

很快菜就好了,端上桌后,两人大快朵颐,吃得头都抬不起来。

红烧肉酱香浓厚,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厨师技艺高超,再加上纯天然喂养的猪肉,一吃一个不吱声。

黄河大鲤鱼鲜嫩多汁,酱汁的咸鲜和鱼肉的甜美完美融合,让人回味无穷。

连平时不起眼的小青菜,经大厨的手炒制出来,也变得清脆可口。

吃了个半饱,郭攸宁才竖起大拇指,腾出嘴夸赞,“这里的大厨了不得,太好吃了!”

邓小军减缓了夹菜的速度,与有荣焉道:“那是自然,咱们南店的主厨可是御厨后人,慕名前来吃饭的人数不胜数,不然就许霞那服务态度,这店还能有客人?”

郭攸宁想想也是,可惜马上就要离开,往后再想吃到这些美味,不知要多久以后。

幽幽地叹了口气,转移话题道:“彭华是咱们学校的彭华吗?你们真定有娃娃亲?那么娇贵漂亮的姑娘你都看不上?眼光也太高了吧。”

邓小军抬头乜了她一眼,有些生气地猛扒了两口饭,哀怨开口:“就是她,我们刚出生时,由两家爷爷定下的。可惜如今我家没落了,她父母压根瞧不上我,再说她那种吃穿都要最好的大小姐,我可伺候不起。”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好随意评论。

不过她很好奇她们的身份,遂问道:“彭华家是干什么的呀?那个表姐许霞又是什么来头,那么猖狂?”

“彭华她爸是红星纺织厂厂长,许霞他爸是南区革委会副主任。”

哇噻!难怪一个服务员能那么嚣张,然来后台这么硬。

郭攸宁内心嘀咕,邓小军这肉联厂后勤主任的儿子,还真有些配不上厂长千金,不过这小子胜在性格好,长相文雅,很符合这时代女孩们的审美。

两人边聊边吃,没多久桌上饭菜一扫光。

郭攸宁捂着吃撑的肚子跟邓小军告别,他快速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强塞给郭攸宁,硬是要请这顿饯行饭。

郭攸宁瞪了他一眼,“你这是不给我感谢的机会呀!若是这样,以后有事我也不敢再麻烦你,想接着当好哥们的话,就快点收起来。”

邓小军叹了口气,无奈地收回钱,“行,让你请,去到黑省记得给我来信。”

郭攸宁点头,两人在饭店门口各奔东西。

她没回家,直接去了供销社,拿出昨晚唐欣给的钱票,买了一个热水瓶、五斤红糖和十尺布。

当看到柜台上八块钱一瓶的茅台时,眼里闪着精光,迫不及待的掏出白无常贴心准备的酒票,将供销社里仅有的五瓶全拿下。

她想着这东西存个几十年,身价不知能翻多少倍,有机会得多屯些,也是条发财之路。

心满意足的郭攸宁,欣赏着七十年代的京市风光,悠闲地晃回空无一人的家。

趁着家里没人,正事干起来,端坐书桌前认真开写《感谢信》。

想想他们提供的帮助和安排的新身份,很是感激,有了真情实感,写起来很顺手。

三封信一个小时就搞定了,给白无常的还多写了两页,很是情真意切。

信写好后,郭攸宁拴上房门,闪进空间,她可不敢跑到外面去焚香烧纸,弘扬迷信,这事只能在空间干。

她数出九根香,张大师要价高是有道理的,这香气味很好闻,应该是特制款。

又拿出一叠厚厚的纸钱,虽然不知这纸钱有没有用,但礼多人不怪,鬼神应该也一样。

回想起前世别人焚香时,需要备供品,她是不是太草率了?

整猪整鸡啥的她有,可不会杀,不过后院树上果子好似成熟了,她“噔噔噔”跑到小果林。

七月底正是好时节,苹果、梨子、桃子、无花果都成熟了,只有石榴还差些火候。

她先摘了个无花果塞嘴里,别说比她以往吃过的都要甜。

每样挑熟透的各摘了不少,装满一篮子。

去厨房拿来一堆碟子,四种果子各挑出三份,四盘一组,在院子里依次摆开。

她本想一起烧,共一份贡品,但想起他们给予自己的空间、仙露、财物,还是得认真对待。

官职分大小,事情分轻重缓急,第一封信自是先送给最需要的白无常。

她用厨房拿来的打火机点燃纸钱,就着纸钱点燃三根香,将它们插在供果前。

再就着纸钱的火焰将信烧了,心中默念送给横死殿白无常。

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三根香以极快的速度燃尽,三缕青烟直直深入天际慢慢消失。

恍惚中她还看到信、纸钱、供果的残影也随着一起消失,盘中的供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干瘪。

这是她两世为人,第一次烧香,真得太玄幻了!

