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巧菱大坤国的其他类型小说《弃女觉醒赚大钱,养父炫肉渣爹馋:赵巧菱大坤国番外笔趣阁》,由网络作家“一扇竹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那小娘子微蹙着眉,“小姑娘,你们这是卖啥?摆在这里不会影响我铺子的买卖吧?”赵巧菱笑了笑,“大哥,嫂子,我们是卖一种小吃食,和你家不冲突的。”“是么?”那小娘子探头看了看,眉头松了些,“是吃的,那行吧。”那男子则一脸凶巴巴地,“反正我们铺子可是交了租金的,你们这些流动小摊贩,若是影响了我的买卖,可别怪我赶人。”赵巧菱心里有些不舒服,这大马路又不是你的铺子,谁人都可以摆摊。但是也理解,做买卖,可不就是争个人气嘛。她点了点头,“好的,大哥,我们不影响你们,说不定还会给你们带动人气呢。”男子鼻子里哼了一声,转身进店招徕客人了。刘桃花有些担心,还没开卖呢,就被别人警告了,实在是不顺气。赵巧菱安慰了两句,重新打起精神吆喝起来。喊了没一会儿,便...
《弃女觉醒赚大钱,养父炫肉渣爹馋:赵巧菱大坤国番外笔趣阁》精彩片段
那小娘子微蹙着眉,“小姑娘,你们这是卖啥?摆在这里不会影响我铺子的买卖吧?”
赵巧菱笑了笑,“大哥,嫂子,我们是卖一种小吃食,和你家不冲突的。”
“是么?”那小娘子探头看了看,眉头松了些,“是吃的,那行吧。”
那男子则一脸凶巴巴地,“反正我们铺子可是交了租金的,你们这些流动小摊贩,若是影响了我的买卖,可别怪我赶人。”
赵巧菱心里有些不舒服,这大马路又不是你的铺子,谁人都可以摆摊。
但是也理解,做买卖,可不就是争个人气嘛。
她点了点头,“好的,大哥,我们不影响你们,说不定还会给你们带动人气呢。”
男子鼻子里哼了一声,转身进店招徕客人了。
刘桃花有些担心,还没开卖呢,就被别人警告了,实在是不顺气。
赵巧菱安慰了两句,重新打起精神吆喝起来。
喊了没一会儿,便吸引了几个路人过来。
“凉粉是啥吃食?”
“我也是头一次听说,走,看看去。”
一个妇人瞅了一眼道:“白花花的,看着没啥食欲。”
赵巧菱忙指了指那些调料罐,“调料很齐全的,放调料后就不同了。”
一个汉子凑上来,“姑娘,你这个叫凉粉的吃食怎么卖的?”
“五文钱一碗,大伯要来一碗试试吗?”
“嘶……五文我还不如去吃碗阳春面呢。”汉子摇着头走了。
赵巧菱笑容一滞,有些尴尬,这做买卖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呢。
旁边甜水店的男店家见状,轻哼摇头,“小摊买卖有那么好做的话,咱们这些掏租子的商户岂不成了笑话!”
刘氏急道:“菱儿,咱这两大盆凉粉不会卖不出去了吧?”
“不会的,那是他们没见过没吃过,所以觉得贵,娘,咱现在拌上三碗,我有办法。”
刘桃花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办法,但相信女儿的脑瓜子。
赵巧菱一边打调料,一边给刘桃花示范,每样调料放多少,先放哪个,后放哪个。
“这还分先后啊?不都是放到碗里拌着吃么?”
“嗯,娘你看,把油辣子、葱花、花生米这三样依次放在最后,是不是颜色更好看些?”
