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人经历了一次大清洗,听说每到晚上,总有幽怨之声传出。
李晚晚性子高傲又刚烈,我闻之长长叹息。
边防军南下,北境空虚,胡人南下,直抵京城。
皇帝携太后与嫔妃出逃,京城空虚危在旦夕。
天下彻底大乱,后面的消息再也传不进小山沟里。
我与姨娘整日提心吊胆,也不知外面如何。
十七时光如水,山中只知冬夏,不知年月。
突然有一天,一队人马闯进隐蔽的小山沟里。
此时我正在领着小安与霜降一起挖野菜,鲜嫩的野菜是我们初春时节主菜。
来人并没有强攻,而是让守山门的护院给我传话,说是梨花树下的故人来。
梨花树下的故人来?
我让人把领队的请进来。
那人我果然认得,是父亲的得意门生王镜筠。
王镜筠出身是东河王氏,只是他是远支,受到家族的熏陶在一众王氏子弟中十分出类拔萃,从小就有神通之名。
在没有预定我为太子妃之前,父亲曾经想把我许配给王镜筠。
父亲很看重他的才华,觉得日后必定显达,于是决定嫁个女儿过去先笼络人心。
当时合适的只有我与李晚晚,陶氏肯定不会委屈自己的嫡长女低嫁给王氏旁支,父亲便有意把我许给他。
当时王镜筠声名不显,娶尚书庶女还算是高攀。
哪知后来太子议亲,父亲立刻改变了主意,把我送进宫当太子妃。
王镜筠在前朝的事我也略有耳闻,听说中了探花后因为有父亲的扶持几乎是平步青云。
他与那些只信书的穷酸书生不一样,深谙处世为官之道,左右逢源。
但他为的不是自己高官厚禄,而是百姓安乐。
治所之下的百姓安居乐业,这几年下来更是因为平乱有功风生水起,听闻京城有难,率兵勤王。
无数的贵女都想嫁的梦中情郎,只是朝政未稳,他也一直没有婚娶。
听说胡人围困京城,他是支持战的那一方。
一介书生居然有武官的血性,凭着这点血性他联合百姓居然抵抗住子胡人的轮番进攻。
最后坚持到各地勤王军到来没有让京城遭受屠城之灾。
王镜筠与我对坐在一树梨花树下,一壶佃户采来的野茶便是最高的待客之道。
桓王坐在旁边听他把这大半年困守京城娓娓道来,竟也默默无声。
桓王的身体比以前瘦多了,也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