她怀着敬畏之心,重复之前的动作,将另两封《感谢信》也“寄”了出去。

“寄”后两封信时,香燃烧的速度不如给白无常的快,但结果是一样的,真是替她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此事干完,了却一桩心事,她边收拾残局边想,以后逢年过节可以给他们上上供,搞好关系,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些阴间朋友更是益处良多,说不定那天就有求到他们的时候。

收拾好,郭攸宁看了看时钟,快四点了,话说她还没好好看过餐厅厨房和三层别墅的主屋,希望里面的东西也一起穿过来了。


哈哈,招聘英文翻译,这不是给她送工作吗?专业对口呀!

邮票都不贴了,她笑眯眯地跟工作人员说,“给我来一份《黑省日报》。”

顿了一下继续道:“所有报纸都来一份。”

她想着别的报纸上可能也有类似的信息,就算没有,了解一下现在的文化环境、用词方式也是好的。

李婉柔和顾卫军刚将信塞进邮筒,就看到她又开启了买买买模式。

好姐妹摇头,“你买这么多报纸有啥用?咱们在山沟沟里,用不着知晓所有天下大事。”

顾卫军跟着劝,“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你若是爱看报纸,可以去大队部借,昨天我看到那里有一大堆,只是日期不新。”

郭攸宁谢过他们的关心,神秘兮兮地说:“我买这些不亏,你们等着瞧,会有亮瞎你们眼的那一天。”

说完,催着工作人员给她拿报纸,五份报纸花了一元钱。

等郭攸宁寄好信,三人往供销社而去,李婉柔和顾卫军缺的东西不少。

郭攸宁空间存货多,她纯属凑热闹。

邮局和供销社在同一条街上,几分钟后就到了。

迎面遇上彭华和廖翰杰,推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出来。

供销社门口的目光全投注在他俩身上,大家都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郭攸宁也挺艳羡,心中盘算什么时候从空间拿一辆出来用。

听说整个柳湾村,就大队长家有一辆自行车,她不想太高调,当出头鸟。

这下好了,有人冲在前面,等过阵子她再添辆自行车,就没那么显眼了。

打电话速度就是快,同是去的邮局,他们连自行车都买好了。

顾卫国一见到他们,就竖着大拇指,兴奋地嚷嚷:“翰杰兄彭知青,这是你们的自行车?太厉害了!啧啧,羡慕死我了!”

廖翰杰嘴角上翘,“是彭知青买的,她脚还没恢复,我帮着带她去车管所办执照,打钢印。

彭华一脸笑,“我原本没打算现在买,但爸妈听说我脚走伤了,非让买,唉,我爸妈就这点不好,太宠我了!”

郭攸宁给她点了个大大的赞,凡尔赛本事了得。

还开口祝福:“恭喜你成为柳湾村第二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李婉柔也跟着郭攸宁一起夸。

目送他们远去,李婉柔凑到郭攸宁耳边小声说:“你很想要自行车吗?我有自行车票,不过爸妈交代在外面要收着点、低调些,怕被人盯上。”

郭攸宁一脸认真:“你爸妈是有大智慧的人,听话就对了,其实我也不缺自行车票。”

李婉柔星星眼般看着她,这自行车票可不容易弄,心道,难道她这好朋友也不是普通家庭出身?

郭攸宁一看就知道她在脑补什么,“你别多想,我家是普通工人家庭,只是家里有四人工作,资源相对好些。”

说完还定定的看着她,李婉柔呵呵笑,不想谈家里的事,“快点进去买东西,等会顾卫军都买完了,咱们还没开始。”

郭攸宁见她不想提家世,想着以后注意些别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她也一样。

两人走进供销社,这里跟京市比自是差了不少,但必须品都有。

在此处郭攸宁还真发现了不少她没有的东西。

眼看明天就要出工了,防护措施必须做到位,手套、草帽、黄胶鞋、袖套、雨鞋这些都得备上。

还得买两个锁头,到时买了柜子,重要的东西肯定得锁起来,虽然她贵重东西全收在空间,但别人不知道呀,样子还得做全套。


“郭姑娘,感谢您对我工作的肯定,我急需表扬信救命,请您写好后点三炷香,默想着我烧掉,我就能收到了。拜托!拜托!不然我的职业生涯就走到尽头啦!”

郭攸宁惊得目瞪口呆,还能这样,太玄幻了吧?

多个朋友多条路,若是能沟通阴阳,那不得牛皮大发了!

