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数着一张张碎银当真喜悦。
“妈,我们是不是该搬家了?
话说我真舍不得呢,这么多老客户”。
“对,舍不得也得舍,这事不能拖,答应了就得做到,这几天我去和你爸说一声,把灵位请到寺庙去”。
我点点头不敢违背,开始着手找临市的房子和铺位。
幸运的是有一大户人家,房子虽不在主街道,但户主阿伯人爽快还给了大折扣。
“小姑娘,要不是我急着出手,你买不到这个价的”。
七旬老伯,皱皱干干的一张脸,黑秋黑秋的,一直低垂着眼隐在黑暗处,我始终看不见他的全貌。
对比多家后确实便宜不少,我麻溜的签下几万一间的老房子。
县城的贵是贵了点,但胜在一楼的门面可以做生意。
这样也能省了租门店的钱,不到一周就落实的七七八八。
签好合同后我离开时,闲坐在门口聊天的几个阿婆眼神怪异,含糊不清的说了句。
“看,又有人来了,估计又会被吓跑咯”。
我疑惑的看过去,几个阿婆纷纷转移视线,一回头发现阿伯站在门槛处,漆黑的眼看着我。
我尴尬笑笑赶紧走,一路上还暗骂自己:真是疑神疑鬼!
16搬家前,最后一晚开店。
我端着加大碗的汤粉来到角落,弯腰搁在桌子上。
“阿婆,今晚过后,我们就搬家了,不过您放心,以后我还会这么做的嘿嘿”。
“阿婆,我就坐一会成吗?
我想跟您聊聊”。
自然是没人应我的,我自顾自的坐在旁边,这个一张长条凳。
四方桌标配的那种,足够坐两三人。
“阿婆,我跟您说阿,我爸去世那会我可难过了...”。
絮絮叨叨的,安静的空间只有我的声音在回荡,时高时低,时喜时忧。
“有人吗?”
不知不觉坐了半个钟,依稀听见有客人进店,我才鞠了个躬起身。
“来了来了,吃点什么?”
正常我都是营业到十二点准时收摊,但今晚的客人尤其多。
“老板,你们真的要歇业啦?
太可惜了哎”。
“真可惜,这条街的5元汤粉就属你家料最多”。
好几桌客人朝我竖起大拇指,5元对于小家庭来说其实不算便宜。
但我用的料足,粉不够还能加,客人都吃的很满足。
“嘿嘿,我换到县城了,有机会来玩记得找我噢,我请客”。
“最后几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