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也不是办法,总会被人发现。”
小江点点头,声音低得像叹息:“我知道。
我攒了点钱,打算辞了快递的活儿,带她去乡下住。
城里太乱,她老迷路。
乡下安静,兴许她能多高兴几天。”
林小冉看着他瘦得凹陷的脸,心里酸得不行。
她掏出兜里的几块碎瓷片,递过去:“这些是我捡的,给你吧。
兴许还能拼点啥。”
小江接过瓷片,手抖了抖,低声说:“谢谢。”
他顿了顿,又抬头问,“你真是记者?
不写我,真没事?”
林小冉笑笑:“真没事。
我有我的办法。”
记忆的归处回去的路上,林小冉脑子里乱成一团。
她知道,这故事没法写,至少不能写全。
她得找个折中的法子,既保住小江母子的秘密,又能交差。
回到报社,她坐在电脑前,敲了一篇新稿子。
标题改成了《老街区的失物奇闻》,内容只提了快递失踪的谜团,点到老王捡到保健品为止,最后加了句模糊的结尾:“或许有些秘密,藏在胡同深处,等着有心人去解。”
她把小江和废墟的事全删了,照片也锁进抽屉。
主编看完稿子,皱着眉问:“这结尾啥意思?
没挖到底啊。”
林小冉挠挠头,笑得有点勉强:“有些事儿,挖太深就没意思了。
留点想象空间,不是更吸引人吗?”
主编哼了一声,没再追问,稿子就这么过了。
林小冉松了口气,可心里还是沉甸甸的。
几天后,她听说小江辞了职,带着老太太回了乡下。
她托人打听了一下,知道他们住进了一间小院子,院里种了菜,老太太整天抱着那只拼凑的瓶子,逢人就笑,说“家还在”。
林小冉没再去打扰。
她偶尔路过那条老胡同,看见墙底的空隙被砖头堵死了,风吹过,带起几片枯叶,像在告别什么。
尾声那年冬天,南城晚报登了林小冉的第一篇头版报道,讲的是个流浪猫被收养的故事。
她看着报纸上的署名,笑了笑,心想:有些真相,不写出来也挺好。
而远在乡下的小院里,小江坐在门槛上,看着母亲抱着瓶子晒太阳。
阳光洒在老太太花白的头发上,她低声哼着不知名的曲子,脸上是久违的安宁。
小江摸了摸背包里的碎瓷片,轻声说:“妈,咱家在这儿呢。”
风吹过院子,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