刘桃花看了看,还真是,油辣子的红亮和葱花的翠绿放在最上面,再点缀几粒香脆的油炸花生,看起来很有食欲。
示范了一碗,刘桃花便掌握了打调料的比例,接着打第二碗去了。
赵巧菱则对着过路行人吆喝起来:
“麻辣过瘾的凉粉嘞,五文一碗,开卖优惠,第一碗便宜三文,第二碗便宜两文,第三碗便宜一文,仅限三碗,先到先得。”
路人一听有优惠,那“便宜不捡就是亏”的心理便被调动起来了。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中年壮汉坐到了条凳上,递上两个铜板,粗声道:“摊主,给我来一碗试试看。”
接着,又有两个小娘子走上前来,“我们试试看是怎么个味道。”
“两位运气好,正好是第二碗和第三碗。”赵巧菱招呼了她们一声,麻利地递上第一碗给那男子。
第二碗第三碗也很快端上桌。
赵巧菱把筷子筒往中间推了推,笑道:“各位吃之前先拌匀一下。”
“唔,闻着好香呀。”
“红红绿绿的看着也不错。”
两个小娘子一边搅拌一边聊着。
另一头那壮汉则已经端着吃了起来,只一口,便眼神亮了,嘴巴也加快了咀嚼。
连了三口,才感叹一句:“好特别的味道!这辣味不稀奇,稀奇的是竟然有微微的麻感,配合着辣味,爽!”
苟氏一脸委屈,“你是娘身上掉下的肉啊,怎么舍得扔,那时家里实在活不出来了,不得已将你放在元清观的山脚,就是为了有善人捡到你,好生将你养大。”
“你们那是去求儿子,顺道把我扔得远远的,将我扔在山下偏僻的水溪边,就是想让我死,若不是我爹娘发现,我不饿死也冷死了。”
“懒得看你们惺惺作态,今日我就明说了,我的爹娘在这儿,这里才是我从小长大的家,以后别再来我们家狗叫。”
孙有财和苟氏一听,虽不知道这死丫头从何得知这些内情,但知道自己所有的算盘都落空了,脸瞬间冷了下来。
围观的邻居诧异,“嘿,赵二柱他女儿又做人了?”
“谁知道呐,说不准是看她亲爹娘家不咋样,又回来赖着赵家吧。”
秋月娘拍起巴掌高声喝彩:“巧菱骂得好,这两疯狗别在这儿狗叫。”
孙有财闻声回头,认出来,“秋月娘,你骂谁疯狗呢,你家吴秋月嫁到我家隔壁,你女婿打小没了爹娘,我们可没少帮衬。”
秋月娘嘴一撇,“我呸!还帮衬,没少欺负我女婿才是,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拿半个杂面馒头,让他兄弟俩给你砍两挑柴,我看那些黑心肝的农庄主都不及你!”
秋月娘对孙有财家里的情况是有些了解的。
两年前,女儿秋月到了相看的年龄,娘家的远亲介绍了小仓村的李大壮。
听说李大壮13岁就意外没了爹娘,比他小两岁的弟弟也从村塾退了学,兄弟俩艰难长大,原本她是不同意的。
可后来见了那小伙子,人踏实勤快,家里地里一把好手,加上女儿又看对了眼,才松了口。
女儿怀头胎的时候,因为没有婆母照看,她这个做娘的少不了每月过去看一看。
这就少不了和女婿家隔壁邻居认识了,也就是孙有财一家。
她第一次看到苟氏,客气夸道:“嗨唷,光耀娘长得可真俊,你这桃花眼、花瓣唇,就是这十里八村也没几个比得上的。”
“咱们石磨村有个还未及笄的小丫头倒是能比得上你的八分美貌,诶,你还别说,这美人都美得差不多,鼻尖一侧都有颗美人痣。”
那苟氏听了脸色有些惊讶,但也没细问,只是寒暄客套了几句。
后来,秋月娘听女儿说起,苟氏打着给娘家侄儿牵线的由头,问她娘家村子里有没有这一两年适嫁的姑娘。
秋月就和苟氏聊了许多,石磨村容貌出众的丫头就那两三个,自然就聊到了赵巧菱。
这苟氏听说赵巧菱是赵家捡来的,又细问了年龄,便假称自己侄儿还比她小半岁,就此作罢。
一开始,秋月娘也没觉得什么,真以为苟氏是给娘家侄儿寻姻缘呢。
直到前些日子赵家这一堆事情闹出来,她才知道这苟氏竟然是赵巧菱的亲娘。
才反应过来是自己惹出的祸事,当即就跟巧菱娘说了个干净,赔礼道歉。
好在巧菱娘理解她是无心之失,才没有影响她们这十几年的情谊。
这会儿见巧菱看清孙家的真面目并划清界限,她终于觉得自己造的孽可以得到原谅了。
加上后来听女婿讲了孙家那些缺德事,她早就想骂了,所以刚才“呸”那一口铆足了劲。
孙有财此时脸色很是难看,狠狠地瞪了秋月娘一眼,“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一个穿着书生直袍、头戴儒巾的少年站在院子里。
是孙家的金疙瘩孙光耀回来了,虽比孙盼娣小一岁,个头竟然还高些,一对大耳垂格外醒目。
孙婆子放下火钳冲出去,“耀儿回来了,我的乖孙,这两日累着没?”
