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操控被植入者的行为和意识。
沈昭意识到,这很可能就是自己被陷害的关键。
沈昭设法见到了陆深,当面质问他:“陆深,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是不是利用了我参与的那个试验,篡改了我的记忆,让我成为你的替罪羊?”
沈昭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质问,她紧紧盯着陆深,试图从他的脸上找到答案。
陆深却冷笑着回答:“沈昭,你不过是我的一个试验品罢了。
我要让那些逃脱法律制裁的人付出代价,而你,正好可以帮我实现这个计划。
那些虐待儿童的人,他们逍遥法外,我只是在替天行道。”
陆深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屑和自负,仿佛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正义的。
“替天行道?
你这是犯罪!
你没有权利决定别人的生死,更不能用这种残忍的手段!”
沈昭愤怒地反驳道,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提高了几分。
她无法理解,一个本应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原来,陆深对司法系统的漏洞深感不满,他认为那些虐待儿童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于是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审判”他们。
而沈昭参与的“记忆移植”试验,为他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他利用这个试验,将犯罪记忆植入沈昭的大脑,试图让她成为自己复仇计划的替罪羊。
为了将沈昭定罪,陆深还利用“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模型,操控陪审团成员的心理。
他通过各种手段,让陪审团成员相信沈昭是一个“天生犯罪人”,她的犯罪行为是由基因和心理缺陷决定的,与外部因素无关。
他在陪审团成员的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让他们对沈昭产生偏见和误解。
在法庭上,沈昭陷入了绝境。
陪审团成员们看着她的眼神充满了怀疑和厌恶,仿佛她已经是一个罪大恶极的罪犯。
他们的眼神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沈昭的心。
沈昭知道,自己必须想办法打破陆深的阴谋,否则将永远无法洗清冤屈。
在庭审的间隙,沈昭遇到了一个神秘的女人。
女人戴着一顶大大的帽子,遮住了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
她走到沈昭身边,低声说道:“想知道真相吗?
去查查陆深和福利院的关系。”
说完,女人便匆匆离开了,留下沈昭在原地,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