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终于松开了手,跟着老师走进了教室。
然而,孩子入园后的适应过程并不顺利。
他在幼儿园里总是不合群,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还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闹。
老师多次找苏然和林瑶沟通,希望他们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
苏然和林瑶对此十分重视,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林瑶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关于儿童心理学和幼儿教育的书籍,学习如何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
苏然则在周末的时候,带孩子去参加各种亲子活动,鼓励他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
在一次亲子手工活动中,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在认真地制作手工,渐渐被吸引了过去。
苏然在一旁适时地鼓励他:“儿子,你看那个小朋友做的手工多漂亮呀,你也可以和他一起做,互相帮助,肯定能做出更棒的作品。”
孩子犹豫了一下,然后慢慢地走到那个小朋友身边,小声地说:“我们一起做好吗?”
那个小朋友开心地点了点头,两人便一起动手制作起来。
看着孩子终于迈出了主动社交的第一步,苏然和林瑶感到无比欣慰。
从那以后,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逐渐好转,开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做游戏,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第十一章:事业的挑战与家庭的平衡随着孩子在幼儿园逐渐适应,苏然和林瑶的事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苏然所在的公司接到了一个重要的项目,需要他全身心投入,经常加班加点。
而林瑶在出版社也承担了一个大型的编辑项目,工作压力同样不小。
一天晚上,苏然疲惫地回到家,看到林瑶还在电脑前忙碌地工作,孩子在一旁自己玩着玩具。
苏然心里一阵愧疚,他走到林瑶身边,轻声说:“老婆,你也别太累了,注意身体。”
林瑶抬起头,微笑着说:“没事,这个项目很重要,我得把它做好。
你工作也很辛苦,别累坏了。”
两人都明白,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孩子,他们决定请一位保姆来帮忙打理家务和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
然而,保姆的到来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孩子对保姆的到来有些抵触,觉得自己被忽视了。
有一次,苏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