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区区两万左右,双方实力悬殊。
战争初期,袁绍凭借着强大的兵力优势,步步紧逼。
他派遣大将颜良、文丑进攻白马,试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为后续渡河作战创造条件。
曹操采用了谋士荀攸的计策,声东击西,成功解了白马之围,并斩杀了颜良。
随后,曹操又在延津之战中击败了文丑,挫了袁军的锐气。
然而,袁绍并未因此而气馁,他迅速调整战略,将主力部队推进至官渡,与曹操形成了长期对峙的局面。
在相持阶段,曹操的处境十分艰难。
由于兵力悬殊,且粮草供应逐渐紧张,曹操的军队士气受到了严重影响。
曹操甚至一度产生了撤退的想法,但他深知一旦撤退,必将陷入袁绍的追击之中,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曹操陷入困境之时,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改变了战局,他就是袁绍的谋士许攸。
许攸因家人犯法被审配抓捕,一怒之下投奔了曹操。
曹操深知许攸的才能,对他的到来欣喜若狂,光着脚就跑出营帐迎接。
许攸向曹操献计,建议他奇袭袁绍的粮草辎重基地乌巢。
曹操深知这是一个扭转战局的绝佳机会,于是果断采纳了许攸的建议,亲自率领五千精兵,打着袁军的旗号,趁夜直奔乌巢。
曹军在行军途中,巧妙地骗过了袁军的哨卡,顺利抵达乌巢。
曹操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袁军的粮草大营,瞬间点燃了堆积如山的粮草。
一时间,火光冲天,袁军大乱。
袁绍得知乌巢被袭后,并未立即派兵救援,而是固执地认为这是曹操的诱敌之计,坚持先攻打曹操的大营。
结果,曹操成功攻破乌巢,烧毁了袁绍的全部粮草。
而袁绍的大军在得知乌巢被烧后,军心大乱,士气低落。
曹操趁机发动全面进攻,袁军彻底溃败,袁绍只带着八百余骑兵仓皇逃窜。
李明讲完故事后,感慨地说:“官渡之战中,曹操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关键在于他抓住了时机,奇袭乌巢,一举摧毁了袁绍的粮草辎重。
这就像我们现在做电商,市场竞争激烈,我们不能盲目地与大平台正面抗衡,而是要像曹操一样,敏锐地捕捉市场机会,找到竞争对手的弱点,然后一击即中。”
<团队成员们听了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