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阿热的其他类型小说《《南方尘埃:厂区气味的记忆》阿热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李熵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车到深圳,这是我第一次在工厂打工。”“你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记住,在厂里做事不要太认真,如果主管给你分的工位不喜欢,要学会拒绝。”老张是车间里最安静的人,其实他一点儿也不老,不过大家都这么叫他,他在物料区,我经过物料区的时候,总是看到他在那里打盹。他的工作真轻松,我问他:“你来这里做了多久了,快六年咯,我以前刚来跟你一样,啥也不懂,每天干不完的活,时间长就没那么辛苦了。”经过几天的接触才知道,老张刚结婚不久就出来打工,这一出来就是六年。每次年节过年放假他都回去看看孩子,家里有一个小女儿,他们家是农村的,马上小孩要上学了,老张更是省吃俭用,将来女儿读一个好的学校。有一次我和老张出去吃饭,他在地摊上看中一款红色书包,问我:“你看这书包好看...
《《南方尘埃:厂区气味的记忆》阿热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车到深圳,这是我第一次在工厂打工。”
“你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记住,在厂里做事不要太认真,如果主管给你分的工位不喜欢,要学会拒绝。”
老张是车间里最安静的人,其实他一点儿也不老,不过大家都这么叫他,他在物料区,我经过物料区的时候,总是看到他在那里打盹。
他的工作真轻松,我问他:“你来这里做了多久了,快六年咯,我以前刚来跟你一样,啥也不懂,每天干不完的活,时间长就没那么辛苦了。”
经过几天的接触才知道,老张刚结婚不久就出来打工,这一出来就是六年。
每次年节过年放假他都回去看看孩子,家里有一个小女儿,他们家是农村的,马上小孩要上学了,老张更是省吃俭用,将来女儿读一个好的学校。
有一次我和老张出去吃饭,他在地摊上看中一款红色书包,问我:“你看这书包好看吗?
我想给我女儿买个书包和一些文具,马上她要上学了。
”我拿 起书包看了看:”挺好看。”
“那我就买了”,回去的路上,老张抱着他女儿的书包别提多开心了。
我在路边上的文具店给老张的女儿买了一个文具盒、两只铅笔以及作业本,趁他没注意我把东西放进去。
八月暴雨最凶的那天,变故来得比返修品还突然。
车间来了一批新的物料,另外两个物料员不在,老张一个人把物料拉到车间,在进电梯的时候,拉车被卡住,老张用力拉的时候事故发生了……我在后面只听见一声巨响,大家一拥而上,我也跟着上去看。
只见一车物料都压在老张腿上,我跟阿强连忙扶起老张,阿豪和其它人把物料整理好,担心一会让主管看到,麻烦就大了。
这会刚好拉长过来,让我们快速把物料放好,问老张有没有受伤。
老张边忙说:没事,没事,先看看物料有没有摔坏,阿豪说物料都还好,没有摔坏。
这时,我才发现老张的小腿好像不对劲儿,我跟老张说先去医院看看。
老张被跌落的重型模具砸中右腿那天,保安室监控“恰巧”故障。
人事主管捏着工伤认定书,说劳务派遣工伤的责任主要由劳务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也可以与用工单位约定补偿办法,不过最多只能报六成医
这东西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我们三个都笑了,阿豪的笑容里面似乎夹杂着一丝苦乐。
霓虹灯穿透劣质篷布,在我们脸上投下游动的红鲤鱼,碰杯时我们谁都没提那天老张的事。
打包行李那天下着小雨。
我去表姐家,请表姐一起吃了个饭,并告诉她我要离开这里。
表姐问:“打算去哪儿,“我:“想去东莞,”表姐问:“那边有认识的人吗?”
我说:“有的。”
其实没有,因为不想让表姐担心,所以撒个谎。
我在客运站买了张去东莞的大巴票,售票窗玻璃映出我的影子——头发理短了,工衣领子磨出的毛边被仔细剪平。
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表姐发来的信息,“如果在东莞找不到工作记得还来表姐这儿,到了东莞记得跟表姐说声,一路平安。”
一个女孩拿着摄像机对着大巴上的人拍了个遍,当摄像机对准我的时候,女孩做了一个微笑的表情,一脸疑惑的我望着她,她对我说了声:“拜拜”。
大巴启动时,我数着窗外掠过的榕树气根。
那些垂落的褐色藤蔓在风中摇晃,像无数未完成的告别手势。
我回想起老张每天午休时在物料区拿着手机看他女儿照片的样子,我想那应该是他最开心的时候。
座位前排的打工妹正用客家话打电话,软糯的尾音让我想起某瓶矿泉水的凉意,正如阿强那天晚上说的最后一句话:“阿明不可能再在找你了,更不会还钱给你。”
高速公路切开荔枝林,暗红的果实在暮色中渐渐模糊成星辰。
大巴在东莞地界抛锚时,我摸到裤袋里有个硬物。
掏出来是枚变形的电容,银白色的金属脚爪蜷曲着,像只冻僵的蜘蛛——这是阿强离职前夜,偷偷塞在我工具箱里的。
他说老家玩弹弓缺弹药,可我知道这是流水线上报废率最高的零件。
修车师傅掀起引擎盖的瞬间,热浪裹着汽油味扑进车窗,闻到重重的汽油味我的胃一阵翻腾,我想吐又吐不出来。
这时我听到前排打工妹的客家话突然掺了哭腔:
2010年夏天,我二十出头,风华正茂,满脑子都是对未来的憧憬,深圳,这个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着耀眼的光芒。
那年我怀揣梦想去深圳闯荡,临行前激情澎湃,斗志昂扬,踏上去往南方的列车。
