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确十分聪慧,学识也十分过人。但就是喜欢酗酒,喝酒误事啊。”朱元璋摇头感叹道。
“十岁就能言出为论,下笔成章。曹贼虽然人不咋地,但孩子确实教的好啊。”刘备看着不成器的刘禅。
心里很不是滋味,别家的孩子啊。
随后,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好好教导阿斗。
他不能输给曹贼,他的儿子也不能输给曹贼的儿子。
于是年幼的阿斗就开始了卷生卷死的学习之路。
已经称帝的阿斗,突然打了一个寒颤,摸了摸鼻子,这是怎么了。
天冷了,要加衣服了吗?
看着刘禅走神的样子,诸葛亮心中叹气,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这么好,自己家的就结苦瓜。
他敲了敲刘禅的头,提醒道:“阿斗,好好看天幕,还是能学到东西的。”
“好的相父,我会认真看天幕的。”阿斗乖乖的点了点头。
看着刘禅这副乖巧的样子,诸葛亮又有点欣慰了,总归自己的孩子还是听话的,没有什么不良嗜好,还不酗酒,比有些孩子要好很多,他该知足了。
随即诸葛亮摸了摸阿斗的头。
阿斗一愣,虽然不明白为什么相父要摸他,但相父摸他了,他就开心地笑了。
看到阿斗笑了,诸葛亮也笑了。
唉,这孩子。算了,总归他们这些老东西还干得动。孩子只要吃好喝好,乖乖长大就行。
他们还有时间,他还有时间能把刘禅教导成一个优秀的帝王的。
十六岁那年,曹植跟随父亲东征乌桓,意气风发的曹操在途经北碣石山的时候,挥笔写下了气势磅礴的《观沧海》,以表达自己欲进取天下的雄心。
“啊啊啊,《观沧海》原来是这个时候写的啊。”林潇语气中充满了敬仰:“曹老板可真是厉害,《观沧海》写的气势磅礴,表达出来了曹操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思想……等等,上学时的后遗症,我到现在都没好吗。”
林潇赶紧摇了摇头,将脑袋中一大段的描述给甩了出去。
太可怕了,实在太可怕了。她都离开学校这么久了,还是忍不住要背作者的思想感情。
听着林潇的絮絮叨叨,众人一阵疑惑。这些是要背的?
还要考?戳着小屏幕的人不敢置信。
考这些干什么?这些有什么用?诗人们一阵无语。
不过写的好,后世学子……
一阵奸笑过后,文人们提笔开写。
不管自己的诗作能不能流传后世,但重在参与嘛。
呵呵呵。
曹植也因感慨将士们作战时的英勇无畏,写下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千古名作《白马篇》。
可以说,这时候的曹植在文采方面,已经丝毫不逊色于自己的父亲了。
儿子的才情,做父亲的自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此后,曹操但凡出征,一定都会带上曹植。南到赤壁,东至东海,西到玉门,北至塞外。
曹植几乎参加了曹操时期的所有大战,积累下了丰富的行军和用兵经验。
看着天幕上播放的《白马篇》,将士们心中感动万分,总归有人是记得他们的。
“还有人为咱这个匹夫写文章呢。”
“是啊,写的真好。”
“刘麻子,你这个大老粗,竟然还能看得懂?”
“看不懂,但天幕都在夸他,肯定写的好。”
“哈哈哈哈哈”
军士们笑成一片。
这真是难得快活的日子啊。
画面转到宋朝,
“呵,为那些贼配军写诗?他们配吗?”
“就是,这曹子建还是太年轻,什么都不懂。哪有给匪军写诗的,这些人有什么好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