“不累,阿奶,我爹娘呢?”孙光耀一屁股坐到石桌边,把手里的藤箱放上桌。
打开藤箱,在文房四宝和书本中翻出来一盒子点心。
苟氏听到声音也从屋里出来,“耀儿,娘在这儿呢,考得如何?”
孙有财后脚也翻地回来了,进院子便看见孙光耀,扔下锄头就坐了过来。
“耀儿,快说说,考得好不好,秀才稳了吧?”
孙光耀得意地点头,“放心吧爹,凭我的才学,定是没有问题,去年只过了县试,今年县试、府试都过了,这院试不就是一鼓作气的事嘛。”
“好,哈哈哈,我就说我孙儿和别人不同,这一对有福气的大耳垂,一看就是要做官的人!”
孙婆子笑得合不拢嘴,孙有财两口子也高兴地揉搓孙光耀的脸。
“好呀,咱家要光耀门楣了,只等三日后,衙差敲锣打鼓来报喜,全村的人都要来拜贺。”
孙盼娣也走上前,笑着恭喜了弟弟,毕竟他中了,自己也能早日脱身。
孙光耀春风满面地打开那盒点心,里面有四块金黄的酥饼。
“我看府城里好多人买这个玫瑰酥饼,就带了一盒回来,孝敬阿奶和爹娘。”
“真是阿奶贴心的乖孙。”孙婆子接过酥饼,老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
苟氏和孙有财也激动地接过儿子的孝敬,虽然这孝敬是用家里钱买的。
当第四块酥饼即将放到孙盼娣手上时,孙婆子和苟氏的手同时拦了过来。
“乖孙,你自己吃,一会儿你阿姐有她最爱的野菜饼子吃。”
“是啊,耀儿,你这两日都瘦了,娘看了都心疼。”
孙盼娣缩回手,黯然道:“我……我还不饿。”
孙光耀一把把酥饼塞到孙盼娣手上,“姐你吃吧,我路上吃过了。”
他倒是没说谎,这盒子酥饼原本有两层,八个他一人就吃了四个,实在是齁住了,不然哪儿有她吃的份儿。
孙盼娣连忙塞到嘴里咬了一半,孙婆子都来不及抢,只好横了她一眼。
“耀儿,给你的一两盘缠还剩下多少?”孙有财问。
“还剩……五文。”孙光耀摸出五个铜板,递给他爹,见孙有财脸色不好,连忙道:
“爹,要考好就得睡好吃好,得住好客栈、吃好食肆,有的考生为了省钱,在路边摊铺买吃食,结果窜稀了,连第一日的考试都没通过,哭着回家了,我可是顺利考到了第二场。”
孙有财就不计较他三日花光一两银子了,“好好好,只要你考中秀才,值得。”
殊不知,这一两银子,一半都是被胡吃掉了,孙光耀和他娘一样嘴馋,府城的吃食花样多,根本忍不住。
孙光耀松了口气,起身,发现了苟氏发髻上的小簪子,“诶?娘你头上这是个啥?”
孙盼娣闻声也看过来,“娘,这怎么像街上那些富贵娘子头上的金簪?”
苟氏一脸得意,取下头上的金簪,把今日发生的大喜事跟两人细细说了。
孙光耀高兴得直蹦,“真的?哈哈,那憨货没死啊,那宋家剩下的九两聘金咱拿定了。”
“真的,离开的时候,她还对我喊‘娘,等着我,我还会回去的。’且看吧,过两日她就从赵家跑来了,到日子,咱就把她嫁给那大傻子。”
“哈哈哈,憨货配傻子,天造地设的一对。”孙光耀笑得直不起腰。
孙光耀对和自己一同长大的孙盼娣都感情淡淡的,更别说毫无感情的赵巧菱了,所以私底下一直称呼她“憨货”。
在他看来,一个乡野丫头还妄想高嫁富户,不是憨货是什么?
