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故。
还望陛下三思啊!”
武则天静静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大臣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怎么难道我大唐的公主就不如皇子金贵吗?
我今天非要开这个先河!”
她轻轻摆了摆手,说道:“诸位爱卿请起,朕意已决。
此事就这么定了,你们只需遵旨行事便可。”
二、暮春时节,长安城中柳色如烟,微风拂过,将几缕花香送入府邸。
我,李恪,于书房之中,置身满架的经史子集之间。
指尖轻捻泛黄的书页,试图从古人的智慧里寻得一方心灵的宁静天地。
案上的茶香袅袅升腾,与窗外传来的几声鸟鸣交织,本该是闲适惬意的午后时光。
突然,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我眉头微蹙,放下手中正研读的《春秋左传》,抬眸望向书房门口。
只见一位身着蟒纹太监服的内官匆匆闯入,他神色慌张,脚步踉跄,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疾行而来。
未等他开口,我心中已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
在这武曌当权的年月,每一道旨意都可能是一场难以预料的风暴。
我缓缓起身,整理好衣衫,郑重地跪在地上,静待那决定命运的时刻。
太监稍稍平复了一下呼吸,清了清嗓子,尖着嗓子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匈奴遣使求亲,朕念及边疆安宁,特命吴王李恪之子李恪,前往匈奴和亲,以结两国之好。
望卿家谨遵圣意,莫负朕之所托。
钦此!”
这短短几句话,却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我的心头。
我震惊得瞪大了双眼,我简直不能相信。
我身为唐朝皇子,竟然会派去同匈奴和亲。
但是我突然想到了什么,这也许是一个机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武则天希望你不会为今天做出的行动而感到后悔!
三、旨意颁下,仿若一颗巨石投入汹涌的权力之海,激起千层浪。
不出数日,消息便如燎原之火,迅速传遍大唐的每一寸土地。
那些驻守在各地的封疆大吏、肱股之臣,在听闻要派皇子和亲这一前所未有的决定后,无不震惊万分,继而心急如焚。
扬州都督府内,平日沉稳干练的都督正批阅公文,幕僚匆匆入内,呈上密信。
他读罢,脸色骤变,手中毛笔“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