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岁那年父母终于离婚了,以后就不受双重折磨了。
多好啊,他们没有让我选择而是默契选择都不要我,因为我是个麻烦。
非常麻烦,15岁的孩子能干什么,能干的事情很多,可我不是天才,也不努力上进我只是个废物不会坚持只会放弃逃避的废物。
到底是有些感情在母亲是个感性的人我知晓,她复杂的爱我也知道,可是我随了她性子还更加恶劣了些,不会收起锋芒不理智的人相遇相处,只会两败俱伤。
母亲不只一次向我诉说我比父亲更令她伤心,我不明白明明争吵过后不敢放声大哭的是她,不能随意倾诉的人也是她,和我吵架时她才不会这样。
有的时候我也会想,要是我的女儿像自己这样我是不会想抚养的,当然我也不会有孩子的,自知之明是有的,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子女,我也不会成为好的父母,因为我受到的爱让长大后的我明白这不叫爱。
恨铁不成钢的打压式教育并不适合所有人,有的人会逆流而上越战越勇,而有的人则会跌入谷底,一蹶不振。
譬如我,自暴自弃的第一步来自见识到大千世界方想奋力挤入却被父亲一掌打回原形,或许这是他的角色职责所在,但我的自信降回原点。
第二步,优秀的别人家孩子和母亲的无形压力,对比是人潜意识的行为可人人都不想成为弱势的一方,那对比之后敷衍的道歉又算什么呢,也说不上道歉,毕竟人成为了大人之后就不会道歉了。
第三步,轮流质问的家庭会议,所谓家庭会议就是血缘关系的人坐在一起看似严肃的讨论问题,实际上是在质问罪犯。
你到底要怎样?你想怎么办?我不知道,我不清楚,不明确的答案只会招来变本加厉的质问,可我不是犯人,我没有杀人纵火。
最重要的一步,懦弱又不思进取的我。
我无知又倔强,不顾劝阻选择转校,别人都不理解还觉得我有病,可我的脑海始终回荡着两句话:“你这个赔钱货,你就不配读书,“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啊,我花了那么多心血在你身上.“配不上,当然是配不上,我什么都配不上,那就这样吧,名为自由的线断掉,风筝就只会坠落。
我是学期半转过去的也就是十足的外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