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苍生作对!”
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震得群臣耳膜生疼,众人从未见过如此霸气果决的少年天子,一时都被镇住了,无人再敢出声反驳。
朝会结束后,刘彻独自站在未央宫的高台上,望着天边的残阳,心中暗自发誓:“朕既登上这皇位,便要让大汉屹立于天下之巅,任何妄图阻挡朕的人或事,都将被朕踏在脚下!”
此刻,寒风依旧呼啸,但他的眼中却燃烧着炽热的火焰,那是对未来的野心,对霸业的渴望 ,一场属于汉武帝刘彻的传奇,正缓缓拉开帷幕 。
2晨曦初破,未央宫金瓦闪耀,似是被昨夜的星辰润泽,染上了一层神圣光辉。
刘彻端坐在宣室殿中,面色凝重,目光深邃地盯着手中竹简,上面刻满了儒家与黄老之学的治国理念,两种思想的碰撞,在他心中掀起波澜。
殿外,朝臣们的脚步声纷至沓来,交头接耳的议论声隐隐传来。
今日这场朝会,关乎大汉未来走向,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刘彻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大步迈向大殿。
朝堂之上,气氛剑拔弩张。
儒家学者董仲舒站在前列,神色激昂,高声进谏:“陛下,黄老之学虽在汉初让百姓休养生息,但如今大汉国力渐盛,需积极有为之道。
儒家倡导的仁政、礼义,方能凝聚民心,让我大汉长治久安,开疆拓土。”
话刚落音,窦太后的心腹赵绾便跳出来,怒目圆睁,手指董仲舒,大声呵斥:“荒谬!
黄老之学乃祖宗传承,顺应天道自然,让大汉安稳数十载。
此时摒弃,岂不数典忘祖?
陛下切不可听这狂徒之言!”
刘彻看着两方争执不下,眉头紧锁,内心却异常坚定。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站起身来,周身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仿若天神降世。
“够了!”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彻朝堂,“朕听你们争论已久,今日便要做个决断。”
刘彻的目光如利剑般扫过众人,先望向赵绾,眼神中带着审视与不满:“赵爱卿,你口口声声祖宗之法,却不知祖宗亦是因时而变,才有今日大汉。
如今大汉已非昔日可比,若再守着无为而治,如何抵御匈奴?
如何开疆拓土?”
随后,他看向董仲舒,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董卿所言,正合朕意。
儒家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