当面他还是喊阿姐,不过是做戏,为了他的利益罢了。
孙盼娣也高兴得直蹦,高兴的是妹妹原来没有死,不过转脸又不高兴了。
她不明白,明明那日她说得清楚,妹妹也偷听到了爹娘的谈话,怎么今日又跑了过来,还弄回了这支金簪。
难道她真的是为了富贵,甘愿嫁给一个吃鼻屎的大傻子吗?
孙盼娣有些难过,手里的小半块酥饼也不香了,默默跟着孙婆子去灶房做饭。
院子里的三人,还沉浸在喜悦里,想着三日后的秀才喜报、半月后的聘金,脸都笑烂了。
……
石磨村。
赵家十口人正围坐堂屋的八仙桌吃晚饭。
几人正绘声绘色地讲着今日的情形,每个人的戏份凑在一起,真是一出好戏,听得老两口直笑。
就连杨氏听到孙有财两口子对着假金簪傻笑,也忍不住笑了一声。
只有赵松还是冷冷的,面无表情扒拉着饭,一言不发。
“菱儿这个计策真是好,想不到真的能把银子弄回来。”赵老头一脸赞许。
赵老太点头,“那是自然,菱儿打小就聪明,也得亏松儿有门路弄到那支假金簪。”
赵柏和赵小石偎过去,“阿奶,还有我们。”
“对对对,还有你们两个臭小子,戏唱得不错。”赵老太一人刮了下鼻子。
赵巧菱笑道:“还有大伯和我阿爹,保障了我不被孙家识破强行拖回去。”
顿了顿,又道:“可惜只弄回五两,不过如果编得太贵的话,怕孙家起疑,而且孙家估计也没啥钱了。”
“剩下的,我会遵守诺言,两个月还清的。”
吃完饭,收了碗筷,赵大柱把从孙家弄回来的五两银子交给了赵老太。
赵老太收了银子进屋锁好,把钥匙给了大儿媳杨氏,“老大媳妇,这钥匙以后就放你身上。”
杨氏一惊,有些感动,转瞬,却把钥匙放回了赵老太手里。
赵老太看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开口道:“老大媳妇,全家都在,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爹,娘,我仔细打算了,我想……想分家。”
苟氏已经看花眼了,摸摸这个簪子,瞅瞅那个玉坠。
刚在外面听赵巧菱说以后管了家就给她买,她已经飘了,仿佛这满货架的首饰任她挑选了一般。
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不断让伙计给她递过来看。
伙计也不恼,虽然眼前这美妇人身着粗布、言行无礼,但也是老熟客带来的,便依言拿给她看。
孙有财跟在后面,眼睛却一直瞟着后堂那边。
后堂里,赵巧菱正假装挑着那些定制款式。
后堂的规矩她其实是真假参半说的,不论是取还是定,后堂都能进。
这会儿她看了几样,便笑道:“唐掌柜,今日我一个人拿不定主意,这样吧,下次我带我娘来看。”
说完便起身往外走。
“成,随时恭迎。”唐掌柜把她送出来。
“好嘞,您留步。”赵巧菱连忙道,防止他跟过来。
唐掌柜本也是客套话,便停住脚返回去整理样品了。
赵巧菱过来拍了拍两人的肩头:“走吧。”
苟氏一脸不舍,孙有财拽了一把,耳语道:“仔细赵家人一会儿……”
苟氏大梦醒来,连忙跟上脚步出了玲珑阁。
三人出了玲珑阁,立马躲进了旁边巷子。
孙有财拉住赵巧菱,满眼急切,“快给我看看。”
赵巧菱从怀里拿出个薄薄的木盒,拉开盒盖,露出一支精致的小金簪。
苟氏哇的一声就上手去摸,“好看,太好看了!”
