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呃~怎么说呢。
就是他的文全是对话,景物描写很少,我觉得还有待提高。
但是他的书火了好几本,我的却不温不火。
他的风格节奏偏快,紧张刺激。
而我的文,节奏稍慢,注重细节刻画,文章看起来有些无趣。
通过和他聊天,我得出一个总结。
一两篇散文你可能会细细品读,但如果是一本散文集让你看完,你是选择童话故事,还是散文合集。
我肯定会选童话故事,因为有趣,散文让我连着看,也没兴趣。
知道了自己的缺点,在写文时,尽量口语化。
希望可以多一点读者喜欢我的文。
“姐,我给你发语音来开导开导你。”
他给我发了一条信息。
一个语音电话瞬间弹了过来,正在键盘上敲字的手指,瞬间一僵。
犹豫了几秒我还是接了起来,“喂?”
“姐,你不能老是这么一个思路……”他开口的瞬间,仿佛有人猛地推开了一扇窗——声线像带着弹性的球,在房间四壁来回撞击,尾音总向上扬起,像少年奔跑时飞扬的衣角。
声音真好听啊。
<他不仅打字快,而且能说会道,话风幽默,又活力满满,听着他的声音,你的心情也会变得很好。
我也进入了自己的角色,做一个知心的老大姐,听他的絮叨,听他的张扬与得意。
他就像个小太阳,照亮我尘封已久的心。
“姐,我拉你进我的粉丝群。”
他挂断了语音。
从此我成了他粉丝群的一员,静静的看着,他在群里活跃的完全不像个作者。
每次看到他的喋喋不休,我总是想在群里发一句。
“赶紧滚回去写书,别得瑟了。”
不过,我每次都是把打了一半的字删除了。
这与我何干?
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干涉别人的言论。
一天,他给我发来了私信,“姐,快来群里接语音,我们在讨论我的新书,你进来也给我点意见。”
“算了,我不想说话。”
我放下手机,剥了一颗胃药放进嘴里。
几口热水下肚,感觉胃部的灼烧没有那么严重了。
拿起手机看着他发来的信息“你进去听听,不说话也行。”
我按下屏幕上的接听键,里面正讨论的热火朝天,我的麦克风始终禁音。
当他问我的主角起的名字怎么样时,禁麦的我,直接打了一个省略号发在群里。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