经过一天一夜的煎熬火车终于到站,深圳就像口蒸锅似的冒着热气。
我拖着沉重的行李,踏出车厢,一股热浪瞬间迎面扑来,但这种炎热却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振奋。
我攥着口袋里仅剩的187块纸币,在深圳罗湖站的台阶上等候着表姐来接我。
周围人来人往,嘈杂声,喇叭声交织在一起,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就在我东张西望的时候,路旁一位老大姐的烤红薯味道吸引了我的注意,我顺着味道望去;表姐的男友骑电动车来接我了,车筐里还装着裁缝铺的碎布头,像片片褪色的云。
“你表姐去买菜了,让我过来接你,上车吧”。
老工业区的握手楼遮天蔽日。
我坐在表姐男友身后穿过潮湿的巷子,墙根处的青苔正顺着水渍向上攀爬。
到了表姐租住的小屋,“表姐在厨房做饭,你先吃点东西吧。”
说完就转身进了自己的房间,把门“砰”地一声关上。
表姐看到我,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她一边忙着做饭,一边问我路上累不累。
我摇了摇头,尽量让自己看起来轻松一些。
饭后,表姐的男友坐在沙发上,点燃了一根烟,开始跟我介绍深圳的工作情况。
他语气里带着一种轻蔑和冷漠:“深圳的工作机会是多,但竞争也大得很。
你得自己去找工作,我帮不了你什么。”
他吐出一口烟,继续说道:“这边的好工作主要是靠介绍,建议你联系下中介,我一会还有事就不陪你了,你要是真想在这里混下去,就自己去碰碰运气吧。”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我心中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
我看着他,心里有些委屈,但还是强忍着,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会自己去找的。
原本以为来到深圳,至少有表姐和她男友的支持,没想到却碰到了这样的冷遇。
但我知道,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我不能就这样放弃,毕竟我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退缩。
我站起身,对表姐说:“姐,我出去转转,看
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
在当时互联网信息还不发达,找工作全靠墙上的招聘栏和一些报纸以及网站推荐。
当时我还不怎么会上网,也不懂得怎么在网上投放简历,只能靠墙壁栏上的照片广告。
后来我才听说在当时网上找工作的机会比线下更大。
回想起来我以前就是一个无知的傻子,出门找了一圈都没找到自己能做的工作,大多是工厂以及一些门店招聘销售,而我又没有销售经历,一问三不知。
连续两天都没有找到工作,我开始着急了,暂住表姐这里也影响他们生活工作,我也感到不安心。
这天早上7点就醒了,我下了决定一定要找到工作,在表姐工作的地方有一个厂区,里面都是工厂,我原本是不想进工厂打工的,但是现在看来我不得不做这个选择,想着先去工厂过渡下吧。
我一边吃着包子一边看厂区招聘墙上的信息,这时刚好有一个身穿灰色体恤的朋友随口说了句,“喂,这边工钱都不高,去那边看看吧”。
随后我们就聊起来,他叫阿明,是梅州人,最后我们选择了一家做电动玩具的工厂。
在鑫威电子厂面试当天,阿明递给我一瓶冰镇农夫山泉。
他梅州口音像裹着蜜的柚子,
,唱歌,爬梧桐山,逛世界之窗。
接下来的事改变了这一切。
阿明再次出现已经是两个月之后。
他头发长了,挡住了一半眼睛,眼神中泛着我在老家见过的、被兽夹困住的流浪狗才有的光,他的样子很狼狈,我问他发生什么事了?
“不好意思,当时不辞而别,是因为家里有人生病了,回去了一趟。”
他说这话时盯着我床底下的帆布鞋,“能不能借我两百块,下个月还。”
我数着钱包里准备寄给母亲的八百块,随手拿出两张一百:“不着急还。”
他走时我看着他的背影像一个老爷爷,不知道这段时间他经历了什么,后面他不愿意告诉我,我也没在仔细追问。
他说:“下个月我来还你钱,顺便请你吃饭,现在我还有事先走了。”
他出门时着急关门声震落墙上的贴画,惊醒了宿舍里面装睡的工友。
这时阿强刚从外面回来,看我一脸惆怅:“刚才出去的是你朋友吗?”
“嗯,我们是一起面试来的”阿强从没见过阿明,阿强当时还没有搬到我们宿舍,他干了两三天就走了。
“你朋友怎么混成这样,我看他衣服鞋子都破了,他来找你做什么?”
我把情况跟阿强说完,他非常惊讶并严肃的说道:“你可能被骗了,这种事我见多了,才认识几天就找你借钱,你是不是傻啊,他就是看你老实,这钱啊你就别指望他还了,你记住,在外面找你借钱的都是骗你的。”
在当时两百块对于打工人来说是笔不小的数字。
我在借给阿明的那一刻也没指望他还,就当是是认识一场缘分吧。
我微笑着:“我以后会记住的”。
最后一次和阿强还有阿豪喝酒是在大排档的塑料棚下。
阿强转动着啤酒瓶上的标签:“我表叔今年在义乌开档口,说缺个打包的,想让我过去帮忙。”
我说:“你什么时候离开这儿过两天就走”阿豪看着杯中的酒:“我也马上要离开这儿了,我要回去结婚了。”
阿强惊讶:“从来没听你说过有女朋友,怎么就突然结婚了?”
阿豪:“家里去年就给我定了亲,我对她没有任何感情,所以跑出来打工。”
我:“哦,原来你是逃婚出来的。”
阿豪:差不多是这意思,经过和你们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感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