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带着古籍修复室特有的檀香,栗子上的《诗经·子衿》的刻痕,与沈明舟批改作业的笔迹惊人地相似。
最令人震惊的礼物出现在谷雨那天,林晚翻开《抒情诗选》的烫金封面,发现银杏叶脉绣成的情诗在阳光下闪耀着液态黄金般的光泽。
图书馆顶层的珍本区常年紧锁。
当林晚用沈明舟给的黄铜钥匙打开雕花木门时,晨光正将樟木书架切割成琥珀色的薄片。
百年古籍的霉味与龙涎香在尘埃中交织起舞,她看到沈明舟正伏在橡木长案上,钢笔尖悬在信笺上方,墨水滴落处晕开成深蓝色的星云。
他未抬头,声音带着羊皮纸的沙哑,说道:“这是叶芝《当你老了》的初版手稿复刻本。”
接着,他指向一处批注:“爱情是一种精妙的痼疾,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培养抗体。”
晨雾从气窗渗入,在他灰色毛衣的肩头凝结成细小的露珠。
林晚的指尖轻抚过复刻本边缘的齿痕。
那些被岁月侵蚀的缺口,宛如叶芝一生追求却未能圆满的爱情。
一阵风忽然掠过古籍脆弱的纸页,将一本《拜伦诗选》翻至《雅典的少女》。
沈明舟伸手按住书页时,袖口滑落,露出腕间新增的针孔,排列得如同未完成的摩斯密码。
“上周的栗子...”林晚的耳垂开始发热,“壳上刻着‘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她的声音轻柔如银杏叶的飘落。
沈明舟的钢笔尖在信笺上晕开墨迹,起身时不小心碰翻了青瓷笔洗,水渍蔓延过叶芝的情诗,使得“皱纹”二字膨胀得如同伤口。
随着暮色的降临,管理员老周来催促闭馆。
他的老花镜链轻轻扫过林晚手中的《抒情诗选》:“沈老师最近经常借阅泰戈尔的作品。”
布满老年斑的手指轻敲借阅登记册,“上次看到他这么频繁地借书,还是为了给患有抑郁症的学生进行书疗。”
路灯依次点亮的时刻,林晚在银杏大道偶遇生物系教授。
那位总是身着白大褂的女士拦住她,消毒水的气味刺穿了晚香玉的香气:“听说你在帮沈老师整理诗集?”
镜片后的眼神锐利如解剖刀,“小心,别碰他抽屉里的注射器。”
当晚的月光被云层渲染成咸蛋黄的颜色。
林晚蜷缩在宿舍的床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银杏叶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