孙有财也一脸财迷相,低声道:“他们赵家为了娶媳妇可真舍得下本儿。”
赵巧菱看着他俩对着一支假金簪夸个不停,都快忍不住笑出声了。
不过,不得不说这支假金簪做得确实有八九分真,若非长期接触金饰的人,是看不出来的。
原本她计划是用订货单骗孙有财把银钱带出家门,然后他们半路拦住把银子抢了。
还是大堂哥赵松说有工友认识做假货的黑行当,增加了假金簪这一环,这出戏才唱得如此逼真。
赵松一早来到镇上,便去镇子西角的窝棚一带找了那个工友。
这窝棚一带,住的都是些无家可归的穷困人、亡命徒,更不乏那些从事黑暗勾当的人。
花了50文让工友去帮忙买了一支假金簪回来,又给了10文钱,拜托工友的女儿去玲珑阁那边等着。
交代了接货人的样貌,对接暗号的三个动作:咳嗽、蹲下挠脚背、起身挠耳朵。
一切处理妥当,才和工友一起去码头上工。
有了假金簪,不但避免了被状告拦路抢劫,说不定后面还有连环好戏看呢。
回过神,赵巧菱推回木盖,塞到苟氏的怀里,“娘,先给你保管,成亲的时候再给我吧。”
又摸出准备好的第二张单子,“娘,订货单已经收回去了,这是刚新开的购货单,你看,这上面写了镂花金簪一支,价值十两,银货两讫,还盖了铺子的章呢。”
“好好好,都交给娘给你保管,你放心。”苟氏忙不迭收起来。
孙有财左右望了望,催促道:“咱赶紧回吧,头低着点走,一会儿碰上赵家人就麻烦了。”
“好。”
三人微微躬身低头,快步走出巷子,上了官道往回赶。
赵巧菱一边走一边回头,见那个带着草笠的身影一直不远不近地跟着,忍不住抿嘴笑:
阿爹这盯梢的本领还挺不错的嘛。
正盘算脚程,想着大伯父他们也该到了,就听到前面一串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好呀,果然是个白眼狼,咱家借钱把你治好,你竟然又跑回了孙家!”赵大柱一脸愤怒冲过来。
孙有财和苟氏闻声抬头,见面前的三个赵家人,心里暗叫不好。
苟氏连忙捂着衣襟,往边上缩。
赵柏也叉腰,瞪着眼睛质问:“赵巧菱,是不是你偷了我大哥聘礼的订货单子?”
赵小石过来拉手,一脸焦急,“阿姐,你别又犯糊涂,你快把单子还给大伯吧,只要还了,咱还是一家人。”
赵巧菱死命咬着舌头,才忍住了那股看熟人演戏的想笑冲动。
她吸了口气,缓缓开口:“我没偷,我也不回去,我是孙家的人,这才是我的爹娘。”
“好啊,这就抓你去报官,看我怎么收拾你这个家贼!”赵大柱说完就来抓人。
赵巧菱推了孙有财和苟氏一把,“爹娘,你们快走,此事与你们无关,我一人做事一人当。”
孙有财和苟氏巴不得呢,拔腿就跑。
“哎唷,打人了,青天白日欺负人呀!”赵巧菱被赵大柱和赵柏架住,扯着嗓子干嚎。
赵小石也故意去追了几步,“你俩站住,是不是你们又诓骗我阿姐偷东西?是不是你们?”
