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
我希望能和你一起,为这些文化的传承做更多的事。”
林屿看着晓萱眼中的热情,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和苏漾,他点了点头:“好,欢迎加入。”
之后,晓萱和林屿一起策划了许多活动,试图从不同角度展现民俗文化的魅力。
然而,在合作过程中,一些细微的分歧开始出现。
晓萱更注重活动的创新性和现代传播方式,希望通过一些潮流元素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而林屿则更倾向于保留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担心过度创新会失去其本质。
一次关于活动方案的讨论会上,两人的分歧终于爆发。
晓萱兴奋地展示着自己设计的融合了现代电子音乐和街舞元素的民俗表演方案,她说:“林老师,我们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让更多年轻人对民俗文化感兴趣。”
林屿看着方案,眉头紧皱:“晓萱,这样的改动太大了,民俗文化的核心可能会被掩盖。
我们应该以更传统的方式去呈现,让大家真正了解它的内涵。”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会议结束后,林屿独自坐在办公室,看着苏漾的照片,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如果苏漾在,她会怎么选择呢?
苏漾一直热爱着纯粹的民俗文化,但她也一定希望这些文化能被更多人接受。
林屿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而晓萱也在反思自己的行为,她意识到自己可能过于激进,忽略了林屿对民俗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坚持。
她决定找林屿再谈一次。
晓萱来到林屿的办公室,真诚地说:“林老师,我想了很久,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
我不应该只追求创新而忽略了文化的本质。
我们可以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入一些现代元素,你觉得怎么样?”
林屿看着晓萱,心中的结慢慢解开:“晓萱,其实我也在反思,你的想法也有可取之处。
我们确实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经过这次深入的交流,两人重新调整了活动方案。
他们将传统民俗表演与现代科技展示相结合,既保留了民俗文化的核心内容,又通过新颖的展示方式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目光。
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场气氛热烈,很多年轻人表示对民俗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看着活动的成功,林屿心中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