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周末,林晓像往常一样来到抗战纪念馆。馆内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氛围,人们轻声交流,生怕惊扰了那些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今天,纪念馆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他们对中国抗战历史充满好奇,希望通过这次参观,深入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林晓主动担任起了他们的讲解员。她从九一八事变讲起,详细叙述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以及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英勇事迹。留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脸上不时露出惊讶和敬佩的神情。当讲到沈逸所在部队在一次关键战役中浴血奋战,成功阻击敌人,为大部队转移争取时间时,一位来自法国的留学生忍不住提问:“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坚持战斗?”林晓眼中闪烁着泪光,坚定地回答:“是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责任,以及对和平的向往。他们知道,自己的每一次冲锋,都是为了给子孙后代创造一个安宁的世界。”
参观结束后,留学生们纷纷围住林晓,表达自己的感受。一位来自英国的女孩激动地说:“以前我对中国抗战历史了解甚少,今天听了您的讲解,我才知道中国人民经历了如此残酷的战争,英雄们的精神太令人敬佩了,这不仅是中国的历史财富,更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
不久之后,林晓收到了一封来自国外的邮件。发件人正是那群留学生,他们在邮件中表示,回国后,他们将自己在中国抗战纪念馆的所见所闻分享给了身边的人,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外国友人对中国抗战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受此启发,留学生们计划在各自的学校举办一场关于中国抗战历史的展览,他们邀请林晓提供资料和指导。
林晓欣然答应,她花费大量时间整理资料,精心挑选照片和文字说明,还与留学生们通过视频会议反复沟通。在筹备过程中,林晓收到了许多来自国外的咨询邮件,大家对中