苟氏一边跑一边回头啐了一口,“别乱咬人,我们这几日根本没去你们村,今日来镇上买盐的,她自己非要跟着我们走。”
“就是,滚滚滚,你家的事别来找我们。”孙有财回身推了一把,赵小石顺势跌在地上,不再追了。
赵巧菱继续加戏,对着两人跑远的背影喊道:“爹!娘!你们安心等着我啊,我还会回去的。”
等到两人跑得看不见了,赵二柱才从后面走上前来,把赵大柱的手掰开。
又揉了揉赵巧菱的肩头,“捏痛了没?好了,收了吧,唱出戏还上瘾了。”
赵大柱和赵柏哈哈一笑,“瞧那俩怂货屁滚尿流的样子。”
“阿姐,你看到了吧,他们根本就不管你,可再也不要被他们骗了啊。”赵小石凑过来,叫她看清孙家真面目。
“放心吧,你阿姐我心里明白,我那是为了让他们相信今日之事都是真的。”
几人都笑起来,“走,回家。”
“哎唷,等我把藏在鞋尖里的银子拿出来,刚才一直缩着脚尖走路,累死我了。”
在后堂假装看订制样品的时候,她就悄悄把怀里的银子塞到了两只鞋里。
脱鞋,倒出五两银子,交给大伯拿好。
一行人脚步轻快地回家去。
……
孙有财和苟氏也回了家,此刻正拿着那支假金簪满脸得意。
“菱儿,想不到豌豆还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来!”赵二柱终于腾出空来说了句话,一碗凉粉吃得呼啦呼啦响。
“香辣有味,凉粉弹弹的,吃上几根,再嚼一粒酥脆的豆子,好配的味道!”刘桃花也夸赞。
“凉凉的吃起来也很爽口,这要是做了农活回来吃上一碗,别提多解乏了。”
一家子赞不绝口,赵巧菱高兴地端起自己那碗吃了起来,“若是再加上点醋,油辣子里放点芝麻,更香。”
“卖吧,阿姐,这样的美味肯定能卖得出去。”赵小石已经率先投了一票。
赵二柱和刘桃花也激动地赞同,“这个吃食新鲜,镇上都没见过,味道又好,应该不愁卖。”
赵巧菱见家人支持,很是开心,“明日去镇上补买些东西,做买卖调料用得多,家里这点调料不够,还得买点醋。”
“阿姐,我陪你一起去。”
“好,还有一些凉粉,我装过去给爷奶尝尝。”
赵巧菱端着一小碗凉粉去了堂屋,爷奶跟着大房正在吃饭。
桌上摆的是一碗凉拌茄子、一碟子咸菜,主食是加了豌豆的糙米粥,豆多粥少。
“阿爷,阿奶,给您二老送一碗菜来。”赵巧菱把凉粉放在老两口面前。
“菱儿,这是什么吃食?”
“我用豌豆做的凉粉,你们尝尝,我打算用它去镇上做买卖呢。”
杨氏一抬眼,“你还能做买卖了?”
赵大柱瞟她一眼道:“怎么不能,那镇上流动的小摊贩可不少,那些绣帕子、做头花去卖的丫头和巧菱也差不多大。”
杨氏撇嘴,“做吃食买卖可不一样,帕子头花可以慢慢卖,吃食卖不完的话就是赔本赚吆喝,白白糟蹋粮食。”
赵老太把那碗凉粉往桌子中间推了推,“好了,你也别一上来就泼菱儿的冷水,先尝尝这个什么凉粉的味道吧。”
杨氏一脸不服气,“我说的是实话……”
赵柏夹了一根凉粉给杨氏,笑着打断:“娘,你快尝尝。”
其他人也尝起来,原本是没抱多大期望的,一吃,全都惊讶点头。
“好吃!菱儿妹妹你手艺还是那么好。”赵柏毫不吝啬对堂妹的夸赞。
赵大柱一脸诧异,“真是豌豆做的?豌豆还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来?”
老两口也吃得享受,“不错,这东西很适合我们老家伙的牙口。”
赵巧菱见所有人都吃了,唯独大堂哥赵松嘎嘣嘎嘣地嚼着咸菜,也不搭话。
“松哥,你也尝尝呀,帮我看看这味道拿去镇上好卖吗?”
赵松其实早就想下筷子了,奈何赵巧菱没走,他还绷着脸呢。
听了她的话,才装作勉为其难的样子夹了一根进嘴,又面无表情地点点头,“嗯,还行。”
赵老太放下筷子,拉过她,“菱儿,虽说这味道是真不错,但是做买卖也不是那么容易,要成本,你想好没啊?”
“阿奶,我想好了,难不难的总得试试才知道,如果害怕困难就不去试,那永远也成不了事。”
“我想挣钱,要把松哥的成亲钱补齐,要供小石继续念书,要还大爷爷家的债。”
赵松闻言抬眼看了赵巧菱一眼,然后藏起眼底的一丝触动,淡淡道:“我的成亲钱我自己会挣,你管好你自己家吧。”
杨氏看了赵松一眼,“办喜宴得好几两呢,你自己挣到啥时候?你已经19了,这亲事可不能出问题,村里和你一般大的都当爹了。”
赵巧菱点头,“伯母,我会挣钱还债,不耽搁大哥的亲事,这买卖我一定能做起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