本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原则,收敛住心神回道:“等我弄到香,马上就给你寄信。”

脑海里响起兴奋的声音:“大恩不言谢!”然后就沉寂下来了。

郭攸宁的注意力重新回到眼前物资上,心中大定。

想着有了这空间,和空间里的东西做后盾,只要自己不作死低调些,肯定能好好苟到高考,等来改革开放的那一天。

到时就能大展拳脚,成为站在风口的猪,也许华国未来的首富就是她!

郭攸宁越想越美,放声高歌: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空间不能久留,一会下班放学的家人就回来了。

她在地里胡乱拔了一些青菜,扔到鸡圈猪圈,默念一句出去,回到了拥挤的卧室。

刚好敲门声又响起来。

身体好转,肚子不饿的郭攸宁,压了压一直上翘的嘴,慢慢打开房门,稍显黑瘦的小妹郭攸婷窜了进来。

她将书包往书桌上一放,就挨着郭攸宁坐在床沿上。

见郭攸宁跟早上比有所好转,脸上露出笑容,小嘴叭叭开了,“二姐,你好啦?我瞧你气色不错,哇,这辫子编得真好看!

二姐,你是不知道,这学真是没法上了,一下午啥正事都没干,尽看红卫兵耀武扬威。

我们那么好的副校长骆老师,都让他们抓到操场上去批斗了,没天理哟……”

讲着讲着大大的“咕噜”声响起,她揉了揉扁扁的肚子,低头一本正经道:“五脏庙,你再忍忍,很快就给你上供。”

郭攸宁在一旁听得很是乐呵,原主跟妹妹关系很好,每天同吃同睡,在这个家里也就跟她话多一些。

妹妹性子活泼,几乎人见人爱,只是过于口无遮拦了。

她学着原主的语气,点着她脑门批评,“你注意点,‘庙、上供’这些词是能随便乱说的吗?小心下次红卫兵抓的就是你。”

郭攸婷缩了缩脖子,回想起操场上批斗的惨样,马上用手捂住嘴。

瓮声瓮气道:“我再也不敢了,二姐你可不能举报我。”

郭攸宁看她惶恐的样子,心中一沉,唉,这京市是政治中心,也是风暴中心,形势不容乐观呀。

这时期心理变态的人好多,没有丝毫底线。

儿子举报老子、学生举报老师、徒弟举报师傅……各种乱象屡见不鲜,下乡也是有好处的,农村平静得多。

她瞪了一眼不省心的妹妹,笑骂道:“你姐不是那种人,但别人就不一定,防人之心不可无。”

郭攸婷抱着她的胳膊撒娇,“就知二姐最疼我,我在外面从不这样说话。”

这时,“咕噜咕噜”声又响起来,郭攸宁起身虚掩上房门,从床头拿出麻花袋子,掏出两根给她。

小声道:“先垫一垫,这肚子跟着你混得可真惨!”

郭攸婷一脸惊喜,这时候油炸食品可是好东西。

她灼热的眼神在郭攸宁和麻花之间不停地切换,“姐姐,这哪来的?真给我吃?你身体不好,还是留着自己好好补补,我再忍忍,晚饭应该快好了。”

她眼神黏在麻花上,边咽口水边拒绝的样子,看得郭攸宁五味杂陈。

柔声说:姐病好了,让你吃就吃,我还没离开呢,就跟我生份上啦!”

婷婷听了郭攸宁的话,笑嘻嘻地接过两根麻花,继续撒娇,“二姐我最爱你了,真舍不得你离开,这麻花我吃一根,还有一根给小哥,回来的路上,他饿得都走不动道了。”

十一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就他们这年龄,中午带的两个杂粮馒头一撮咸菜,能撑到半下午就不错了。

郭攸宁干脆将纸袋塞她手中,叮嘱道:“拿去跟他一块吃。”

婷婷笑得眼睛都成了一弯月牙,但坚定地推开纸袋,“有两根就够了,我猜这是妈妈因为你生病,特意给开的小灶,我如果整袋拿走,妈妈发现免不得一顿骂,二姐你就饶了我吧!”

话音刚落,拿着麻花就出了房门。

不贪不占,还知道关心哥哥姐姐,这妹妹能处。

没多久,个头不高的小弟郭攸然进来喊她吃晚饭,眨巴着大眼睛说:“谢谢二姐!麻花又香又脆!唉,可惜就一根,吃得一点都不过瘾。”

说完还咂吧着嘴,喉咙不停地滚动。

郭攸宁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这是只小馋猫,不过这年代不馋才不正常。

她大方地指着床头的纸袋道:“先去吃饭,饭后你自己来拿。”

