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军事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见解独到,常常能提出一些让他都为之惊叹的观点。
每当探讨时,王戎总是满脸兴奋,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他滔滔不绝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时而激动地比划着,时而又停下来认真倾听父亲的意见,那专注投入的神态,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父子俩和那些深奥的话题。
时光荏苒,王戎渐渐长大,他的名声也在洛阳城传开了。
许多人都对这个聪明过人的少年充满了好奇,纷纷前来拜访。
其中,有一位名叫裴楷的名士,他与王戎的父亲王浑交情颇深。
裴楷听闻王戎的聪慧事迹后,特意前来试探。
一日,裴楷来到王戎家中,王戎出门相迎。
裴楷见王戎面容清秀,举止优雅,心中已有几分好感。
寒暄过后,裴楷故意问道:“贤侄,近日我听闻一件趣事,说有一人在集市上卖马,标价甚高,众人皆嫌贵,无人问津。
可没过几日,这匹马却被人高价买走了,你可知这是为何?”
王戎略作思考,只见他眉头轻锁,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光芒,过了片刻,眼睛突然一亮,回答道:“裴叔叔,依侄儿之见,这卖马之人必定是巧用了营销策略。
他先将马价标得很高,引起众人的注意。
然后,他暗中安排人在集市上对这匹马的优良品质大肆宣扬,制造出一种这匹马十分抢手的假象。
如此一来,众人便会觉得这匹马物有所值,自然就有人愿意高价购买了。”
说话时,王戎神色自信,眼神坦然地看着裴楷,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举手投足间尽显聪慧少年的风采。
裴楷听了,不禁拍手称赞:“贤侄果然聪慧过人!
这其中的道理,许多成年人都未必能看透,你小小年纪,竟能一语道破,实在是难得。”
经过此事,裴楷对王戎越发赏识,他经常在洛阳城的名士圈中夸赞王戎,使得王戎的名声更加响亮。
一时间,王戎成为了洛阳城众多青年才俊中的佼佼者,备受瞩目。
随着王戎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嫉妒他的人也开始在背后说三道四。
他们认为王戎不过是徒有虚名,靠的是父亲的名声和一些小聪明才赢得了众人的赞誉。
对于这些流言蜚语,王戎的父亲王浑十分担忧,他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