郭攸然脸上肉眼可见地爬满了笑容,炽热的眼神盯了好几眼纸袋,才恋恋不舍地出门。

家人们陆陆续续全回来了,小小的客厅里,围着沟壑纵横的老旧八仙桌,坐了一圈人。

晚餐是糙米粥,二合面馒头、青椒炒肉皮,还有一碟水煮青菜。

这样的晚餐已是很不错了,得亏家里有四人拿工资,不少人家只能喝稀的。

大家见郭攸宁终于舍得走出房门,都非常高兴,尤其是爸爸郭爱国和大哥郭攸杰。

他们已几日没见过她面了,眼看下乡的日子近在眼前,很担心她的身体,如有所好转来,心中的巨石也算落了地。

郭爱国笑着向她招手:“宁宁,快坐爸爸身边来。”

大哥忙朝旁边挪了一个位置,“宁宁,坐这里。”

刚落座,大姐郭攸妍就凑到她身边,摸了摸她的额头,嘴角上翘,“果然好多了,烧也退了。”

郭攸宁心中暖暖的,有关心她的家人,感觉真好,“家庭和睦”名副其实。

她心里再次感谢地府三人组,一会就问妈妈看家里有没有香烛,这感谢信一定要好好写,还得写三封!


郭攸宁想着这漫漫旅途,有个能聊天的人也不错,这姑娘看着还挺顺眼。

拿出一包花生放上去,玩笑道:“黑省列车茶话会开始啦,大家请自便!”

李婉柔最是捧场,抓了几颗花生就开始吃。

还竖起大拇指夸赞,“哇!是五香花生耶,真好吃!不过我这瓜子也不赖,是在老字号王记炒货店买的,你们快试试。”

郭攸宁从善如流,试吃了几颗确实不错,也夸赞了几句。

一来二去两人就聊上了。

两位男生行动不一,王林没一丝动静,继续低着头抠茧子。

廖翰杰则在翻随身携带的挎包,准备拿吃的出来凑份子。

这时,一个娇俏的声音响起,“翰杰哥,真巧,你也去黑省下乡吗?”

郭攸宁应声望去,巧了!是他们南兴一中的校花彭华,邓小军的娃娃亲对象。

她身着崭新的嫩黄色碎花布拉吉,带蕾丝的大泡泡袖、镶花边的娃娃领、精致的百褶下摆,这裙子一看就不是凡品。

李婉柔身上的布拉吉立刻秒成了渣渣。

微卷的头发扎成高马尾,别着时髦的发卡,眉似远黛,眼如琥珀,菱唇娇嫩,贝齿生辉,肤如白玉,校花就是校花,美艳动人得很。

郭攸宁和李宛柔都觉眼前一亮,一时都看呆了。

但回过神来,总觉得有些不对,去农村插队这装扮好似有些不合适,与一众下乡的知青格格不入。

廖翰杰停住翻挎包的手,点点头,露出讶异的神情,“华华你不是有工作吗?怎么也去下乡?农村不适合你。”

彭华得体地笑道:“翰杰哥能克服的困难,我也可以!”

说完这话,望向李婉柔商量道:“这位姐姐,我们能换下位置吗?我的座位就在你斜对面。”

李婉柔看了看过道另一边,三人一排的中间位置,一点都不想去,她这里靠窗,能呼吸到外面的新鲜空气,比那边强多了。

再说这里人都认全了,还刚交了个谈得来的朋友。

她眼珠子转了转,拒绝道:“这位同志对不起,我晕车厉害,只有坐在窗户边才喘得过气,你跟别人换吧。”

彭华的脸瞬间垮了,但为了维持温良人设,只能强笑道:“冒昧打扰了。”

她眸光扫过郭攸宁,觉得面熟,但没认出来,想着她那位置是斜对着的,不满意掠过。

最后,眸光灼灼地望向王林,但媚眼抛给了瞎子,王林瞟了一下,低头开始撕手上的死皮。

彭华不气馁,见他穿着寒酸,打算用物质诱惑,“这位同志咱俩换个座,我补你两块鸡蛋糕,可以吗?。”

王林听到吃的抬头多看了彭华两眼,想了片刻,摇头拒绝。

彭华看出他心动了,心中暗骂他不知足。

但嘴上却说着好听的话,“咱们同为下乡建设农村的知识青年,得互帮互助,我出五块鸡蛋糕,请你行个方便。”

这次王林马上起立,带上一个破烂的布包,一声不吭的换了位置。

郭攸宁和李婉柔边嗑瓜子边看他们换座,看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交换个眼神。

彭华在廖翰杰的帮助下,如愿以偿地换到了他对面。

主动介绍道:“我叫彭华,刚高中毕业,来自北城区,跟翰杰哥以前是邻居,算是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的。”

郭攸宁心想,这话怎么像宣誓主权?看她望向廖翰杰的眼神布灵布灵的,搞不好人家下乡是追爱来了。

那个表姐许霞怪错了人,邓小军就是个大冤种。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